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節令反映了傳統智慧和生活趣味。《清史稿·禮志七》記:順治八年(1651),定元旦、冬至、萬壽節為三大節;依循著歷史周期和自然周期變換的時序,每年的新正朝會、冬至祀天與萬壽聖節,就表現出清朝對於人時地環境變化的應對,以及代代相傳的人和自然互動。
金如意首部中央飾壽星,周圍環繞鹿、鶴、蝙蝠及祥雲,象徵福、祿、壽。柄中央飾五蝠捧壽,周圍飾「聖壽無疆」楷書;趾部飾壽山福海紋,而柄面列飾長「壽」字。背面趾部背貼黃絹籤「子皇帝臣溥儀跪進」,可知此為宣統皇帝慶賀隆裕皇太后聖誕所遞的如意。
「天章演範」二冊作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詞臣金簡集結吉祥祝壽的印記,提前為乾隆皇帝八十歲生日祝壽。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聖祖六十歲壽辰,臣僚奏請將慶典彙集成《萬壽盛典圖》,以紀其盛。
此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二十五日完成之藏文《甘珠爾》泥金寫本,共一百零八函,由首函序文雖可知其形制乃承襲自康熙朝《龍藏經》寫本,但仍有些許差異。乾隆三十五至三十六年,適逢乾隆帝六十萬壽及孝聖憲皇太后八十萬壽,於承德避暑山莊旁仿布達拉宮新建普陀宗乘之廟,並重修北京黃寺與功德寺,此《甘珠爾》應亦是出於祝賀萬壽功德之目的而製成。
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皇太后七十歲生日,葡萄牙由駐北京參贊署理公使阿梅達(Gabriel D’Almeida Sanctos)代表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Ⅰof Portugal, 1863-1908),遞送裝入鑄有徽記銀盒的國書,祝賀慈禧聖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