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物產臺灣

  臺灣在不同時期的技術程度、對外貿易,以及生態環境等種種因素,都影響當時的開發和生產。十七世紀初年遍地的鹿群,在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來到臺灣大肆收購鹿皮外銷之後,數量銳減。清領時期,隨著大量的移民入墾,臺灣西部的土地逐漸被開發為農田,溫暖潮濕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物產。1895年大日本帝國殖民臺灣以後,帶著現代化的開發與治理技術,讓臺灣的作物生產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從草萊到豐饒的臺灣田園

    • 犁田
    犁田_預覽圖
    犁田
    • 尺寸:26.3X19.8公分
    • 時代:西元1872-1875年
    • 裝裱形式:書籍
    • 館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清領時期臺灣的開發,除了緩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口壓力外,當時所生產的稻米,也分別透過官方運輸(臺運)和民間貿易,流通到中國大陸其他地區,解決因人口快速成長所造成的糧食問題。為了開墾稻田而興築的水圳、埤塘,對臺灣西部平原的水文、地景影響深遠,如著名的瑠公圳(臺北)、八堡圳(彰化)。

    • 清 十九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
    • 清 十九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
    清 十九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_預覽圖
    清 十九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
    • 尺寸:全高8.1公分、寬3.1公分
    • 時代:西元19世紀
    • 館藏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提供

      清代宮廷中,有許多看似尋常實而並不尋常的飾品,像是造型精巧的蔬果珍玩。對現代人來說,這些蔬果也許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但在清代,從奏摺和〈臺海采風圖〉等史料來看,當時這些蔬果因風味和產量之多寡,而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與評價,比如產於南方的荔枝在當時是難得的珍品,來自海外的芒果、玉米(玉蜀黍)、芭樂、地瓜則冠上「番」字,分別稱為「番檨、番麥、蕃石榴、蕃薯」,也反映了印度與美洲的作物,輾轉被移植到東亞,並四處傳布的情形。不同的時空下,這些果蔬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可是非常不一樣的!

      康熙朝,鼻煙傳入中國,清廷因而製作許多小巧精緻的瓶罐,將發酵的煙葉細末調香後,倒入壺中,稱之為鼻煙壺。鼻煙壺在清朝由於精細的製作工藝與多元的材質,甚至引起當時的尚風潮,在清朝頗為流行。此件玉蜀黍形鼻煙壺屬清宮舊藏,藏於華滋堂燕喜堂。由於,玉米早在明代時就已傳進中國,逐漸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由於玉米種子數量多,因此帶有「多子」的含意,故此件鼻煙壺模仿玉米的造型製作,即兼具趣味性與吉祥寓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