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統治者身分的多樣性

避暑山莊為清朝統治者處理民族事務的重要場所,面對帝國內外的多元族群,滿洲統治者依統治對象的不同而展示其多重身分。作為多民族帝國的統治者,他們有時自稱皇帝(hūwangdi)或天子(abkai jui),有時自稱為君或是汗(han)。身為八旗的主子,滿洲大臣上奏時以額真(ejen)稱之。除此之外,滿洲統治者尚有另外一種身分—「文殊皇帝」(jam yang gongma)。此名號為清順治年間以降,西藏來書稱呼皇帝的慣例。乾隆皇帝(Hong li, 1736-1795在位)甚至以文殊菩薩在世化身自詡,透過繪製一系列自身文殊像,自我塑造「文殊皇帝」的形象。

信仰藏傳佛教的文殊皇帝

「文殊菩薩皇帝」、「文殊大皇帝」為順治年間以降西藏致書清廷時常用的啓頭語,視清朝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用此名稱稱呼清朝皇帝,顯示西藏承認其政治權力,並將清朝納入西藏的宗教/政治世界。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達賴喇嘛代表勘布囊素等致天命文殊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 達賴喇嘛代表勘布囊素等致天命文殊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達賴喇嘛代表勘布囊素等致天命文殊大皇帝欽派大臣函_預覽圖

    達賴喇嘛代表勘布囊素等致天命文殊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 清嘉慶九年七月二十日(藏曆丙辰年7月19日)
    • 故機099301

    本件為達賴喇嘛知客僧官致嘉慶皇帝欽派大臣公函,內容述及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的會面一事。藏文信函起首即尊稱嘉慶皇帝為文殊大皇帝。

    • 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 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 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函_預覽圖

    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函

    • 清大金川土司國師國主等
    •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初二日(1772.03.05)
    • 故機017858-017860/017725-017727

    這兩封藏文信函是大金川土司(tu'u bsi)及國主(rgyal bdag)二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二月初二與二月十三日致文殊天命大皇帝欽派大臣之藏文信函,依當時藏人習俗,行文稱清帝為「文殊天命大皇帝」('jam dbyangs gnam bskos gong ma chen po)。此二函雖無署名,但應是當時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朋楚克(bsod nams phun tshogs)所致信函。乾隆三十六年(1771)大小金川再叛,清廷先後用兵五年方平此亂;乾隆四十一年(1776),索諾木朋楚克出降,後於北京處斬,頭顱製成嘎布拉碗。

    • 殊像寺落成瞻禮即事成什
    殊像寺落成瞻禮即事成什_預覽圖

    殊像寺落成瞻禮即事成什

    • 收入《欽定熱河志》卷八十
    • 清 和珅等奉敕纂
    • 清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刊本
    • 故殿029380

    五臺山山麓有寺名為殊像寺,相傳是文殊師利(梵語謂曼殊師利)菩薩顯相之處。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修建殊像寺同名寺廟,且其殿堂樓閣略仿五臺山殊像寺而來。

登黛螺頂

  • 清 高宗撰
  • 收入《御製幾餘詩》卷八十六
  • 清乾隆間烏絲欄寫本
  • 故殿017643

乾隆皇帝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規格,在山莊修建且同名為殊像寺,兩座寺廟也同樣供奉著騎狻猊文殊菩薩像。從山西到熱河,具體反映清代皇帝推廣文殊菩薩信仰,更由於清代皇帝被達賴與班禪兩活佛尊稱「曼殊師利大皇帝」,皇帝也努力將自身塑造成文殊化身的形象,藉以提高在藏傳佛教以至對滿蒙藏等民族的影響力。

乾隆五十一年(1786),皇帝西巡五臺山,經1,080級階梯登上黛螺頂(又名青峰頂)。頂上寺廟供養五臺文殊菩薩,皇帝登頂後不僅心情大好,更寫下〈登黛螺頂〉一詩。詩中有「供養五臺曼殊像,闍黎疑未識真宗」,乾隆皇帝雖然沒說自己就是文殊菩薩,但透過詩句委婉指出,眼前寺廟這尊文殊菩薩只是一尊塑像,眾僧應該從未看過本尊吧!而本尊、真宗是誰呢?言外之意,似想告訴大家,不正就是眼前這位皇帝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