如何辨別畫面中的故事
辨別圖畫「說」了什麼的關鍵,是人物表情?造型?動作?道具?還是場景?這個單元展出好幾件不太容易判斷出故事的作品。為什麼難以辨別?是畫家使用太過氾濫的繪畫格套?或是關鍵圖像容易被觀者忽略?或者所描繪的故事文本,超出當代所關注認知的範圍?儘管無法確定故事主題,反而可以從畫面留下的蛛絲馬跡,享受一點點拼組出可能故事的微妙樂趣。
- 傳 宋人 畫問喘圖
- 絹本水墨 卷
- 本幅 縱21.7 橫118.1公分
- 故畫001007
- 重要古物
本幅故事出自《漢書》,描述漢代宰相丙吉(?-西元前55)外出巡訪,遇路上有人死傷的鬥毆事件,卻未停下關切。反而在看到路邊吐舌喘息的牛隻,特地命人詢問其喘氣原因,藉以確認季節運行和民生狀況,被後代視為勤政愛民的代表。
畫面筆墨濕潤,水氣氤氳,布景簡略,聚焦在問喘情節。舊傳為宋人所畫,物像描繪神情生動,然筆墨較為簡率,卷後有元代王逢(活動於十四世紀)題跋,或為元人所繪。
故事介紹─問喘
漢代丞相丙吉某次出門,遇見路上鬥毆死傷事故,卻兀自經過而不問一句。再往前走遇見有人趕牛,牛隻吐舌,氣喘吁吁,丙吉特地命人詢問原因。隨侍官員見他只關心牛隻喘氣而不問人死傷,便譏笑他不識時務。丙吉回答:「處理民眾鬥毆事件、追捕嫌犯是長安縣令及其長官京兆尹職責所在。到了年末,宰相會考核他們的成績,按照其表現進行獎懲就可以了。因此這種事不需我親自當街詢問。反倒是這才春天,我擔心牛行走不久就因酷熱而喘氣,恐是氣候失序,對人民有傷害。關心寒暑、調和陰陽,是丞相的職責所在,所以我才上前詢問。」隨侍聽聞這段解釋,這才服氣,認為丙吉真是識大體的丞相。
- 宋人 虎溪三笑圖
- 絹本設色 冊頁
- 本幅 縱26.4 橫47.6公分
- 故畫001296-1
- 重要古物
虎溪三笑講述陸修靜(406-477)、陶淵明(365-427)拜訪慧遠(334-416)。三人相談甚歡下,竟讓慧遠打破「送客不過虎溪」的誓言。此故事曾廣為流傳,雖然後人考訂應屬虛構,但卻頗能反映三教和諧共處的理想境界。
本幅背景畫曲澗流水,畫面聚焦於仰天大笑的三人。背景喬木已轉紅,落葉滿地,秋意瀰漫。人物、山石、樹木用筆勁銳精整,十足南宋風韻。
故事介紹─虎溪三笑
慧遠法師在廬山住了三十多年,從不離開廬山,也不接觸塵俗。當他送客人越過虎溪,老虎總是會大叫,彷彿在提醒慧遠不能越溪。某次他送別詩人陶淵明與道士陸修靜,一路上三人談論道理,意氣相合,不知不覺走過了虎溪。三人發現後,不禁相視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