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出時間 2019年04月01日至2019年06月25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202,204,206,208,210,212

  大千前半生的畫業以「集大成」為目標,視臨摹古畫為創作的基礎。初由明末清初畫家如石濤、八大山人、張飌等人入手;後隨個人收藏古畫的興趣與眼界的擴展,上溯五代、宋、元名家。其遠走敦煌,孜孜臨習唐人壁畫,亦是為了開拓手眼的境界,故能鎔士夫畫與匠人畫於一爐,兼擅水墨淺絳與工筆重彩。即使是仿古之作,亦因集合各路傳統,總能給予當世畫壇耳目一新的感受。本單元並列大千與古代大師的作品,除呈現其藝術的源頭,以窺「臨摹」對其風格發展的重要性,亦欲凸顯大千在各種不同題材上的創新成就。展出之董源〈江堤晚景〉,自1945年起便入藏大風堂,對大千影響尤為深刻;而大千〈仿沈周蜀葵圖〉,則是少見以沈周為對象的臨仿作品。

民國 張大千 仿沈周蜀葵圖

民國 張大千 仿沈周蜀葵圖
  1. 形式:軸
  2. 尺寸:134x37 公分

本幅題於1929年,謂時客大連灣,因寒夜不寐,臨此圖並書其原題。所臨原本有可能是無錫博物院藏〈沈周書端陽詞‧張宏補蜀葵圖〉,然兩幅構圖並不相同。本幅繪折枝蜀葵,筆法率意自由,屢見畫筆頓挫轉折,墨色斑斕,頗具速寫意味。存世少見大千習沈周,此處雖謂臨寫,或許只取原作大樣。大千摹古,遍學諸家,所取之處或各有別。
民國 張大千 猿

民國 張大千 猿
  1. 形式:軸
  2. 尺寸:151x65 公分

本幅作於1935年,自言仿北宋畫猿名家易元吉作品,又因曾見十八世紀揚州畫家華喦有類似之圖,而錄華氏題畫之詩於其上。猿左手攀枝、右手撈物、雙腿併攏抬起的姿態,或取自美國華府佛利爾藝廊收藏傳易元吉〈縛猴竊果〉,然背景已置換為華喦霜林猿戲的詩意。取古人章法構圖,搭配新的畫意,是大千摹古常用手法。
民國 張大千 巫山雲雨圖

民國 張大千 巫山雲雨圖
  1. 形式:軸
  2. 尺寸:151x65 公分

大千早年醉心石濤,所作多黃山之景;然自1930年代起,開始以三峽景色為畫題。此轉折與其探索唐代楊昇「沒骨」山水的傳統有關。「沒骨」係指不以墨線勾勒輪廓,直接用色彩表現形象的繪畫技法。本幅作於1935年,主山或即神女峰,以朱紅為色,間雜泥金,上綴墨點,使之於華麗中帶沉著,不致俗艷。大塊面色彩的運用,或可視為大千日後潑彩的先聲。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 國寶
  1. 形式:軸
  2. 尺寸:179.5x116.5 公分
  3. 大風堂遺贈

本幅青綠設色,山石以披麻皴畫成,或為十四世紀作品。

大千於1938年在北京初見此畫,後於1946年初獲藏;終其一生,未嘗割愛。欣喜之餘,遍求當時名公如溥儒、謝稚柳、龐萊臣、吳湖帆與葉公綽等人題識。曾臨寫圖中老樹不下三十餘次,存世至少有三幅全圖臨本。大千畫裡如魚鱗般的水紋筆法,乃自此幅化來,影響大千甚鉅。
民國 張大千 畫華陽仙館

民國 張大千 畫華陽仙館
  1. 形式:軸
  2. 尺寸:148x71.4 公分

大千以為董源有種「大而能秀」的氣概,既弘大、又秀逸,不容易學。然自其獲董源〈江堤晚景〉等圖後,「大悟筆法」,而做此圖。本幅作於1949年。遠景左側所出現的遠山漁舟,與畫中水紋,俱可於董源〈江堤晚景〉中尋。全幅的皴法苔點層疊濃重,搭配線條流利精謹的水閣與波紋,可謂工寫並陳。點綴石青與赭紅,更添富麗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