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域漫遊_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 展出地點:義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 展出時間:2015/10/31~2016/1/31
:::

栩栩風華:郎世寧複製畫選萃

郎世寧精於繪畫,凡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無一不精,尤擅犬馬。郎世寧運用西方「透視法」與「明暗法」,將物象形體描繪得逼肖寫實,展現「科學」與「藝術」相容交匯的藝術美感。本展區將展出郎世寧數位擬真複製畫,將其高超畫藝展現於觀眾眼前。

聚瑞圖

清 郎世寧

聚瑞圖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173公分 橫:86.1公分

此軸描繪一青瓷瓶中插有並蒂蓮花、禾榖等祥瑞植物,是宋元以來象徵聖人治世的畫題。畫幅款題以清宮印刷用「宋字」書體寫成,紀年雍正元年(1723),為郎世寧最早紀年作品。畫中視點設於三分之二幅水平位置,讓觀者得以看到瓷瓶口內側,又以白色顏料畫出高光,增強了瓷瓶的立體效果。針對植物,郎世寧更擅長運用色塊表現物象立體凹凸以及明暗光影。整體敷彩微妙精緻,為物象添上有如自體內在發光般的質感,是郎世寧透過中國母題駕馭西法的絕佳呈現。畫中瓷瓶與院藏雍正仿汝釉青瓷弦紋瓶體制相近。

畫花底仙尨

清 郎世寧

畫花底仙尨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123.2公分 橫61.9公分

畫面描繪紅褐色小狗在桃花盛開的庭園景緻。桃花枝葉出自一嶙峋老樹,其根部錯節深紮,一二細枝從根部抽出,含苞桃花更凸顯老樹生機。後方的高大湖石,奇詭造型亦與老樹呼應。畫中小狗姿態講究、模樣可愛,靜止中有細微動感,像被另外的事物吸引,正停下回首張望。郎世寧以精緻翔實的手法描繪動物,既有立體效果又兼及毛色光澤。如實的外在形貌與細膩的內在神態,此後成為其動物畫要件。本幅原無年款,據清宮檔案,雍正五年(1727)二月郎世寧曾修改一件「者爾得」(滿文意指棗紅色)小狗畫作,或即是此軸。

八駿圖

清 郎世寧

八駿圖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139.3公分 橫:80.2公分

本幅雖然是採用中國傳統的顏料來作畫,但在馬匹、人物和柳樹的表現上,卻融入了西畫著重光影的手法,顯得立體感十足。右下角的簽名,用極工整的仿宋體書寫,據此推測,此畫應是郎世寧來華初期,亦即雍正年間(1723-1735)的作品。

畫十駿圖 雪點鵰

清 郎世寧

畫十駿圖 雪點鵰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238.2公分 橫:270.6公分

此匹駿馬為蒙古科爾沁郡王於乾隆八年(1743)進貢,科爾沁部最早歸附清廷,與清皇室政治聯姻,彼此關係密切。郎世寧奉命為外藩所進良馬繪圖寫生,藉以宣揚大清盛名。相異於傳統以白描線條來塑造外貌輪廓,郎氏以細筆墨線,逐層敷色,細膩表現皮毛光澤質感,並將良駒腿部肌肉及皮下凸起筋骨、血脈表露無遺。

白鶻圖

清 郎世寧

白鶻圖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123.8公分 橫:65.3公分

乾隆十六年(1751),朝廷重臣傅恆(1720-1770)進呈白鶻,郎世寧奉命寫生,松樹、瀑布由其他宮廷畫師所補繪。畫中古松凌空而出,白鶻雄踞枝頭,下為山澗瀑布。鷹頭扁短,眼睛烏黑閃亮。上喙突起銳利,雙腿強壯,四趾皆有銳爪。清廷貢物常有獵鷹,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共同喜好。

畫瑞麅

清 郎世寧

畫瑞麅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216.2公分 橫:144.6公分

乾隆十六年(1751)秋,乾隆皇帝陪侍母親崇慶皇太后巡遊避暑山莊,至木蘭行圍,召見蒙古王公貴族,並賞賜筵宴。蒙古台吉以麅來獻,根據東晉葛洪《抱朴子》,鹿壽千歲,五百歲則色白。此年恰逢皇太后六十大壽,乾隆皇帝令郎世寧畫圖,並作〈瑞麅詩〉為母親祝壽。畫中白麅耳、眼略大,頸長,尾短,被視為幸運與尊貴的象徵。

畫十駿犬 茹黃豹

清 郎世寧

畫十駿犬 茹黃豹

  1. 軸 紙本設色
  2. 縱:247.5公分 橫:163.7公分

乾隆十二年(1747)郎世寧奉命作十駿大狗十張,或即院藏〈十駿犬〉十軸,畫上依序以漢、滿、蒙三種文字題寫犬名與進呈者。此軸所繪「茹黃豹」,由侍郎三和(?-1773)所進,作回首之姿,凝望梧桐樹上喧噪的喜鵲,旁有榴花、菊花點綴。其目光藹然,皮毛悅澤,宛然如生。

畫阿玉錫持矛盪寇圖

清 郎世寧

畫阿玉錫持矛盪寇圖

  1. 卷 紙本設色
  2. 縱:27.1公分 橫:104.4公分

阿玉錫(生卒年不詳),蒙古準噶爾部人,後投效清廷。乾隆二十年(1755),準噶爾汗達瓦齊與沙俄勾結,在清軍夾擊下,逃往伊犁西北格登鄂拉,據險頑抗。阿玉錫率騎兵夜襲叛軍營地,達瓦齊大潰逃遁,後為霍集斯擒獲。阿玉錫立下戰功,郎世寧奉命爲作油畫臉像,又畫〈得勝營盤圖〉大畫,再將臉像畫成跑馬紮鎗式手卷。

畫家捨去背景,寫實地表現阿玉錫頭戴孔雀翎暖帽,身著箭衣,背掛火槍,腰繫箭囊,執韁握矛,騎馬奮勇衝殺的景象。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格登山斫營圖〉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格登山斫營圖〉

乾隆三十四年(1769)巴黎蝕刻銅版本

  1. 郎世寧起稿,柯升主持,勒霸雕刻
  2. 縱:58公分 橫:95公分

本圖又稱〈愛玉史詐營圖〉,是役清軍徹底擊潰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是清廷控制天山北路的決定性戰役。圖中描述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間,降附清廷的翼領喀拉巴圖魯阿玉錫(Ayūsi, 生卒年不詳)夜率精騎二十二人,成功突襲準噶爾部達瓦齊(?-1759)格登山大營的情形。圖中格登山大營中敵軍裝備齊全,備重砲多門,只見阿玉錫自密道小徑接近敵軍,突被發現後,阿玉錫率眾奮進,持長矛突擊,如入無人之境,達瓦齊全營因此驚潰,自相蹂躪逃散。

全圖由郎世寧親自起稿,寫實地描繪當時戰場情景,藉由人物的細膩表情、空間層次的立體效果,營造閱者親臨戰場,感受戰雲密佈的肅殺氣氛與戰鬥的張力。在畫中阿玉錫身騎黑馬,手執長矛,刺向敵軍胸前。此役,因其夜襲敵營有功,乾隆皇帝除命令郎世寧為他繪下〈阿玉錫持矛蕩寇圖〉卷一幅外,更特地撰詩記述,以表揚其忠勇。

此圖在郎世寧起稿後,乾隆三十年(1775)首批送往法國巴黎蝕刻銅板,由巴黎著名工匠勒霸(J. Ph. Le Bas, 1707-1783)負責鋟刻,其名即刻印在圖下方之石塊上。乾隆三十四年(1779),此銅版畫製作完成,次年九、十月間,經法國東印度公司運抵中國。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黑水圍解圖〉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黑水圍解圖〉

乾隆三十六年(1771)

  1. 郎世寧起稿,柯升主持,勒霸雕刻
  2. 巴黎蝕刻銅版本
  3. 縱:58公分 橫:95公分

黑水,蒙古語作「喀喇烏蘇」,位於新疆葉爾羌河上游。郎世寧所畫的〈黑水圍解圖〉,即是描繪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兆惠(1708-1764)所部在葉爾羌城外受困,後在援軍抵達後突圍的過程。皇帝親撰〈黑水圍解〉詩,具體描述戰況細節。

圖後方山巒疊嶂,雲影跌宕,襯托清軍孤軍奮戰的堅苦。左方清軍的防禦工事,圖正中舉臂執鞭的兆惠,鎧甲英姿,堅忍沉著,指揮若定,彷彿具有穩定軍心的重要力量;圖右描繪清軍調集大兵解圍,各路並進,追殺回部的慘烈場面。構圖描繪時間不一,突破時空限制,融繪定格於一圖,充分體現郎世寧處理戰爭場面的繪畫功力,為清軍進勦回部留下翔實紀錄。

本戰圖經送法國巴黎雕刻銅版,亦由名匠勒霸操刀鐫製,乾隆三十六年(1771)完成,次年銅版畫與銅板一併運回中國。

畫錦春圖

清 郎世寧

畫錦春圖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169.2公分 橫:95.2公分

此軸描繪海棠盛開時節,一對錦雞棲息於澗水坡岸旁的湖石之上。畫中繁花似錦,珍禽、瑞芝、竹枝等都與吉祥長壽寓意有關。紅腹錦雞豐富豔麗的色彩飽滿,加上白色高光線條增色,很能營造出毛羽光澤,但地面上已沒有牠的陰影。畫中海棠花與靈芝的描繪也都追求明暗變化,設色講究。但山石坡岸已是中國傳統筆墨,景緻的處理十分講究,透過湖石孔洞還能看到海棠、竹枝交錯生長於其後側空間。此軸構圖比〈萬壽長春〉繁複,山石坡岸不再只是配合植物珍禽的背景。

畫魚藻圖

清 郎世寧

畫魚藻圖

  1. 軸 絹本設色
  2. 縱:68.8公分 橫:122.1公分

畫水中游魚的傳統早已出現在宋代。本幅與傳統魚藻圖不同,郎世寧繪製的魚藻圖,因為加大了魚的尺寸,又在大魚下方描畫浮萍與水草,形成視覺上的奇特效果,兩條大魚似乎漂浮在空中一般。從畫面周沿留有一些草葉紋樣的痕跡看來,此件作品或許原來是用在宮殿壁面的貼落畫,而後才又裝裱成掛軸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