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操練
-
尚武
1. 《少林棍法闡宗》
(明天啟元年(1621)新安程氏刊耕餘剩技本)
(明) 程宗猷撰
平圖011458-0114602.〈阿玉錫持矛盪寇圖〉
18世紀
(義) 郎世寧
故畫001099古人為保家衛國或鍛鍊身體而操練武藝,將動作與價值觀內化為身體習慣,並塑造特有的身體特質。本次展覽呈現《兵錄》中的各式拳法、明代軍事家戚繼光(1528–1588)所著《紀效新書》中的武器持拿方式,以及《少林棍法闡宗》中的少林本門棍法。此外,繪畫也是展示身體的重要媒介。此次展出包括義大利耶穌會士郎世寧(1688–1766)繪製的〈阿玉錫持矛盪寇圖〉,描繪阿玉錫(Kalmouk Ayusi)平定準噶爾汗達瓦齊(?-1759)叛亂時,左手執韁、右手緊握長矛、雙腿夾馬、全速前進的英姿。同時,陣圖與身體操練密切相關。身體訓練是執行陣法的基礎,演練需參與者依步陣圖精確移動。本次展出《喻子十三種秘書兵衡》中的「七星陣」及〈步騎兵演練陣圖〉,展現軍事訓練如何塑造士兵的身體感官與動作特質。
-
房中術與秘戲圖
《修真演義》
(明萬曆間(1573-1620)金陵荊山書林刊夷門廣牘之一)
〈演戰練兵〉〈三峯大藥〉
(明)鄧希賢撰
平圖012492房中術也是了解古人如何操練身體的另外一個面向,當中涉及男女進行性行為時,對於呼吸、情緒的控制,以及各類語言和肢體操弄。明代中國文人的筆記、文集、家訓對房中術多有論述,醫學養生文本中也有不少討論。對當時的人來說,房中術主要目的在於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也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孕育生命,生養子嗣。值得注意的是,不僅中國古代書籍對房中有圖像或文字描繪,西方也有留下一些秘戲圖。只是,十七世紀前後的西方社會,所有與性有關的事物,曾經一度被「隱蔽起來」。
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從兩性平權的角度來看,房事活動對男性與女性究竟分別有何意義?有學者認為現存的房中術相關文本,呈現的是從男性立場出發的房中術,以男性利益為考量,將女性當成男性修練的工具,兩性關係在房中術並不對等。不過,也有學者主張明代相關文本對於行房時兩性關係的合鳴、閨房氣氛的營造、個人慾望的控制等有諸多強調,女性亦因而在房事活動享有愉樂和自由。本次展出《筆耕山房弁而釵》、《修真演義》等中國古書中關於房中術的描繪,同時搭配西洋鼻煙盒盒蓋或暗蓋裡面的秘戲圖,以正面、健康的態度,合理看待兩性房事活動。將這類活動與養生、修身連結起來,並注重其繁衍子嗣,延續生命的重要意義。
-
導引術
《夷門廣牘•赤鳳髓》
(明萬曆間金陵荊山書林刊配)
〈五禽戲〉
(明)周履靖編
平圖012489-012490導引是一種以呼吸吐納、伸展肢體為核心的養生術,透過意念引導動作,配合呼吸運氣。導引術起源於上古,漢代即已流行,受到神仙家與醫家的重視,後被道教承襲為修煉方法之一。歷史上著名的導引術包括「五禽戲」和「八段錦」。五禽戲模仿虎、熊、鹿、猿、鳥的姿態以健身養生,源於《莊子》的「熊經鳥伸」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經華佗(約145-208)傳授後逐漸普及。五禽戲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廣為流傳始於明代,如周履靖(1549-1640)《赤鳳髓》所載。八段錦原指八段色彩絢麗的織品,後來被用以指稱古人所創編之一套由八節動作組成的導引術。北宋洪邁(1123-1202)《夷堅志》已提及此名稱,但詳細圖文記載始見於十六世紀以後的《赤鳳髓》等養生書,內容包含動作描述、口訣與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