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草蟲的聲音

  發出響亮叫聲的鳴蟲,在大自然中很容易引起注意。在無法畫出聲音的「草蟲畫」中,也總能看到牠們小小的身影。你能分辨得出畫上的這些鳴蟲與他們的聲音嗎?當注意到鳴蟲對應的叫聲,再回頭觀賞繪畫,是不是彷彿可以聽到蟲子響亮的叫聲充斥在畫作當中,而讓圖畫顯得熱鬧非凡呢?

有關昆蟲的聲音可以到國立中興大學昆學系網站聽聽草蟬、螽蟖、蟋蟀等的聲音

  不是所有會發出聲音的昆蟲都是鳴蟲喔!只有發出人耳能聽見,且有美妙節奏聲音的昆蟲,才稱之為鳴蟲,主要有蟬、螽斯、蟋蟀及蝗蟲等。不同鳴蟲的發聲方式不同,蟬是利用肌肉振動腹部的鼓膜,透過腹部共鳴發聲;螽斯與蟋蟀是透過雙翅張合摩擦發聲;蝗蟲則是以後足腿節摩擦前翅發聲。

  聲音是生物間訊息溝通的一種方式,昆蟲發聲可能用來追求伴侶,呼喚同伴,宣示領域,警戒危險,威嚇禦敵,或者誘引捕食;但發出聲音的同時,也增加牠們自己被天敵發現的風險。

  蝗蟲、螽斯、蟋蟀都是直翅目的昆蟲,古往今來,牠們擁有許多不同的俗名,例如蚱蜢是蝗蟲的別稱,紡織娘、絡絲娘、絡緯、蟈蟈其實都是螽斯類的昆蟲,促織、蛐蛐兒、油葫蘆則是屬於蟋蟀家族。

  如何快速分辨蝗蟲、螽斯和蟋蟀?一般可從觸角長度、體色及尾毛做初步判斷。觸角短的是蝗蟲,觸角細長超過身體長度是螽斯,蟋蟀觸角同樣細長,但長度約介於兩者之間。螽斯體色多為綠色,但也有褐色,一般尾毛較短;蟋蟀身體則多為黑褐色,腹部末端具有一對發達的尾毛。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宋 牟益 茸坡促織
      宋 牟益 茸坡促織_預覽圖
      宋 牟益 茸坡促織

        畫中一對蟋蟀,現身在野菊草叢間,似乎正使勁地鼓動雙翅,高聲鳴叫著。蟋蟀是秋天常見昆蟲,鳴聲類似織布機所發出的聲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天氣即將轉涼,須趕緊織布來抵禦寒冬,所以古人也將蟋蟀稱為「促織」。   畫上並無簽名,舊傳為南宋牟益所作。牟益(1178-1242後)是蜀(四川)人,擅長畫人物。(故宮/何炎泉)

        畫面中草坡上的野菊花正開著,可知時節已進入秋季,畫作中兩隻蟋蟀正打開大顎振動翅膀,準備開啟一場雄性動物間的你爭我奪!

        蟋蟀屬於穴居昆蟲,常躲藏於磚石下方縫隙、土穴中或草叢間,為夜行性。此外,蟋蟀為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甚至是同類相殘。多數情況下都是獨居,但在繁殖期可見一雄多雌的現象。雄性蟋蟀間一旦短兵相接,立刻就會咬鬥起來。

    • 宋 牟益 茸坡促織 局部01
    •   蟋蟀雄蟲是利用雙翅摩擦發聲,以右翅上類銼板的構造與左翅上的硬棘互相摩擦,因此在日本又被稱為「鈴蟲」。成蟲可藉由翅膀狀態判別雌雄,前翅蓬鬆者為雄,緊貼密合者為雌。腹部末端V字型的兩根突起稱之為尾毛,雌蟋蟀在兩根尾毛的中間還會有黑色細長的產卵管,因此畫面中的兩隻蟋蟀推斷皆是雄蟲。

        蟋蟀一般從8月開始鳴叫求偶,直到10月下旬氣候轉涼時停止。當兩隻雄蟲相遇時,常是先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勢,接著各自張開大顎大口互相對咬,甚至後腳踢擊數回合,藉以保衛地盤或鞏固自己的交配權。(成功高中/洪敬承)

      • 傳元 王淵 虎耳草
      傳元 王淵 虎耳草_預覽圖
      元 王淵 虎耳草

        本幅畫一株開花中的虎耳草,還有蟋蟀、豆娘、蝸牛,內容豐富。虎耳草在畫家短小重複的綿密線條經營下,傳達出毛茸茸效果,也產生刺繡般的織品質感。右下角兩隻蟋蟀似乎準備相鬥一番,左邊蟋蟀較顯兇惡,另一隻在氣勢上稍遜一籌。這個景象正好與上方正在交尾中的豆娘,形成強烈對比。

        雖標名王淵(活動於十四世紀),然畫風不相似,近於明人筆墨。(故宮/何炎泉)

      故宮Open Data下載點
    • 元 王淵 虎耳草 局部01
    • 配對後守護雌豆娘產卵-下方為雌性 配對後守護雌豆娘產卵-下方為雌性(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畫中描繪的是豆娘的配對,配對時前方是雄性(左側),後方被牽引的是雌性(右側),雄性會用腹部末端扣住雌性頭部,雌性則會將腹部末端與雄性腹部前端的生殖構造對接,呈現出類似心形的形狀。

      畫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豆娘在配對時,雄性是從"背面"將腹部末端扣住雌性個體,而非畫作中的從"腹面"扣住雌性個體,或許這是從生物學者視角對文人筆墨的吹毛求疵吧!(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元 王淵 虎耳草 局部02
    • 非洲大蝸牛配對-彼此用白色交配器傳遞精子 非洲大蝸牛配對-彼此用白色交配器傳遞精子(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畫作中的物種都是兩兩出現,豆娘是成對個體,蟋蟀則是兩隻競爭的雄性,那蝸牛呢?畫中的蝸牛由其外貌判定屬於常見的有肺類蝸牛種類,屬於雌雄同體的物種,牠們會透過配對行為,讓雙方都產下有彼此基因的後代。(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雄蟋蟀1 雄蟋蟀1(鬥蟋屬Velarifictorus sp.)(兩根尾毛無產卵管)(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雄蟋蟀2 雄蟋蟀2(鬥蟋屬Velarifictorus sp.)(兩根尾毛無產卵管)(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雌蟋蟀1 雌蟋蟀1(油葫蘆蟋屬Teleogryllus sp.)(兩根尾毛+產卵管)(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雌蟋蟀2 雌蟋蟀2(油葫蘆蟋屬Teleogryllus sp.)(兩根尾毛+產卵管)(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李秉德 豆花鶺鴒
      清 李秉德 豆花鶺鴒_預覽圖
      清 李秉德 豆花鶺鴒

        李秉德(1737-1810),字蕙紉,居吳縣。工花卉、翎毛,供奉內廷。

        畫家畫一隻大褐色螽斯在紫花鵲豆上,右下兩隻鶺鴒若有所圖的望著牠。美麗的紫花、飽滿的豆莢與象徵子孫綿延的螽斯,加上兄弟友愛的鶺鴒鳥,表面上看似如此美好,似乎隱藏著一場即將到來的捕食風暴。令人不禁好奇,這對鶺鴒有飽餐一頓嗎?還是大螽斯最終幸運逃過一劫?(故宮/何炎泉)

    • 清 李秉德 豆花鶺鴒 局部01
    •   畫作中的物種近似臺灣可見的白鶺鴒,白鶺鴒是鶺鴒科的鳥類,如畫中描繪的景致,白鶺鴒喜歡於水濱活動,常可見於岸邊快速疾行,飛翔時呈波浪狀飛行,是鶺鴒科鳥類的特性。

        白鶺鴒的食性亦以昆蟲為主,畫中前方的白鶺鴒仰頸凝視停棲於豆花上的螽斯,不禁讓人產生聯想,白鶺鴒是在思考能不能吞下這肥美的食物呢?還是牠根本沒發現隱身於豆花叢上的螽斯呢?(臺北市立動物園/戴為愚)

    • 清 李秉德 豆花鶺鴒 局部02
    • 鶺鴒 鶺鴒(圖片提供:故宮/李明龍)
      • 宋 韓祐 螽斯綿瓞
      宋 韓祐 螽斯綿瓞_預覽圖
      宋 韓祐 螽斯綿瓞

        這件作品是「宋元集繪」冊中的一開。舊簽題標為韓祐所作。韓祐是十二世紀的宮廷畫家,擅長寫生,小景、花鳥、草蟲等題材。畫上其實沒有他的簽款,或許是因韓祐作草蟲畫的響亮名氣,而將這件作品歸在他的名下。

        畫中無論螽斯或是瓜瓞,都因為旺盛的生長與繁殖能力,被認為祝福子嗣繁盛的吉祥寓意。此畫除了墨線,僅用綠、白、黃赭三種顏色,看似單純的顏色,透過礦物性與水溶性顏料的搭配,色澤變化幽微,十分耐看。畫中張牙舞爪般地朝小瓜前進的螽斯、放情扭曲擺動的藤蔓捲鬚、欣欣然伸展的草葉,種種物像表現得活潑可愛,實為南宋小品佳作。(故宮/邱士華)

    • 宋 韓祐 螽斯綿瓞 局部01
    • 紡織娘 紡織娘(圖片提供:中興大學/王遠騰)

      此處所畫的草蟲為螽斯,屬於直翅目螽斯科。雄成蟲會在夏秋之際振翅鳴叫,用於吸引雌成蟲以獲得繁殖的機會。根據寬大的前翅,圖中所繪的螽斯可能為寬翅紡織娘(Mecopoda niponensis),在臺灣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的森林底層或灌木叢,成蟲約在7-10 月出沒。

      《詩經》周南〈螽斯〉一篇以多產的昆蟲「螽斯」來比喻人的多子,是以後人多以「螽斯」作為多子多孫的祝頌,這幅「螽斯綿瓞」的構圖巧思應也是源自於此。不過,參考洪章夫〈古畫中的螽斯〉一文,據他考究《詩經》裡所提的「螽斯」,就習性的描述其實應該是蝗蟲。有趣的是,古畫裡的螽斯並不如詩經稱為「螽斯」的蝗蟲來得多產,如此似乎讓祝福之意打了些折扣,這恐怕是畫家意想不到的事! (中興大學/王遠騰;楊曼妙改寫)

      • 傳宋 黃居寀 草蟲
      傳宋 黃居寀 草蟲_預覽圖
      宋 黃居寀 草蟲

        設色畫鴨跖草間絡緯搔頭,畫面並不完整,似乎曾被裁切。上鈐元代畫家任仁發(1254-1327)「任氏子明」印章,但與任仁發印章的標準本存在差異。右下角有後世添加的五代至宋初花鳥畫家黃居寀(933-993後)名款,然而畫中卻已可見明代的風格,似乎是因為此畫設色明艷,符合黃居寀所代表的「黃家富貴」標準,而將此畫簽上黃氏名款。

        畫中絡緯,是一種鳴蟲,又稱紡織娘。畫家描繪絡緯舉起腿來搔頭的一幕。對於昆蟲腹部環節的亮澤點染、腿上的剛毛,與足尖的跗節等細節鉤勒,都以寫意法畫出,但因為結構之間的關聯性較弱,推測本畫可能是對臨原作的摹本。(故宮/吳誦芬)

    • 宋 黃居寀 草蟲 局部01
    •   絡緯,亦稱紡織娘,因其叫聲相似於古代紡紗聲而得名。紡織娘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直翅目螽斯科,雄成蟲會在夏秋之際振翅鳴叫,用於吸引雌成蟲以獲得繁殖的機會,因此在古文、詩詞作品中常將此行為引之為秋天的意象。根據前翅形狀及畫中形象描述,繪製的原型可能為寬翅紡織娘(Mecopoda niponensis)。(中興大學/王遠騰;楊曼妙審訂)

      • 清 蔣廷錫 秋蘿蝗蟲
      清 蔣廷錫 秋蘿蝗蟲_預覽圖
      清 蔣廷錫 秋蘿蝗蟲

        蔣廷錫(1669-1732)字揚孫,號西谷,江蘇常熟人。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擅畫花鳥,多有奉旨作品。對幅題字者張照(1691?-1745),江蘇婁縣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是最受乾隆皇帝寵愛的御前書法家。全冊使用以蓪草髓心薄片壓制的蓪草紙,遇水會形成類似淺浮雕的效果,常被用於製作外銷畫。

        本幅主角為夏秋開深紅色花的石竹科植物剪秋羅,搭配黃色小花的野菜望江南,點綴以兩隻黃睛赤腹,體色翠綠的蝗蟲,使畫面增添生意,更加熱鬧豐富。(故宮/吳誦芬)

    • 清 蔣廷錫 秋蘿蝗蟲 局部01
    • 清 蔣廷錫 秋蘿蝗蟲 局部02
    • 劍角蝗 垂直頭部向上攀附在葉面上
    • 劍角蝗 水平在攀爬在葉面上 劍角蝗(圖片提供:中興大學/王遠騰)

      劍角蝗又名長頭蝗 (Acrida sp.),在蝗科之中是相當好辨識的一類,最大的特色是又尖又長的頭部和劍狀的短觸角,也是中文俗名的由來。喜歡棲息在開闊的草生地,以禾本科植物為食,棲息環境與人類相當重疊,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一類蝗蟲。劍角蝗體型雖然大,但狹長的身形和與環境相近的體色讓牠們可以很好地融入棲息的草叢中,躲避其他掠食者。畫中的劍角蝗停棲在植株頂端的紅色花朵上,相當顯眼,有可能是受到了驚擾才離開了提供牠們保護色的草叢。牠們不擅飛行,受驚擾時會用跳躍加上短距離飛行逃離,飛行時會以翅膀與後腿摩擦發出「搭、搭、搭」的聲音,可能有嚇唬天敵的作用。(臺灣大學/詹愷崴;蔡志偉、曾惠芸審訂)

      • 清 蔣廷錫 草石蚱蜢
      清 蔣廷錫 草石蚱蜢_預覽圖
      清 蔣廷錫 草石蚱蜢

        本幅以容易表現濃艷色彩特質的蓪草紙畫石竹、蚱蜢和狗尾草,畫家巧妙運用紅綠之間的色澤變化,呈現出植物與昆蟲保護色間微妙的差異。狗尾草穗,以類似工筆畫畜獸動物的絲毛法,一筆一筆耐心畫成。畫家似乎特意安排兩隻造型完全不同的蚱蜢,朝向觀者的姿態一正一反,腿部動作一斂一張,正展現畫家對昆蟲身型結構的掌握。這兩隻攀附草上,使得草莖承重傾斜的蚱蜢,動作被安排得彼此呼應有情,似乎正在進行某種互動,引人目光停駐,忍不住想像他們的下個動作。引起關注的程度,反而超過了畫面中色彩最鮮艷的紅花石竹。(故宮/吳誦芬)

    • 清 蔣廷錫 草石蚱蜢 局部01
    • 蚱蜢 蚱蜢(圖片提供:臺灣大學/詹愷崴)

      「蚱蜢」為蝗蟲常見的俗稱之一,為直翅目昆蟲,強壯的跳躍足使牠們有著良好的跳躍移動能力,有些種類甚至可以後足踢擊防禦天敵。大多蝗蟲種類住在開闊的草生地,以植物葉片或嫩莖為食,雌蟲交配後產卵在土中,下一代若蟲孵化後即離開土壤開始生活。前翅特化為革質不透明的翅覆,具有保護後翅的功能。不同於螽斯,蝗蟲是以前翅外側與後腿摩擦發聲,有求偶或警戒的功能。接收聲音的聽器亦與螽斯不同,位於腹部前端兩側,呈現一對圓形透明鼓膜。某些蝗蟲種類,如沙漠飛蝗、東亞飛蝗與黃脊竹蝗,在族群量極大時會導致農作物嚴重受損,也就是俗稱的「蝗災」。(臺灣大學/詹愷崴;蔡志偉、曾惠芸審訂)

      • 清 蔣廷錫 豆花絡緯
      清 蔣廷錫 豆花絡緯_預覽圖
      清 蔣廷錫 豆花絡緯

        本幅畫花團錦簇的扁豆藤,花葉間,藏著兩隻具有自然保護色的綠色昆蟲,猛一看幾乎看不出他們的存在。對幅題字稱此二蟲為絡緯,是紡織娘的古名。因為常在夏季夜晚振翅作聲,聲音急促似紡絲而得名,也稱為絡絲娘或莎雞。此類昆蟲喜歡以植物的花和嫩葉為食,是古畫中常被安排在瓜、豆等食用植物花果之間,用為點景的角色。畫家對絡緯的描繪非常精細,除了觸鬚、翅膀、長腿之類的基本特徵以外,還有腹側氣孔等細節,口部白線,推測應為咀嚼式口器的唇鬚顎鬚部分,細節十分豐富。(故宮/吳誦芬)

      故宮Open Data下載點
    • 清 蔣廷錫 豆花絡緯 局部01
    • 蟈螽 蟈螽(圖片提供:臺灣大學/黃義安)

      蟈螽 (Gampsocleis spp.) 是一類大型螽斯,即中國三大鳴蟲(蟈蟈、蛐蛐、油葫蘆)中的「蟈蟈」。蟈螽的身形短胖,顏色多變,大多種類翅膀短窄,無法遮住寬大的腹部,畫中可明顯看出此特徵。一年一個世代,雜食,除了植物嫩莖與果實外,還會以前足環抱抓捕其他昆蟲為食。雌蟲腹部末端會有明顯的產卵管,圖中兩隻個體皆沒有,因此應為雄蟲。雄蟲會用左右翅摩擦發出響亮的鳴聲,欣賞蟈螽的鳴聲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娛樂,「蟈蟈」這個名字正是由模擬蟈螽叫聲的仿聲詞而來。(臺灣大學/詹愷崴;蔡志偉、曾惠芸審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