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滿清在應對並適應環境和物候變化中,依時序展開既遵照漢俗,又維持滿蒙傳統的行事,也透過詩詞、書畫傳達時間觀,有應和季節和物候的花、鳥和歲時活動,使清朝的時間在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認識中,有不同的樣貌。
此粉綠色六方筆筒各面描繪花卉,呈現大自然的四季變化,以牡丹、芍藥、月季代表春季,蓮花代表夏季,菊花代表秋季,以及白梅代表冬季,並搭配綬帶、鷺鶿等各種鳥雀。底有紅彩書「大清嘉慶年製」六篆字款。
十七世紀初,文震亨(1585-1645)借用《世說新語》「身無長物」的典故,將對琴棋書畫、飲饌、服飾、器用、造景的見識,彙編成《長物志》。當中「懸畫月令」是藉居家布置的掛畫內容,表現每月對應的景致、草蟲或歲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