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三節同慶

節令反映了傳統智慧和生活趣味。《清史稿·禮志七》記:順治八年(1651),定元旦、冬至、萬壽節為三大節;依循著歷史周期和自然周期變換的時序,每年的新正朝會、冬至祀天與萬壽聖節,就表現出清朝對於人時地環境變化的應對,以及代代相傳的人和自然互動。

元旦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琺瑯彩燈火昇平圖碗(一對)
    琺瑯彩燈火昇平圖碗(一對)_預覽圖
    琺瑯彩燈火昇平圖碗(一對)
    • 清 乾隆
    • 故瓷017485、017486

    據清代潘榮陞《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為慶賀元宵「城市張燈,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京城內沒有宵禁,各地懸燈,並有百戲表演,人民得以徹夜享樂。

    此對燈火昇平圖碗描繪上元佳節的景致。器外壁一面彩繪青綠山林與樓閣,遊人如織,人群或佇立橋上看花燈,或觀賞舞龍等各式表演。另一面墨書:「一派讙聲和鼓吹,六街燈火樂昇平」,以及紅料書「先春」、「山高」、「水長」三印。器底青花書「乾隆年製」雙方框楷款。

    •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_預覽圖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
    • 清 徐揚
    • 故畫001726

    乾隆二十六年(1761)元旦,觀象臺欽天監觀測到罕見的「日月同升,五星聯珠」天文奇觀,預測該年「海宇晏安,年榖順成」,因此皇帝命徐揚(約1712-1777)繪圖紀錄。畫中除了繪製觀測到天文吉兆的觀象臺,也詳細紀錄正月初一文武官員進京朝見皇帝拜年及百姓的拜年活動,呈現城市節慶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