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出時間 2019年04月01日至2019年06月25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202,204,206,208,210,212

  張大千不但是非常努力的天才,同時又具有雄厚的企圖心,積極地想在藝壇嶄露頭角。他曾強調:「畫以表現美為主。」又教導學生「真正美的就畫下來,不美的部分就揚棄掉。」學生紀錄他的藝術觀點是「創造的藝術形象必須優美,而且要讓人看得懂。老師認為只有形神兼備,才能創造真正的美,才能被人們接受,作到雅俗共賞。」對於美如何落實於畫面,才能成為觀眾可以感知的視覺形式,他提出一幅畫應具備「曲」、「大」、「亮」三種條件,即意境深遂、氣勢宏大、畫面亮眼吸睛。本單元展出的〈墨荷四聯屏〉、〈瑞士瓦浪湖〉、〈集黃山谷辛稼軒聯〉等巨幅佳構,正是大千藝術思想與企圖心的具體反映。

民國 張大千 墨荷四聯屏

民國 張大千 墨荷四聯屏 重要古物
  1. 形式:軸
  2. 尺寸:359.6 x 148.6 公分
  3. 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

此聯屏於1945年在成都昭覺寺作。時大千剛受敦煌洗禮,激起創造偉大藝術之心,遂以五尺身高伏地作丈二巨幅。自題「以大滌子寫此」,指學石濤用淡墨畫花瓣,濃墨勾瓣尖。構圖恢宏如盛唐壁畫,筆觸強勁如「吳家樣」,花葉翻動如敦煌「飛天」翩翩起舞,令滿壁生風,則非石濤可擬。故云:「一花一葉西來意,大滌當年識得無?」自豪如此。本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民國 張大千 瑞士瓦浪湖

民國 張大千 瑞士瓦浪湖
  1. 形式:卷
  2. 尺寸:30.6x129.2 公分
  3. 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

瓦浪湖(walensee)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海拔419公尺,南北高山環繞,是避暑與滑雪聖地。此幅繪於1960年。畫中湖面狹長,略有蜿蜒。近處山頭圓緩,冷杉遍佈,山腳點綴當地鄉間常見的房屋。遠方有不規則鋸齒狀的山峰,接近庫爾山巒造形,寫生性質很強。大千先用董、巨派筆墨作畫,再潑染出姿態輕靈、層次豐富的煙嵐與倒影,更顯山光明媚、湖面如鏡。
民國 張大千 闊浦遙山

民國 張大千 闊浦遙山
  1. 形式:卷
  2. 尺寸:194.3x103 公分

此幅繪於1969年,畫中主山堂堂,融青綠潑彩、水墨為一體,水氣蒼茫,濃鬱深邃。不畫山腳,直令觀者視線越過山巔,豁然開朗,隨即展現江河平遠,舟帆點點。工寫相參,構圖奇偉,兼得雄渾與秀麗之趣。大千於1972年加以裝裱,又借舊藏巨然作品自題畫名於包首。他曾對該巨然畫作讚譽有加,借題此幅,顯見視此為得意筆。
民國 張大千 集黃山谷辛稼軒聯墨

民國 張大千 集黃山谷辛稼軒聯墨
  1. 形式:軸
  2. 尺寸:359.5x70.3 公分
  3. 張繼正先生捐贈

此聯有大千47歲作大行書、72歲作小行書,又是丈二巨幅,世所罕見。中宮緊縮、拉長撇捺、以點代橫等特徵,皆見黃庭堅影響。橫平豎直、加大鉤角,橫畫有「蠶頭、雁尾」等,則是〈石門頌〉、〈瘞鶴銘〉的筆法與體勢。但大千更強調運筆的提按動作,形成濃墨與飛白的對比。轉折處又多露圭角,傳達筆中用力、筆筆澀進的效果,更添雄奇宕逸之氣。

此聯由張繼正先生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