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草蟲捉迷藏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1
    •   古代文人所繪的鱗翅目昆蟲多數為蝴蝶,但朱汝琳所繪的這兩隻,由特徵判斷較像蛾類,且從體型及其翅脈推測可能為裳蛾科。裳蛾科為鱗翅目中種類最多的類群,體型變化大,展翅寬從超過十公分到小於一公分的種類都有。體色也相當多變化,從低調的大地色系一直到鮮豔的橘紅色都可見到。(中興大學/盧勇仁、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2
    • 波斑毒蛾 波斑毒蛾(圖片提供:中興大學/蕭瑄)
    • 燈蛾 燈蛾(圖片提供:中興大學/蕭瑄)

      此圖可能為裳蛾科中毒蛾或燈蛾亞科的物種。有許多物種成蟲在裳蛾科中演化出白色的胸及翅,腹部密佈紅色毛絨等形態特性,在毒蛾亞科中更有許多物種帶有令人刺激、發癢的毒毛,這些醒目的體色通常具有警示天敵的功能,防止天敵將其當作食物吃下。有些雌蟲會有翅退化或消失現象,移動能力差,剛羽化雄蛾便已準備與其交配產卵。雌蟲腹部十分碩大,能一次產下數量龐大的卵,幼蟲常具有許多固定排列的長毛,如果碰到也可能引起紅疹。(中興大學/蕭瑄;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3
    • 兩隻大小不同的柑橘鳳蝶停在泥土地上 柑橘鳳蝶(圖片提供: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
    • 柑橘鳳蝶頭部向上攀附在枝葉上 柑橘鳳蝶(圖片提供: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

      朱汝琳所繪這三隻鱗翅目相當靠近,甚至互相重疊,但應不具特別生態意義!右上方體型較深的蝴蝶,不論是翅形、翅脈、尾突及斑紋等特徵,都與現生的柑橘鳳蝶接近;左上方覆蓋鳳蝶的則是一隻蛺蝶,翅脈符合蛺蝶科特徵且觸角呈現細長筆直的棒狀,在後翅具有小突起,而前後翅各一對眼紋,前翅眼紋深且較小,後翅眼紋偏粉色且大,前翅基部有一對對稱的雲紋狀斑,判斷應為蛺蝶科眼蛺蝶屬的蝴蝶;至於左下方的小蝴蝶,依體型與背面色澤,或許是小灰蝶,但卻是很藝術的呈現而難以科學判斷,且觸角為蛾類的絲狀,因此也可能所繪者為蛾類!(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4
    •   從綠色的複眼、紅色合胸以及腹部等特徵,研判可能為蜻蛉目的紅腹細蟌。紅腹細蟌分布在臺灣、日本以及中國等地。在臺灣,紅腹細蟌普遍棲息於平地至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池塘、溝渠或水田等靜水域。成蟲整年可見,算是相當常見之種類,有機會到這類棲地時不妨注意一下牠們的倩影。(中興大學/盧勇仁;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5
    • 金星尺蛾 金星尺蛾(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

      此圖不論從觸角或斑紋特徵都會推斷為蛾類,且很可能為尺蛾科金星尺蛾屬。屬於中小型蛾類,身體黃色,背部有些黑色小色塊,以乳白色為底的翅上,搭配有黑褐色和黃色的色塊,配上小斑點綴其中,大多數種類其前翅臀角區具有大塊的黃褐色斑點,與畫中所繪相符。(中興大學/盧勇仁、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6
    •   從較短的棒狀觸角,有黑色斑紋排列的前翅,以及在後翅亞外緣至後緣具有紅斑及粗黑斑等,可判斷此蝴蝶應為絲帶鳳蝶雄蟲。(中興大學/蕭瑄、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7
    •   從畫中蜂類胸部黑色具有黃色絨毛,以及腹部黃黑相間等特徵,推斷應為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屬 (Apis)的蜜蜂。而此畫作的蜜蜂物種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一為東方蜂 (A. cerana),其二為西方蜂 (A. mellifera),兩種蜜蜂之間差異在於後翅其中一個翅脈的有無,由於畫作中的翅脈並非實際的樣貌,因此無法再做更進一步的鑑定。(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8
    • 老豹蛺蝶 老豹蛺蝶

      畫中左側的蝴蝶,不論從觸角、翅型或斑紋,均符合蛺蝶科豹蛺蝶群的特徵。但右側的鱗翅目昆蟲,觸角特徵是蝴蝶的棒狀,翅型與斑紋等特性卻極像蛾類。(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09
    •   畫中這兩隻蜂腹部都明顯具有一細長管狀構造,此構造為膜翅目細腰蜂科 (Sphecidae) 的主要特徵之一。細腰蜂為獨居性蜂類,具有啣泥築巢的習性,野外常見其用泥巴搭建的葫蘆狀蜂巢,雖然習性與泥胡蜂十分相似,但實際上細腰蜂隸屬於蜜蜂總科 (Apoidea),因此並不能將其稱之為胡蜂。(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0
    •   此圖所繪不論是翅脈、斑紋、基本身體形態都與現生玉帶鳳蝶相近,且應為雌性。(中興大學/蕭瑄、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1
    • 黃尖襟粉蝶雌蝶 黃尖襟粉蝶雌蝶
    • 鉤粉蝶 鉤粉蝶

      此圖所繪接近粉蝶科昆蟲,左圖是黃尖襟粉蝶雌蝶,右圖翅形接近鉤粉蝶。粉蝶科為常見的小型蝴蝶,翅膀顏色多以白色和粉色系為主。多數種類飛行狀態輕盈纖弱,速度並不快。常可見於草地、花園和菜園中,部分種類為重要農業害蟲,像是紋白蝶 (Pieris rapae) 取食十字花科的農作物。(盧勇仁、楊曼妙;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由畫中蜻蜓雙翅的姿勢與展開角度,我們可以判定作者作畫時觀察的是一隻正處於休息狀態(停棲中)的蜻蜓。(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2
    •   從觸角與斑紋等特性,此圖所繪狀似蛺蝶科昆蟲,唯難以與現生物種做明確的比對判斷,似乎是作者依憑所見特徵印象,組合成美麗的蝶影。(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3
    •   圖中所繪蝴蝶有著明顯的棒狀觸角,從翅的色澤與斑紋,加上圓斑等特性,推斷應為蛺蝶科眼蝶亞科的昆蟲。(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畫作中的蜻蜓彷彿如彩繪圖鑑般呈現,對於蜻蜓頭、胸、腹與六足的描繪極其詳實,唯翅膀的描繪雖然畫出翅痣,但翅脈的細節仍過於簡略,這點甚是可惜。(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4
    •   畫中的蜂體色為黑色,面部有黃色的色斑,腹部黑黃相間呈紡錘狀,後足脛節並無膨大,可推測其為膜翅目胡蜂科蜾蠃亞科 (Eumeninae)。蜾蠃亞科為獨居性蜂類,依據其築巢特性主要可分為:使用天然孔洞築巢的借坑性蜂類,如黃緣蜾蠃 (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以及使用泥巴搭建巢室的泥壺蜂類,如虎斑泥胡蜂 (Phimenes flavopictus formosanus)。(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5
    •   此圖中的三隻蝴蝶,從翅型、尾突、翅脈與色澤等特徵判斷,推測左上為鳳蝶,右中者為粉蝶,下方則應為蛺蝶。(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6
    •   從翅型、翅脈、色澤與斑紋等特徵判斷,上方蝶花紋與紋黃蝶白色型相符,下方為蛺蝶。(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7
    •   畫中這隻蜂的體色主要為黑色,腹部具有藍色條帶,後足脛節膨大,複眼略帶綠色,依據上述特徵及體態,推測可能是在描繪膜翅目蜜蜂科條蜂族 (Anthophorini) 的蜂類。條蜂族雖為獨居性,但常與同類聚集築巢,另外還有一點有趣的是,牠在休息的時候會利用大顎咬住枝條像旗子一樣懸在半空中。(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8
    • 臺灣巨斧螳 臺灣巨斧螳(圖片提供:中興大學/王遠騰)

      根據觸角長度,前足,前胸背板及前翅的外觀,可以判斷這隻螳螂可能是中華斧螳 (Hierodula chinensis) 的雄成蟲。中華斧螳是中國東南部及中南半島常見的螳螂之一,帶腰身的前胸背板,橘紅色的前胸腹板,以及前足基節內側具淺黃色小棘為本種的主要特徵。近年因為國際貿易隨著貨物、農產品而成為韓國、日本的入侵物種,在臺灣並無本種的原生或入侵紀錄。外觀上較為相近的物種為臺灣巨斧螳 (Titanodula formosana),廣泛分布於臺灣的中低海拔山區及中國、越南等地。(中興大學/王遠騰;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19
    • 美洲蟑螂 美洲蟑螂(圖片提供:王興國)

      由細長的絲狀觸角,發達的前胸背板,疊合的革質翅及多刺的足,可以得知此昆蟲為蜚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蟑螂;再根據革質翅無白色縱帶的特徵,鑑定為美洲蟑螂 (Periplaneta americana),為臺灣居家常見蟑螂之一。喜歡溫暖、潮濕、陰暗的環境,負趨光性,因此較常在夜晚遇見牠們。若想減少蟑螂出現在家中的機會,保持環境整潔、乾燥,並妥善儲存食物,是減少蟑螂出現的最佳方法。(中興大學/王釋玄;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0
    • 玉帶鳳蝶(雄) 玉帶鳳蝶(雄)(圖片提供:徐堉峰)

      此圖呈現蝴蝶翅膀合起的停棲狀態,但頭部的曲管式口器仍未完全收回,推測可能描繪的是停棲於花朵上的蝴蝶,正吸完花蜜收起口器。由形態特徵判斷應為玉帶鳳蝶的雄蝶。玉帶鳳蝶幼蟲以芸香科植物為食,成蟲好訪花、吸水,也常發現在都會區的芸香科植栽上,是社區與校園常見的蝴蝶之一。(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1
    •   依據畫中蜂的腹部有一細長管狀構造,推測應為膜翅目細腰蜂科 (Sphecidae) 蜂類。(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2
    •   由觸角判斷此圖所繪應為鱗翅目蝴蝶,但種類無法明確判別。(中興大學/楊曼妙、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3
    • 在織網上以白色的絲織出X型的圖案的中型金蛛 中型金蛛(圖片提供:東海大學/卓逸民)
    • 在人造建築下織網的中型金蛛 中型金珠(圖片提供:戴為愚)

      此蜘蛛其輪廓及身體斑紋酷似中型金蛛雌性個體。此類蜘蛛為日行性,主要分佈在灌叢或樹林,鮮豔的體色可吸引昆蟲前來而增加其捕食效率,牠們有時也會在網上以白色的絲織出X型的圖案稱為隱帶作為吸引昆蟲之用。(東海大學/卓逸民)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4
    •   畫中的蜂體色以黑色為底,腹部兩側及胸部具有白斑,此外胸部背板的小盾片 (scutellum) 具有兩個凸起,因此可推測其描繪對象為膜翅目蜜蜂科琉璃紋花蜂屬 (Thyreus)。琉璃紋花蜂為獨居性蜂類,特別的是其又為盜寄生 (Kleptoparasitism) 蜂類,即利用別人的資源來養育後代,類似的例子最為人知的就是布穀鳥會將蛋偷產在別種鳥巢中的寄生行為。(中興大學/劉霽頎;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5
    •   根據翅上的花紋及前胸的外型,推測圖中的蝗蟲可能是斑翅蝗亞科的東亞飛蝗 (Locusta migratoria),為中國東部常見農田昆蟲之一,主要取食禾本科作物如:稻、麥、甘蔗、高粱等。飛蝗的分布相當廣泛,在整個東亞地區都有分布。清領及日治時期的臺灣,飛蝗也是常見的農田昆蟲之一;近年因為產業結構及環境改變,在臺灣的飛蝗已經非常少見,只有在少數的甘蔗田及牧草田有零星分布。需要注意的是,現實中的東亞飛蝗觸角通常較短,略為頭和前胸背板之長,不會像畫作中一樣將近或甚至超過半個身體長。(中興大學/王遠騰;樂大春、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6
    • 帶鳳蝶雄 絲帶鳳蝶雄(圖片提供:黃嘉龍)
    • 絲帶鳳蝶雄 絲帶鳳蝶雄(圖片提供:黃嘉龍)

      後翅尾突如此長者只有絲帶鳳蝶,但畫中蝶前翅似雄蝶,後翅似雌蝶。(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7
    • 垂直俯瞰攝影的黃尾放屁蟲 黃尾放屁蟲(照片提供:中興大學/周明勳)
    • 黃尾放屁蟲水平右側照片 黃尾放屁蟲(照片提供:中興大學/周明勳)
    • 黃尾放屁蟲 結構圖 黃尾放屁蟲(照片提供:中興大學/葉芊妏)
    • 黃尾放屁蟲 卡通圖 黃尾放屁蟲(照片提供:中興大學/葉芊妏)

      長尾砲步甲蟲 (Pheropsophus occipitalis) 分布於東亞地區,古畫內所繪特徵與目前野外個體形態非常相似,也呈現出快速爬行前往獵捕右下角昆蟲的取食行為。牠們通常白天隱匿土表枯落葉下,夜間出來覓食。

      砲步甲蟲如其名,是備有自走砲的步行蟲,可不同角度噴射毒氣,驅敵、獵殺、取食;牠的體內有一對臀腺,相當於化學兵工廠,可以產生有毒的苯醌、氫氣及氧氣,以近100℃的高溫發火噴射用以捕食或驅敵。那步行蟲為什麼不會漏氣先毒死自己呢?那是因為牠的臀線管壁有3-6mm 厚度如橡膠材質般的「彈性蛋白(Resilin)」。不僅保障不漏氣,也提供強力結構,讓牠得以不同角度、長距離的連續攻擊而不自損。(中興大學/葉文斌)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8
    •   從水滴狀頭部與修長的翅膀,可以判斷圖中的原型是劍角蝗 (Acrida sp.)。(中興大學/王遠騰;楊曼妙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29
    •   燈蛾或尺蛾科。(中興大學/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0
    • 青眼蛺蝶 青眼蛺蝶

      圖中蝶可能係以青眼蛺蝶為原型創作出來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中興大學/蕭瑄)

      由畫作中豆娘的姿勢判定,作者作畫時觀察的是一隻停棲中的豆娘。蜻蜓與豆娘除了體態、眼部構造的差異外,停棲行為的差異也是區辨方法之一。一般蜻蜓停棲時會像此畫作中的紅蜻蜓展開雙翅,而豆娘停棲時則會雙翅併攏如同畫面中這隻個體一般。(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1
    • 紅灰蝶 紅灰蝶

      此圖花紋與中國大陸鄉間常見的紅灰蝶一致,其幼蟲取食各種蓼科植物葉片。(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2
    •   畫上的長尾水青蛾看起來像是短尾的大水青蛾(Actias artemis),屬於天蠶蛾科 (Saturniidae) 長尾水青蛾屬 (Actias),主要分布於日本、韓國、中國、印度與馬來西亞,在中國應為常見物種,難怪文人會將此夜行性的美麗大型蛾入畫。一般來說,雄蛾的飛行能力強、後翅較長且有些呈捲曲狀。長尾後翅被認為可戲弄蝙蝠聲納偵測、攻擊不重要的長尾而降低被捕食的風險。大水青蛾的雄蛾有較長的後翅尾突,雌蟲尾突則較短;雌蛾腹部肥胖,移動能力不佳,雄蛾會循著性費洛蒙味道找到雌蛾進行交配,交配行為通常發生在午夜。(中興大學/戴淑美)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3
    •   畫作中這兩隻比鄰的蜻蜓個體,因為外型近似,僅有體色上的差異,推測作者是在描繪同一種蜻蜓的雌、雄個體。在蜻蜓與豆娘中,有不少物種的雄性與雌性擁有不同的體色,形成男女有別的花紋樣貌。(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4
    •   此蝶疑為粉蝶科或蛺蝶科。因其與粉蝶科翅形相近,顏色偏白,前翅頂角帶黑紋,具六足;然翅脈中室未封閉,又類似蛺蝶科。原型可能是幼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黑紋粉蝶或幼蟲取食朴樹的紅斑脈蛺蝶,後者的大陸亞種白化,僅前翅留有暗影,與圖中蝶略為相似。(中興大學/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 清 朱汝琳 畫草蟲 局部35
    • 玉帶鳳蝶雌-金門紅斑型 玉帶鳳蝶雌-金門紅斑型(圖片提供:徐堉峰)

      玉帶鳳蝶雌蝶紅斑型。(中興大學/蕭瑄;臺灣師範大學/徐堉峰審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