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與活佛
「活佛」一詞最早見於元代漢文佛教文獻,意指「在世的佛」;用以指稱藏傳佛教具轉世身份的高僧,則首見於明代中期,然屬民間用語,非官方正式名稱。清代官方文獻述及活佛認證時,一致採用源自蒙文的「呼畢勒罕」音譯詞,乾隆皇帝曾將之詮釋為「轉世化生人」。本單元以說明漢文「活佛」語詞淵源為始,繼而敘述清初諸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對活佛的評介態度及往來史實,續以相關文物介紹格魯派的傳承發展與宗派特色。
皇帝眼中的藏傳佛教
自皇太極於盛京建實勝寺以來,清初諸帝與藏傳佛教互動頻仍,不僅和格魯派高僧多所往來,從御敕經序與內廷佛教文物,亦見其深刻信仰。
諸品積咒經
- 清康熙十三年內府藏文墨寫本
- 故藏000025
- 重要古物
此部《諸品積咒經》為傳統梵篋形式,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以白紙黑墨抄成。藏文跋文多處明述功德迴向:祈請皇帝帝祚遐永,子孫綿延不絕,群生滿願安樂等。時康熙皇帝(1661-1722在位)年滿二十,故本經應係內府為康熙皇帝祝壽所造。
《諸品積咒經》共收密咒陀羅尼及短篇佛教經典共一百六十七部,屬藏傳佛教「陀羅尼集」類別。西藏歷史上,「陀羅尼集」曾由多位不同宗派的祖師先後編纂,如《龍藏經》內所收即由主編蔡巴(Tsalpa)本《甘珠爾》的布頓.仁欽竹(Bu ston rin chen grub, 1290-1364)纂輯。據《諸品積咒經》函內藏文跋文,全經係按覺囊(Jonang)派祖師多羅那他(Tārānātha, 1575-1634)晚年所編版本抄寫,內容特徵是收入多羅那他撰寫的〈所願悉生(dkar chag dgos ‘dod kun ‘byung)〉內容目錄,並將《文殊真實名經(Mañjuśrīnāmasaṃgīti)》冠為首部。《文殊真實名經》係夏魯(Zha lu lo tsA chos skyong bzang po, 1441-1527)譯師之最晚藏文譯本,亦迥異於大部份藏文藏經版本。
全函以三層經布包裹,壘疊經葉兩側彩繪八吉祥圖飾,經葉上下各兩塊外護經板及內護經板。上內護經板左右兩側彩繪釋迦牟尼(Śākyamuni)佛與金剛持(Vajradhara),中間為梵藏文字體之頂禮三寶語詞-「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下內護經板則分繪帝釋天(Śakra)與四大天王(Caturmahārājakayikas)。釋迦牟尼佛左下方繪手捧曼達盤(maṇḍala plate)及哈達(khata)之俗裝供養人,就其服飾與冠帽特徵觀之,當為清代帝王,亦即康熙帝向佛供養之像。在院藏藏文經典護經板繪畫中,唯此函繪飾清帝供佛之像,頗為珍貴。金剛持右下方繪頂戴格魯派僧帽的藏僧供養像,與左側帝王供養像互相輝映。
經葉以藏文楷體黑墨書寫,首四頁分別為四、五、六、七行,餘均為八行,體例與康熙八年(1669)完抄之《龍藏經》相同。
金剛法佛像
- 十八世紀中期 清宮作品
- 卡廬文化藏
此尊蓮座前刻「大清乾隆年敬造」、「金剛法佛」,蓮座後刻「瑜伽根本」,為標準的「六品佛樓」造像樣式。「金剛法佛」為其尊名,「瑜伽根本」表明其屬於「瑜伽部」。三面六臂,摟著佛母,尊格相當罕見,推測應為「金剛妙法觀音」,屬於瑜伽部的觀音法門。相對於多數晚期模式化製作的六品佛樓造像,此尊肌理、飄帶更顯細膩,推測為早期創發時期的作品,可說是圖像尊格與藝術表現均難得之精品。
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57-1782)間,高宗曾先後於紫禁城、圓明園、承德等地修造八座「六品佛樓」。所謂的「六品」,乃藏傳佛教格魯派總結密教修行之「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父部」、「無上瑜伽母部」,再加上顯教的「般若部」而成。乾隆皇帝建六品佛樓,體現了他對格魯派尊神系統化的熱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