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縱58公分 橫95公分
平圖021224
當郎世寧等人完成《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稿樣,並奉旨交由廣東粵海關監督分批寄送法國承作之際,乾隆皇帝已迫不急待為這批銅版戰圖親自撰序,甚至早已決定對完成作品,將裝潢成冊頁形式,俾便翻檢閱覽。
銅版畫戰圖所題的〈御製序〉,撰寫於乾隆丙戌年孟春(三十一年正月)。序言開始,清高宗首先說明此圖起稿之所以耗時較長,是為了徹底掌握整個戰爭經過,以為繪製圖稿的依據;其次闡明下令繪圖的目的,其對準回兩部戰爭,個別重要將領既已繪存功臣像予以表揚;但對重要戰役,則必須製成戰圖,具繪戰士攻堅斫陣、不避鋒鏑之勇,亦用以彰顯將士為國宣勞、奮勇殺敵之功,藉此戰圖讓他們的戰功事蹟得以永存;最後描述個人撫圖之際,在神馳連營之間,感念天眷庇佑之餘,未敢因勝利自詡而益須兢兢守業的心情。(鄭永昌)
繪稿者 艾啟蒙 (Ignatius Sickltart, 1708-1780)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卜烈孚 (B. L. Prevot,) 完成時間 1769
平圖021226
平圖021225
繪稿者 郎世寧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完成時間 1769
縱58 公分 橫95 公分
平圖021228
本圖又稱〈愛玉史詐營圖〉,是役清軍徹底擊潰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是清廷控制天山北路的決定性戰役。圖中描述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間,降附清廷的翼領喀拉巴圖魯阿玉錫(Ayūsi,生卒年不詳)夜率精騎二十二人,成功突襲準噶爾部達瓦齊(?-1759)格登山大營的情形。圖中格登山大營中敵軍裝備齊全,備重砲多門,只見阿玉錫自密道小徑接近敵軍,突被發現後,阿玉錫率眾奮進,持長矛突擊,如入無人之境,達瓦齊全營因此驚潰,自相蹂躪逃散。
全圖由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親自起稿,寫實地描繪當時戰場情景,藉由人物的細膩表情、空間層次的立體效果,營造閱者親臨戰場,感受戰雲密布的肅殺氣氛與戰鬥的張力。在畫中阿玉錫身騎黑馬,手執長矛,刺向敵軍胸前。此役,因其夜襲敵營有功,乾隆皇帝除命令郎世寧為他繪下〈阿玉錫持矛蕩寇圖〉卷一幅外,更特地撰詩記述,以表揚其忠勇。
此圖在郎世寧起稿後,乾隆三十年(1775)首批送往法國巴黎蝕刻銅板,由銅版畫家柯升(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主持,並由巴黎著名工匠勒霸(Jacques Philippe Le Bas, 1707-1783)負責鋟刻,其名即刻印在圖下方之石塊上。乾隆三十四年,此銅版畫製作完成,次年九、十月間,由法國東印度公司運抵中國。(鄭永昌)
清高宗清乾隆間內府雕版
縱58 公分 橫95 公分
平圖021227
不載繪者鋟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完成時間 1770
平圖021230
平圖021229
繪稿者 王致誠 (Denis Attiret, 1702-1768) 繪稿時間 1766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完成時間 1774
平圖021232
平圖021231
繪稿者 安德義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阿里邁 (Jacques Aliamet, 1728-1788)
平圖021234
平圖021233
繪稿者 安德義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學法 (Pierre-Philippe Choffard, 1730-1809) 完成時間 1774
平圖021236
平圖021235
繪稿者 郎世寧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繪稿時間 1765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乾隆三十六年(1771)巴黎蝕刻銅版正式本
縱58公分 橫95公分平圖021238
黑水,蒙古語作「喀喇烏蘇」,位於新疆葉爾羌河上游。郎世寧所畫的〈黑水圍解圖〉,即是描繪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兆惠(1708-1764)所部在葉爾羌城外受困,後在援軍抵達後突圍的過程。皇帝親撰〈黑水圍解〉詩,具體描述戰況細節。
圖後方山巒疊嶂,雲影跌宕,襯托清軍孤軍奮戰的堅苦。左方清軍的防禦工事,圖正中舉臂執鞭的兆惠,鎧甲英姿,堅忍沉著,指揮若定,彷彿具有穩定軍心的重要力量。圖右描繪清軍調集大兵解圍,各路並進,追殺回部的慘烈場面。構圖描繪時間不一,突破時空限制,融繪定格於一圖,充分體現郎世寧處理戰爭場面的繪畫功力,為清軍進勦回部留下翔實紀錄。
本戰圖經送法國巴黎雕刻銅版,亦由名匠勒霸操刀鐫製,乾隆三十六年(1771)完成,次年銅版畫與銅板一併運回中國。(鄭永昌)
清高宗清乾隆間內府雕版
縱58公分 橫95公分平圖021237
繪稿者 安德義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繪稿時間 1765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散多班 (Augustin de Saint-Aubin, 1736-1807) 完成時間 1770
平圖021240
平圖021239
不載繪者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散多班 (Augustin de Saint-Aubin, 1736-1807) 完成時間 1773
平圖021242
平圖021241
不載繪者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卜烈孚 (B. L. Prevot, 生卒年不詳) 完成時間 1774
平圖021244
平圖021243
繪稿者 王致誠 (Denis Attiret, 1702-1768) 繪稿時間 1765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阿里邁 (Jacques Aliamet, 1728-1788)
平圖021246
平圖021245
繪稿者 安德義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洛奈 N. de Launay (1739-1792) 完成時間 1772
平圖021248
平圖021247
繪稿者 安德義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學法 Pierre-Philippe Choffard (1730-1809) 完成時間 1772
平圖021250
平圖021249
繪稿者 王致誠 (Denis Attiret, 1702-1768)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馬克斯立業 Louis-Joseph Masquelier (1741-1811)
平圖021252
平圖021251
繪稿者 安德義繪 (Joannes Damasceuns Salusri, ?-1781)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訥依 Denis Née(1732-1818) 完成時間 1772
平圖021254
平圖021253
不載繪者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鋟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完成時間 1770
平圖021256
平圖021255
清 傅恒等撰清乾隆年間
縱58公分 橫95公分平圖021257
附於十六幅得勝圖銅版畫之後,是由大學士傅恒(1720-1770)領銜所寫的〈臣工跋〉。其餘具名者包括:大學士尹繼善(1695-1711)、劉統勳(1698-1773),尚書阿里袞(?-1769)、舒赫德(1710-1777)、于敏中(1714-1779)等人。題跋諸臣,或曾經歷戰陣,或肩負調遣糧餉、或參與編纂方略,其中傅恒、阿里袞、舒赫德等人,更被賞予繪畫功臣像,懸掛於紫光閣內。
跋文寫作時間約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左右,通篇內容雖不乏表揚君主聖明妙算,制敵先機等歌功頌德之詞,但也如實指出準回兩部戰爭抵定後,清高宗為記錄戰爭始末,先後製作許多珍貴文獻、碑銘、御製詩文、功臣像等以紀念赫赫戰功,而十六幅銅版畫的雕製,更是當時最具代表性以及藝術性作品。使參與戰役的軍士將領們,當閱圖之際,彷如重回戰場,其劘壘斫陣,為國宣力,當此慶賀武成,更能與有榮焉之感。(鄭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