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文姬歸漢

拋開「成教化,助人倫」的沈重使命,讓我們沉浸在圖像中,想像或感受文學、戲曲、小說情節帶來的愉悅,應該是故事畫更根本的魅力。〈文姬歸漢〉裡在國族認同與親情間拉扯的悲涼遺憾、〈西廂記〉裡情竇初開的曖昧與冒險、〈歸去來辭〉裡從難以施展與不願屈就中回歸家園的解脫……。這些將種種情節、文本轉化成動人圖畫的畫家們,賦予了故事另一種悅目賞心的理解角度。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_預覽圖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 絹本設色 冊
    • 全幅 縱59.6 橫96.4公分
    • 故畫001114-1至001114-18
    • 重要古物

    這套冊頁描繪東漢才女蔡文姬(162-229)的坎坷人生。她在大亂時被胡人俘虜,嫁給南匈奴的左賢王,並生育二子。十二年後,曹操(155-220)派遣使臣又將她贖回漢地。據說她依胡笳的音響創作了琴曲,並加上描述生平境遇的詩文,也就是所謂的〈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故事十分受歡迎,衍生出各種小說戲曲,〈胡笳十八拍〉也由歷代文人重新填寫。這套冊頁上方抄錄的就是唐代劉商(約727-805)的版本,下方搭配著對應的圖像,屬於「圖文平行」的連環故事畫。〈胡笳十八拍〉並非純然教忠教孝的作品,蔡文姬的選擇頗受爭議。這個故事的戲劇性喚起許多觀眾的同情共感,也引發畫家創繪故事場景與人物情態的興趣,是宋金對峙時代氛圍下促成的畫作,觀之樂趣無窮,與今日的繪本故事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傳稱為李唐(約1049-1130後),但與其傳世作品風格有別。畫面破損嚴重,但仍可感受細膩的畫功。作品中小巧人物的衣物紋樣皆未鬆懈,推測是稍晚的南宋宮廷畫家的作品。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_預覽圖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絹本設色 軸
    • 本幅 縱147.4 橫107.7公分
    • 故畫000849
    • 國寶

    相對於傳李唐《胡笳十八拍》使用十八開冊頁交代蔡文姬的經歷,這件立軸形式的〈文姬歸漢〉,卻只以「單景」表現這個故事。畫家表現的段落接近《胡笳十八拍》的「傷別」,描繪夫妻喝酒餞別,一家人即將分離的場面。但是與《胡笳十八拍》所有人幾乎都在哭泣的景象不同,〈文姬歸漢〉坐在地毯上餞別的夫妻異常冷靜。除了抱著文姬的腰不願意放開的小兒子,所有的人都壓抑著情緒莊重自持。

    這幅畫作另一個特點是出現了漢族使節,以及胡漢侍衛雜處的景象,研究者認為反映了宋代對外族的立場與外交情勢。畫中對服飾及器用的細緻描繪,也表現出當時對胡人文化的密切接觸與理解。舊傳為南宋後期宮廷畫家陳居中(活動於十三世紀初)的作品,經學者推測應為十二世紀的精彩宮廷畫作。

    故事介紹─文姬歸漢

    東漢末年戰亂頻繁,名臣蔡邕的女兒文姬(蔡琰)被擄去嫁予匈奴左賢王,至北方展開一段痛苦且漫長的生活。她在此期間誕下二子,雖厭惡異族,對自己腹生手養的孩子仍產生憐愛。一日漢族來使傳達要贖回文姬的消息,文姬驚喜之餘,又因將與幼兒分離感到悲傷。兩個兒子更緊抓文姬衣裳,不願分別,但她終究被帶回鄉了。歸家後,文姬將此十二年的光陰與愁思化作胡笳琴曲,隨著樂聲緩緩傾訴。


〈胡笳十八拍〉各拍故事介紹
第一拍
  東漢末年,漢帝國財政衰敗,各地人民受不了生活疾苦,開始爆發叛亂。為了平定暴動而得到權力的地方將領董卓,後來竟也擁兵自重,意圖掌控朝政,天下因此動盪。蔡文姬正是生長在這個充滿戰火的時代,興平二年(195),她不幸被趁亂侵入的南匈奴擄去。《胡笳十八拍》作者劉商以蔡文姬的視角寫下十八首詩文,蔡文姬的故事就從她被帶往胡地的這天起,拉開序幕。
第二拍
  被擄往北方的路上,文姬一心要放棄生命,但求死不成。她厭惡與異族一起生活,道路又艱險充滿阻礙。北行路上氣候嚴寒,愈往胡國,土地就愈蕭條貧瘠。陰暗的天色瀰漫萬里,不見飛翔的鳥兒,充滿沙塵的空氣讓人迷失方向。
第三拍
  就像被囚禁在牢籠一般,文姬憂慮重重卻無處訴說。她的氣力用盡,頭髮也已剪去,彷彿自己的肉與血被掏空般地活著。若知如此,文姬自言寧願結束生命,也不要成為外族敵人的妻子。她感嘆自己受美麗的容貌連累,現在只能徒自悲傷身軀柔弱如水,無力反抗這場災禍。
第四拍
  北行路途久遠不絕,令人分不清家國所在何處。從被擄走的那天起,文姬心中的恐懼導致她精神不濟,這種內心的耗損比外在風霜的摧殘更加嚴重。家鄉的景象在夜晚夢中來了又去,但朦朧中怎能傳遞什麼訊息呢?無邊無際的異域天空下,無論如何呼喊也不會被聽見。文姬心想,明朗的漢家月亮,應該能認得出我來吧。
第五拍
  異族的生活逐水草而居,文姬穿著的漢地衣裳因為風吹而磨損破舊。他們用羊脂沐髮而不梳理,用羔羊皮製成衣裘,領襟向左披蓋,與漢地習慣相異。他們的衣衫充滿動物腥羶味道,白日披著行走夜晚又蓋著睡覺;帳蓬經常遷移,沒有固定的居處。對於這樣的日子,蔡文姬感到痛苦又漫長。
第六拍
  北方的春天好像只是短暫路過,土地長不出花,也沒有南方常見的柳樹。時間更迭,北斗星的斗柄指著正南方,可以知道現在已經是夏至了,而文姬的生活也已有天翻地覆的轉變。雖然經過那麼長的時間,文姬還是不諳異族語言,無法與人交談,只能比劃示意。
第七拍
  在塞外,無論男女都帶著弓箭,馬與羊則躺臥在冰霜之上。失去自由的蔡文姬不得已,只能苟且偷生。她聽著異族侍從演奏的樂聲,只感覺到深深的憂愁與怨恨。萬里無雲,夜晚的月亮高高懸掛空中,文姬充滿思念,期待此生還有重見家園的一天。
第八拍
  蔡文姬回想過去還在漢家時,從遠方取得珍貴鳥禽來飼養、馴服;如今她淪落異域,反而懊悔自己當初不讓鳥禽自由飛翔。北風蕭蕭,夕陽在寒冷的天氣中落下,星河零零落落,天色又即將破曉。文姬日夜思念漢地卻無法歸鄉,這樣的心情彷彿籠中鳥般鬱悶憂愁。
第九拍
  當年單于將蘇武流放至北海,更假傳蘇武已死。直到漢使稟報單于,漢天子打獵時收到蘇武綁在雁鳥上的書信,單于才透漏蘇武還活著的消息,答應放他回中原。文姬學習蘇武,將千愁萬恨寫入血書中。無奈匈奴少年喜好騎馬射雁,使得邊塞雁鳥總是怕人遠飛,無法替她傳遞書信到家鄉。
第十拍
  文姬痛恨匈奴,嫌惡異地,儘管如此,她還是生下了左賢王的孩子。她想拋棄生來就屬於胡族的幼兒,卻還是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母子之情。小兒的長相和語言都與自己不同,文姬心中有時憎惡,有時又萌生憐愛。日日夜夜看著他成長,文姬對於這個親生親養的小兒,已有不能斷絕的牽掛。
第十一拍
  時光荏苒,在異域的日子已度過無數日升月落,待水結凍、草枯去,蔡文姬就知道又過了一年。這裡不像家鄉,日月星辰不與曆法相關。時光就在眼看著鴻雁往返,明月盈虧中憂傷地流逝了。
第十二拍
  時間愈久,即使思念故鄉,蔡文姬也幾乎斷絕了回家的念頭。豈知這一天,遠道而來的使節問起文姬,竟是來傳達要接她返回中原的好消息。蔡文姬常在夢中以為自己已回到家鄉,夢醒後更為失落,如今心中念想成真,驚喜之後,卻浮現一股不可承受的悲傷。
第十三拍
  在傷別的這一刻,由匈奴侍從抱著的小兒子緊牽文姬,大兒子也拉扯文姬的衣裙,流露不願母親離開的深切悲傷。未來沒有繼續在一起的可能,多留一陣也只是徒增懸念。回鄉前的惜別,一家人難捨難分。文姬還是要走,她要拋下孩子回歸自己家國,只是想起日後相隔千山萬水,再也無法取得二個兒子的消息,於是對著落日餘暉淚流滿面,歸途離情依依。
第十四拍
  儘管選擇與孩子分開,文姬仍不為自己的孩子屬於異族而感到羞愧。她與孩子間的感情與所有親子之情相同,與孩子分離時的痛苦也是一樣的。若以手中十指比喻,指頭有長有短,但截去手指的痛苦同樣深刻。另一方面,這一路上文姬也想起家鄉久未聯繫的親族,好似感受到身邊的風自南方家鄉而來,吹拂進入心中;這份歸心也隨風渡過遼水,往家的方向奔去。
第十五拍
  歸鄉途中充滿無處安放的哀嘆,蔡文姬想起被擄至異域時如此怨恨,現在即將回到家鄉,又充滿痛惜。複雜的情緒就像鋒利的刀劍擾亂心思。悲痛又歡欣,兩種情緒互相悖離。這樣的矛盾都源自於生下異族的孩子,和仇敵結下恩情與信義。
第十六拍
  彼時被擄往異地,文姬只覺得天色蒼茫;現在回鄉,更感受到長路漫漫,異域遼闊。一路上雖風沙撩亂,但秋日空中有雁鳥飛行,漢使與文姬就跟著牠們的指引,向南而去。馬蹄尚未停歇,邊疆路上不見其他行人,野草也已然枯黃。
第十七拍
  漢使與文姬已在塞外走上長途萬里,仍是滿目黃沙與白雲。氣候嚴寒,馬餓了就刨開雪地吃剩下的草根,人渴了就敲碎結冰的河來飲水。長路逐漸進入尾端,隨著聲聲擊鼓,文姬彷彿已可望見漢王朝防守在邊境的軍營。她告訴自己,再往前去就是漢帝治理的家鄉,同時感到慶幸,自己不必讓生命結束在匈奴佔據的異域。
第十八拍
  蔡文姬終於回到故土。田園雖已荒廢半邊,但春意將草染得翠綠。時隔多年,返回家鄉的心情如同蠟燭重新被點燃,也像沒入淤泥的玉石受冰涼泉水沖洗。蔡文姬重持手巾、梳子盥洗,禮儀俱足。自被擄去異域至回歸漢地,已歷經十二年的光陰,文姬將無盡的哀思化入胡笳琴曲,隨著樂聲緩緩傾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