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成教化、助人倫─儒家觀點下圖畫最重要的功能

活動於9世紀的畫史家張彥遠標舉圖畫最重要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倫」,此單元展件體現了過去對這種看法的實踐。《二十四孝》、〈袁安臥雪〉一類故事畫,可對一般民眾灌輸道德倫常的觀念;而《帝鑑圖說》、〈渭濱垂釣〉一類故事畫,則期待激起帝王借鑑仿效的意願。不同時代畫家接續描繪的忠孝節義故事,也正反映著歷經時間汰選,代代相傳的儒家文化底蘊。

古代中國,圖畫經常被賦予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在宮廷中,這些畫作主要以帝王為教育的對象。例如用描繪歷代聖賢形象的作品講述其功過事蹟,作為帝王的借鏡。後來出現以歷史故實的人物故事畫勸諫帝王。這類題材的原意是提醒皇帝要能接受諫言,後來這些描繪進諫情景的作品,也成為君王對臣下的統治工具,被用於宣揚君王的雅量,彰顯其容受臣下直言勸諫的風範,或者藉由歷史故實向臣子傳遞訊息。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 宋人 折檻圖
    宋人 折檻圖_預覽圖
    宋人 折檻圖
    • 絹本設色 軸
    • 本幅 縱173.9 橫101.8公分
    • 故畫000181
    • 國寶

    本幅描繪漢成帝(西元前33-前7在位)時的勸諫故實。槐里令朱雲當眾抨擊既是丞相亦為帝師的張禹是佞臣,激怒皇帝。被下令收押處死的朱雲奮力攀住宮殿欄杆,因而折斷檻木。在辛慶忌力諫下,漢成帝終赦免朱雲,保留斷檻原狀,以為警惕。

    畫家將場景安排在以喬松、湖石與帶華麗飾件欄杆構置而成的庭院,雖與史實出入,卻強化畫面的美感。畫面上並無名款,人物線條流暢,細節刻畫精緻入微,應為南宋宮廷畫家之作。

    •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_預覽圖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 絹本淺設色 軸
    • 本幅 縱160.2 橫105.7公分
    • 故畫000266

    東漢人袁安(?-92),某年遇洛陽大雪,為了不驚擾他人,寧可僵臥在被積雪掩蓋的家中,後為巡視的洛陽令發現,被薦舉為孝廉。畫面繪太守乘車來訪,隨從自門外踮腳窺探,似有突顯在位者招賢訪才的寓意。

    本幅畫積雪蕭瑟,以疾速筆觸描繪枯木枝枒交錯,凌厲之平行線條描繪草木柴扉等景物,並以水墨暈染出雪地迷濛晦澀的天候。人物衣紋多曲折,線條勁健。風格與明代中晚期浙派相近,應為明人作品。

    •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_預覽圖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 絹本設色 軸
    • 本幅 縱139.6 橫75.4公分
    • 故畫000406

    本幅繪製題材為渭濱訪賢,周文王(西元前1112-前1050)前去拜訪隱居垂釣於渭水之濱的太公望(約西元前十一世紀),幾經考驗而獲賢良輔政的故事。柳堤旁兩人對揖,岸邊的釣具點出白髮者為太公望。侍從五人於樹林間等候,與主角之間保持距離。前景岩石上濃黑的斧劈皴染更有著將視線聚焦在主角的作用。

    戴進(1388-1462),字文進,明代宮廷畫家。此畫主要承襲南宋李唐(1049-1130後)、馬遠(活動於1190-1224後)一系的畫風,主要景物偏向畫幅右側,人物衣袍為帶有頓挫的方折線條,山石則為斧劈皴。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_預覽圖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 絹本設色 軸
    • 本幅 縱82.5 橫175.7公分
    • 故畫003752

    本幅繪漢末劉備(161-223)為邀請隱遁山間的諸葛亮(181-234)加入其陣營,而三度拜訪的故事。畫面中央為碩大石壁,仿若舞台背景,托襯主角所在,也將觀眾視線聚焦畫幅前端。石板橋前三人為劉備、關羽(?-220)、張飛(?-221),隨從與座騎停佇右方的樹林間。另一端,僮僕正應門而出,柴扉後高臥茅屋窗邊的是諸葛亮。

    畫作有多次修補痕跡,李迪(活動於1162-1224)款為後添。山水樹石與人物描繪皆有明代宮廷畫特質,應為相關流派之手筆。

    故事介紹─三顧草廬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備聽從謀士徐庶建議,帶著關羽、張飛一同前往南陽臥龍崗,求取隱居賢士諸葛亮相助。第一次拜訪在三月,諸葛亮在庵中讀書,讓道童謊稱自己外出赴宴。到八月,劉備再次前往,諸葛亮依舊找理由婉拒。第三次,劉備讓部隊在草庵前下馬等待,道童回覆諸葛亮正在看文書。三人在庭院等候至諸葛亮起身,邀劉備入座。諸葛亮剖析當時天下局勢,謀劃戰略,成為劉備與後來蜀漢的軍師。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_預覽圖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 絹本設色 軸
    • 本幅 縱161.5 橫93.9公分
    • 故畫000882
    • 重要古物

    此作畫東晉名流率性而為的故事。雪夜夢醒的王徽之(338-386),獨飲時見皎白月色,突生訪友興致,便命侍從驅舟造訪戴逵(約331-396),到了門前卻打消念頭,留下「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名句。

    本幅構圖與用筆帶有南宋馬夏的風格,唯山石皴法較為減省,或為表現積雪覆蓋的效果。雪夜獨行的扁舟劃破深夜寂靜,凸顯名士的隨興所至,是明代宮廷人物故事畫的佳例。

    故事介紹─雪夜訪戴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王子猷從睡夢中醒來。他打開房門,命人斟酒。見四周一片皎潔,就在屋內徘徊吟詩。突然,他想起了好友戴逵,於是立刻要搭著小船去拜訪對方。經過一晚,王子猷才抵達戴家門口,他卻要原路折返。有人問他這麼做的原因,王子猷說:「我本來就是一時高興才來,現在已心滿意足了,何必要見到安道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