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地圖臺灣

  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大清國、大日本帝國等不同政權繪製的臺灣及周邊海域地圖,可以看出十七世紀以後臺灣面貌的變化。若從地理或地質時間的觀點來看,這幾百年間,臺灣可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從地圖繪製與人文地理的角度來觀察,臺灣的樣貌卻有多次不同的翻轉。儘管清領時期已經引進了西洋近代地圖的繪製技術,但清帝國統治臺灣期間所繪製的多幅地圖,仍採寫意的風格。這些清帝國的地圖中繪上了土牛線、塘汛、聚落、官署等標記,具有強烈的行政實用色彩。

  日治時代,以近代的科學測繪為基礎,發展出更多風格、功能多樣的地圖,如行政圖、鳥瞰圖、交通線路圖等。它們視覺性地呈現了殖民政府對台灣空間、資源的掌控,表現其治理的績效。但是,殖民政府所建立的交通網與治理效果,也讓臺灣人產生一體意識,以往各自據地為居的島民們,逐漸有了以全島為單位的一體感。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變動的臺灣輪廓

    •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
    康熙臺灣輿圖局部
    康熙臺灣輿圖
    • 尺寸:66X536公分
    • 時代:西元1699-1704年
    • 作者:不詳
    • 裝裱形式:卷
    • 館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 國家重要文物

      〈康熙臺灣輿圖〉以傳統山水技法,呈現出十七、十八世紀交會之際,臺灣西部從南到北的山川地形、行政兵備部署、道路、城鄉生活等。從符號與具象地理交織的圖面,可以看出當時臺灣社會的生活以及地理環境。進一步觀察圖面,也能看到臺灣從荷蘭、鄭氏到大清國時代的開發進展和生活空間,以及居民在此地的生活痕跡。

    • 乾隆臺灣地圖
    • 乾隆臺灣地圖
    • 乾隆臺灣地圖
    • 乾隆臺灣地圖
    乾隆臺灣地圖
    乾隆臺灣地圖
    • 尺寸:46X667公分
    • 時代:18世紀中葉
    • 作者:不詳
    • 裝裱形式:卷
    • 館藏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提供

      本圖大約繪製於乾隆中期(18世紀中葉),以傳統青綠山水技法繪成,方位上東下西,左北右南,描述範圍東以山為界,西臨海,北至花屽嶼,南至沙碼磯頭(今鵝鑾鼻)。以實景式符號繪註西部的景觀,對於無法繪出的原住民聚落,則以文字註寫於上方空白;圖面最北以文字詳細說明北臺灣往東的交通路線。

      相較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地圖,本圖的漢人、原住民聚落數量大增,且運用圖形、文字對於聚落、設施位置進行區別,呈現出豐富的手法。

    • 臺灣民番界址圖
    臺灣民番界址圖
    臺灣民番界址圖
    • 統一編號:196948
    • 尺寸: 48X666公分
    • 時代:西元1760年
    • 作者:不詳
    • 裝裱形式:冊
    • 館藏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提供

      此圖應該完成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閩浙總督楊廷璋清釐番界之時。

      漢人的拓墾發展影響原住民的生活空間,清政府乃以土堆堆成「土牛線」為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本圖與其他輿圖相比,多了紅(舊界)、藍色(新界)的土牛線,新界更往內山推移,顯示漢人開發範圍不斷擴大。

《乾隆臺灣地圖》文物影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