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臺灣在不同時期的技術程度、對外貿易,以及生態環境等種種因素,都影響當時的開發和生產。十七世紀初年遍地的鹿群,在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來到臺灣大肆收購鹿皮外銷之後,數量銳減。清領時期,隨著大量的移民入墾,臺灣西部的土地逐漸被開發為農田,溫暖潮濕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物產。1895年大日本帝國殖民臺灣以後,帶著現代化的開發與治理技術,讓臺灣的作物生產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日治時期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下,政府透過改良稻米品種(蓬萊米)、興築大型水利設施(嘉南大圳)等,提升臺灣稻米的產量、品質,供應日本內地。
日治時期,許多田地皆在種植稻米與甘蔗,然而,每當稻米價格良好時,就會排擠另一種政策重點作物(甘蔗)的種植空間,因此經常出現「米糖相剋」的問題。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茶葉就是臺灣重要出口商品。日本領臺以後,政府也很快意識到臺灣茶的經濟價值,並引進日本資本(三井合名會社)來臺經營茶業。當時除了既有的烏龍茶外,日本又從印度引進阿薩姆紅茶,以及開設茶樹栽培試驗場,培養製茶、育種人才。
清末臺灣南部已經有商業規模的鳳梨栽培,除了食用果實外,也採割葉子製造鳳梨布。
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發現鳳梨非常能適應貧瘠土地,能發揮農地利用的邊際效益,因此從夏威夷引進鳳梨新品種推廣種植並加工,如製作罐頭、蜜餞等,運往日本販售,這也是罐頭加工產業第一次被引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