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緙繡,製作過程細密艱難,技法又極富藝術性,織工繡手需具高度熟練技巧和藝術修養,加上華美絲線,配線更具巧思,色彩妍麗,作品甚受喜愛。在南宋時期,佛教、道教宗教題材亦逐漸加入緙繡製作的行列,宋代佛與菩薩造像傾向世俗化,平易近人,塑像既莊嚴沈穩,又富人世情感,創造出秀婉典雅的風貌。因此,以佛道人物為內容,題材多元豐富,從場面浩大的說法圖,到八仙拱壽等世俗題材,皆能彰顯虔敬的信仰,又能祈願吉祥安康,是祝壽或饋贈的絕佳禮品。
此作以織錦技法製成,與習見的緙絲技法不同,有部分紋樣已經磨損,但仍保存完整深藍色底錦。緯線仍保有金線痕跡,推測應該運用不少織金手法。
寶生如來,是佛教五方佛中南方如來,一般右手仰掌施願、左手持衣角作與願印,身體多呈黃色,座騎為寶馬。此尊像坐在蓮台須彌座,背光兩側有金翅鳥、龍女、大象、飛馬、魔羯魚等動物法相裝飾,與十四、十五世紀造像有關。
乾隆(1736-1795)南巡杭州在西湖聖因寺見到了貫休十六羅漢像後,研究各種資料,並重新審定排序名稱,其後常以此為基本素材,在不同的材質上進行複製。此冊亦藉由織繡等技法來重製,人物衣紋及髮鬚,皆平繡後,以金線色線盤繡,技法別具匠心。人物面容、樹幹及石皆繡後以色筆添畫染色而成。用色鮮麗,具豐富的視覺效果。
畢沅書對幅篆書。畢沅(1730-1797)乾隆進士,官至湖廣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