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級大小
〈奏為辦理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銅板四幅交法國刻製事〉

署理兩廣總督楊廷璋 粵海關監督方體浴等奏
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初一日

縱22公分 橫126公分 12扣
故宮046866(403021108)

乾隆三十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皇帝為製作〈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發布上諭,由耶穌會郎世寧修士、王致誠修士(1702-1768)、艾啟蒙神父(1708-1780)和不履奧斯定會士安德義神父(?-1781)等四人,先繪製第一批四幅畫稿,準備發往西洋製作銅版和刷印銅版畫。六月十六日,內務府造辦處將四幅畫稿,寄義大利信一件,諭旨及其義大利文和拉丁文譯本呈覽,乾隆皇帝命軍機處以兵部火牌寄往廣東辦理,七月初十日抵達廣東。本件奏摺是署理兩廣總督楊廷璋(1689-1771)和粵海關監督方體浴(1735-?)兩人於八月初一日聯名覆奏辦理情況。從奏報內容可知,廣東官員們原不知道要委託給歐洲哪一個國家;經廣東行商代為詢問駐在廣州的法國東印度公司大班哩,同時,法國神父Louis JosephLefèbvre(1767-1835)亦請託與楊廷璋熟識的官員,力稱法國雕刻術最善,總督等人才決定交付法國承辦。同時預期首批銅版四塊將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運回。由於考慮海路運輸危險,楊廷璋等建議乾隆皇帝將草稿繪製兩份,分別送出,但乾隆硃批:「有一分已足,何必。」(周維強)

〈咨呈軍機處奉旨傳辦刊刻得勝圖銅版情形〉

粵海關監督德魁
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本件 縱26.7公分 橫123公分 10扣
附件 縱26.4公分 橫22.8公分 2扣
故機011252(011165)

第一批畫稿抵法後,由法國馬利尼侯爵(marquis de Marigny, 1727-1784) 領導, 刻工柯升(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等人負責刻印工作,而剩下的十二幅畫稿,也於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7月運抵法國。法國匠師在1768 年(乾隆三十三年)11月,完成了前四幅的版畫。

乾隆三十四年(1769),是雙方最初議定交回第一批銅版和銅版畫的期限,但到了十二月,此時新任粵海關監督德魁卻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遂向行商查詢,行商回覆:

得勝圖銅板肆幅,原限參拾肆年帶到呈繳,業已鐫刻工竣,本應帶來。因該國王見其工夫粗率,且係天朝傳辦之物,理合敬謹辦理,不敢遽為帶繳。隨嚴飭承辦各夷,加意用工,再刻精緻,是以不及帶到。務于明年來船一準將此項銅板肆幅,連同第貳次領辦銅板肆幅一併帶繳,不敢遲悞。

德魁隨即以咨呈向軍機處報告。

咨呈是對階級相同或較高的衙門的公文書。本件首末皆有「督理廣東省沿海等處貿易稅務戶部分司關防」的滿漢文鈐印,「督理廣東省沿海等處貿易稅務戶部分司」即為粵海關的正式全稱。(周維強)

〈為刊刻得勝圖銅版洋客同班給官與兩廣總督回信〉

乾隆三十五年(1770.7.26)

縱26.4公分 橫70.2公分 6扣
故機013261(013156)

在取得了第一批銅版畫後,李侍堯對於法商延期交貨十分不滿,要求行商再次詢問夷商實情。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月初五日,在廣州的洋客同班和給官仔細回覆了總督李侍堯的質問,並交給了通事翻譯。這些回覆內容解釋了何以銅板和銅版畫無法如期繳交的原因。

同班給官稱:頭一個銅板刷了二百張,第二個銅板刷了四張,第三個銅板刷了二十八張。不能比這個多刷的緣故,因為洋船起身快。不送銅板,因為京城住的西洋先生們裏頭雖有畫畫兒的,恐怕不會刻銅板。我們佛郎濟亞國會刻銅板的四百人之內,不過有四、五個很好的。若不是頭等會刻的,一定刷的時候壞了銅板。後來皇上如要比二百幾張多,不能得到。刻銅板的頭兒的意思是要都在佛郎濟國刷,刷完了連銅板都送來,因為中國的紙油墨等類與這樣很細的銅板不對,他給我們的書子內說這些緣故,是不是奏明皇上?

在信中,夷商力陳雕刻必須精細,信中所指「刻銅板的頭兒」就是柯升。(周維強)

〈洋商帶回鐫工首領柯升寄京書信呈覽〉

蔣友仁、錢德明譯
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初四日

縱267公分 橫67.8公分 6扣
故機013260

本件說明了在兩廣總督李侍堯傳達了對法商延期繳交銅版畫的不滿後,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四日,廣東進呈了法國內廷特等鐫工柯升的陳情書(mémoire),軍機處交由法國耶穌會士蔣友仁①(Michel Benoist, 1715-1774)和錢德明(Jean-Joseph Marie Amiot, 1718-1793)翻譯。柯升在信函中指出銅版畫製作工藝細緻,中國製造的紙張無法用於銅版畫印刷,必須採用法國紙張,而印刷銅板的油墨亦需要特別熬製,以適應銅板上細微的紋路,油墨以葡萄酒渣為原料。而印前在銅板上敷摸油墨的功夫亦是印刷效果的關鍵,在法國數百名工匠中,也只有四五位熟練此一技術。在考慮紙張、油墨、印刷技術等因素後,為求謹慎製作,必須耗費時日,故而延遲交件。柯升在信中亦建議印刷一千份銅版畫隨同銅板送回,同時承諾也會將銅版畫的做法詳細註明。(周維強)

①蔣友仁,字德翊,法國人,乾隆九年(1744)來華。曾主持製造圓明園水法,並繪製〈皇輿全覽圖〉。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間(1773-1774),蔣友仁還主導了得勝圖銅版畫在北京重印的工作。

〈為刊刻得勝圖銅版事洋商寄蔣友仁信〉

蔣友仁、錢德明譯
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十三日

縱26.6公分 橫67.8公分 6扣
故機013262

此信係法商於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三日自廣東發往北京,內容主要向法籍耶穌會士蔣友仁說明製作和印刷銅板的進度,以備內廷詢問。此信送抵北京後,被軍機處交予蔣友仁和錢德明翻譯。蔣友仁,字德翊,法國人,乾隆九年(1744)來華。曾主持製造圓明園水法,並繪製〈皇輿全圖〉。法商在信中並希望蔣友仁可以向內務府大臣詢問印刷的數量是二百還是一千,以便回覆法國國務大臣,並盼其考慮法國船隻歸期在十月尾和冬子月初頭,必須在此之前得到正式的回覆。此信進呈之後,乾隆皇帝下令將每塊銅板各印二百份,印完即與銅板一併寄來,紙張油墨則不必寄來。在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間(1773-1774),蔣友仁還主導了得勝圖銅版畫在北京重印的工作。(周維強)

〈咨呈軍機處法商帶回得勝圖銅版第一次四幅並夷書一封〉

兩廣總督李侍堯 粵海關監督德魁
乾隆三十五年(1770)九月初五日

本件 縱26.4公分 橫170.8公分 14扣
附片一:軍機處奏片 縱26.4公分 橫23.3公分 2扣
附片二:總督寄洋客原諭 縱26.3公分 橫35.4公分 3扣
故機013251(013146)

本件是乾隆三十五年九月初五日,兩廣總督李侍堯和粵海關監督德魁向軍機處報告,第一批印成的銅版畫和部分畫稿已送返中國,及其他銅板和銅版畫延遲繳交的情形。李侍堯等人奏報,法國船隻帶回印成銅版畫圖紙232張,內有〈格登山斫營圖〉200張、〈阿爾楚爾之戰圖〉4張,和〈平定伊犂受降圖〉28張。其中〈呼爾滿大捷圖〉因尚需修圖,故未刷印,以及兩張畫稿(圖樣)。由於數量不足,李侍堯等飭令行商潘振承(1714-1788)等詢問。據駐廣東法商(公班衙,即法國東印度公司,Compagnie française pour le commerce des Indes orientales)大班等稟稱,法國來信表示:「銅板功夫細巧,只有肆伍人會做,略有不到,又須另刻,刷印不精,亦難呈繳。」所以只能呈繳此數。法商考慮銅版運回後,中國的紙墨油水無法配合銅版印刷,因此寫信詢問欽天監畫圖人印刷總數,以便配齊印刷所需的紙墨材料。同時,李侍堯等令行商轉飭駐省大班,寄信回國趕緊辦繳。兩廣總督李侍堯和粵海關監督德魁隨即咨呈軍機處,軍機處隨後將已到畫稿、銅板和銅版畫、送欽天監畫圖人的信件以及行商結官轉飭夷商之信等,一併向乾隆皇帝具奏呈覽。(周維強)

〈咨呈軍機處法國夷船來廣帶到印成得勝圖五百四十三張〉

兩廣總督李侍堯 粵海關監督德魁
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初三日

縱26.7公分 橫109.8公分 9扣
故機014859(014737)

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一月十四日,李侍堯和德魁接到了工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福隆安寄來的皇帝上諭,指示銅版畫每種刷印二百張,連同銅板送回,不必準備印刷用的紙墨油水。李侍堯等人立即找來商人潘振承,命其與法商諄切飭知,並將催促完工的書信交與法國大班多林文,隨哆地連號帆船返法。並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奏報乾隆皇帝。在積極催促之下,乾隆三十六年七月,終於送到第二批銅版畫,共有銅版畫五百四十三張,印過樣式共計五樣,圖稿三張。李侍堯和德魁於八月初三日咨呈軍機處,並移送造辦處,版畫等物將隨同粵海關年燈貢品進京。據《內務府記事錄》載,這批畫在十一月十九日抵達北京,被送至啟祥宮(今紫禁城太極殿)貯存。(周維強)

〈為法國刊刻得勝圖銅版情形奏聞事〉

兩廣總督李侍堯 粵海關監督德魁等奏
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月十八日
硃批時間:乾隆三十六年(1772)十二月初九日

縱25.7公分 橫69公分 6扣
故機015599(015473)

乾隆三十六年十月十八日,李侍堯等上奏,收到第三批銅版畫二百七十二張,原稿一張。從《內務府記事錄》可知,十二月初九日這批銅版畫由粵海關送抵內務府,由庫掌四德、五德收到〈阿爾楚爾之戰圖〉十五張,〈平定伊犁受降圖〉五十八張,〈鄂壘扎拉圖之戰圖〉六十七張,〈凱宴成功諸將士圖〉六十六張,〈呼爾滿大捷圖〉六十六張。這些圖都先收藏於啟祥宮中。由於繳交的數量依然不足,李侍堯等人嚴飭行商,行商在轉詢法商後,據法國大班檸檬等稟稱,本國公班衙來信,本年只有兩批銅版畫,由於其他印刷不佳,因此將銅板留下。(周維強)

【釋文】
李侍堯等
奏  恭進得勝圖由
   十二月初九日
奴才李侍堯
      跪
奴才德魁
奏為奏聞事,竊照欽奉
諭旨傳辦刊刻得勝圖銅板一案,先於乾隆三十五年據咈
囒哂國夷船來廣,帶到印成圖畫二百三十二張
原稿二張,當經奴才等
奏繳在案,嗣於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內咈囒哂國
夷船來廣,又據帶到印成圖畫五百四十三
張,原稿三張。先即移送造辦處轉為
奏繳。前查續到咈囒哂國夷船,止據帶刊印
成圖畫二百七十二張,原稿一張,呈繳前來。奴才
等隨經將圖畫不全銅板不到遲悞年限各節
情嚴飭行商通事等轉詢。據該國住省大班嚀
口蒙等稟稱現接本國公班衙來信,本年止發船
二隻來粵,所刻銅板得勝圖於印起內揀選,得
八百一十五張,先付二船帶來,其餘印得不好故將
銅板留下,俟印得選足數目,下年發船來廣,寄
到,並上年十一月內欽奉
諭旨著將刊刻銅板每樣刷印二百張,連銅板一併送
繳。亦經遵奉寄信回國趕辦,但此信於今年冬間
方可寄到,須俟下年傳來必得確實的信等語。
奴才等復經詰詢,原傳得勝圖銅板係乾隆三
十年發交四幅,限於三十四年繳到,又三十一年發交
十二幅,限於三十五六七等年繳到,通計於三十七年應
以全數繳清,何以本年帶來圖畫連前共計止到
六樣,尚有十幅圖樣未到。是何緣故?據稱經辦原說
銅板功夫精細,刻記看有不妥之處,又須加刻。如刷印
不妥不敢呈繳,並非趕辦不力,總俟上年所發
諭旨寄到本國,務必趕辦帶來,不致遲悞等語。奴才等伏查
此項銅板交辦已經數載,今所繳印成圖畫不全,誠
恐該夷商承辦不力,復再詰詢,實因加工精細,不敢
草率成就,與之往返需時,始終矢口如一。除再嚴飭行
商等傳催該國大班,於本年回國之船寄信作速
上緊趕辦,務於明年發船到粵照數印足,連銅板
一併帶繳,謹將現到圖畫二百七十二張,原稿一張
耑差賫送造辦處轉為恭進外,理合會摺,奏
聞伏乞
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
硃批 覽 欽此。

〈咨呈軍機處法國夷船帶回得勝圖銅版惟未能全部帶回情形〉

兩廣總督李侍堯 粵海關監督德魁等奏
乾隆三十七年(1772)九月初一日

縱26.5公分 橫70.8公分 14扣
故機018132(017997)

乾隆三十七年,李侍堯和德魁再一次向軍機處咨呈第四和第五批法船運來的銅版畫情形。第四批於七月二十八日運來版畫二百七十五張,圖稿二張,銅板三塊。於八月初五日 繳進。但這批抵達內務府的時間較晚。據《內務府記事錄》載,十二月二十二日,庫掌四德、五德將粵海關送到〈阿爾楚爾之戰圖〉七十七張,〈黑水圍解圖〉一百張,〈平定回 部獻俘圖〉九十八張,〈平定回部獻俘圖〉圖稿一張,〈阿爾楚爾之戰圖〉銅板一塊,〈鄂壘扎拉之戰〉銅板一塊,〈黑 水圍解圖〉銅板一塊,還有一面粘金邊玻璃平定回部獻俘圖畫,交太監胡世傑呈覽。

第五批銅版畫隨後於八月十九日奏報運抵廣州,版畫共一百八十五張,銅板四塊。同時,也載來了印法書籍和紙墨粉油及刷印器具,共有七箱。十一月二十日,據《內務府記 事錄》載,庫掌四德、五德和筆帖式福慶將這批銅版畫進呈,共有〈阿爾楚爾之戰圖〉七十七張,〈黑水圍解圖〉一百張,〈呼爾滿大捷圖〉三張,〈鄂羅札拉之戰圖〉二張,〈凱宴成功諸將士圖〉三張,〈格登山斫營圖〉銅板一塊,〈平定伊犁受降圖〉銅板一塊,〈呼爾滿大捷圖〉銅板一塊,〈凱 宴成功諸將士圖〉銅板一塊交與太監胡世寧進呈御覽。(周維強)

〈奏為法船帶到印成得勝圖圖畫及銅版事〉

兩廣總督李侍堯奏
乾隆三十九年(1774)九月初一日

縱22.4公分 橫71.4公分 7扣
故宮055537(403029716)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一日,兩廣總督李侍堯奏報第七批法國運來銅版畫,共有銅版畫二百二十九張,銅板一塊,畫稿一張,圖樣四張。李侍堯等奏報,前六次已經自法國收 到銅版畫二千一百五十一張、銅板十塊和畫稿十一張,另印圖樣四張。故現有銅版畫二千三百八十張、銅板十一塊。法方尚缺銅版畫八百二十張,銅板五塊。在此之後,又於乾隆四十年(1775)九月送來第八批,四十一年(1776)八月送來第九批。四十二年(1777)九月二十日,廣東巡撫李質穎 咨呈軍機處,指出最後一批銅版畫,包括銅版畫一百四十九張,銅板一塊和圖稿二張,送往造辦處。歷時十二年的銅版畫委法製造終於完成。(周維強)

〈賞給得勝圖名單〉

乾隆朝

縱25.1公分 橫230公分 20扣
故機025758(025565)

院藏〈賞給得勝圖名單〉記載了五次賞賜的對象。第一次送出了十八份,送出的對象包括了皇子、皇孫、滿洲親王、軍機大臣和蒙古親王、郡王、貝勒。第二次送出二十四份,賞賜的對象包括了滿洲親王、郡王、貝勒和各地總督、巡撫。滿洲親王、郡王、貝勒共有十三位,各地總督則有八位,但巡撫只賜給三人。第三次送出三十六份,賞賜的對象是皇孫和皇曾孫、部臣、巡撫與河道總督、將軍、都統、各地辦事及參贊大臣等。第四次賞賜對象為功臣及其後代,以及方略修纂者。第五次,賞給為修纂《四庫全書》獻出己藏的四位藏書家。共送出了一百零一份。(周維強)

置頁面頂端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