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故宮禁城及文物播遷影像」特展,展期:2016.02.01~04.17,陳列室:103,104
「百年回眸─故宮禁城及文物播遷影像」特展,展期:2016.02.01~04.17,陳列室:103,104
:::

帝后教師與中外友人

溥儀自幼長於深宮,對外界情況瞭解有限;幼年讀經史百家之言,多由帝師宿儒指授,對西方語文、科學,以及外國史地知識的啟蒙,則得自英籍老師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 1874-1938)的教導。隨著年歲漸長,溥儀在依然保有「皇帝」尊號的特殊身分下,開始產生恢復清室祖業的念頭,與宮外人士接觸也日益頻繁。

本單元選展之件,俱為溥儀帝后與宮廷教師、中外友人的合影,如實記錄了兩人暫居內廷及寓居天津期間與中外人士接觸的活動情形。清末民初時局動蕩,國際情勢紛繁複雜,各色人物如過江之鯽,影像中具體反映出末代帝后的另一種生活面貌。觀眾透過歷史照片,亦得檢視當時宮廷人物服飾穿戴的細節與變化。

帝師陳寶琛與朱益藩

  1. 民國初期
  2.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福建閩縣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歷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以諫諍聞名,中法戰爭期間為南洋會辦大臣,被劾誤國,乘母喪返鄉過歸隱生活。宣統元年(1909)在張之洞(1837-1909)推薦下重返北京,任為毓慶宮師傅,是溥儀(1906-1967)的首席帝師,書法詩作俱佳。朱益藩(1861-1937),江西蓮花縣人,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歷任陜西學政、山東學政、京師大學堂總監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毓慶宮行走等職。

陳寶琛與朱益藩,在小朝廷時期出任溥儀漢文帝師,成為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師傅。朱益藩的帝師工作至民國十三年(1924)溥儀離開紫禁城後結束。陳寶琛則一直隨侍溥儀,從北京到天津張園、靜園時期,竭力主張復辟,惟堅決反對溥儀依賴日本軍方的作為。除屢次勸阻溥儀出關,後更以八十餘歲高齡冒險赴東北力諫溥儀接任偽滿皇帝,結果失意而返,二十四年(1935)在天津病逝。

帝師陳寶琛與朱益藩
溥儀與帝師陳寶琛、朱益藩合照

帝師莊士敦

  1. 二十世紀初期
  2. 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

莊士敦,英國蘇格蘭人,取《論語》中「士志於道」之意,自號志道。早年在愛丁堡大學唸書,後入牛津大學,獲碩士學位。光緒二十四年(1898)來華,先後出任香港總督秘書、英國租借地威海衛行政長官。他精通華語,在中國內地多處遊歷,對中國文學史地、儒釋思想皆有深入了解,堪稱一位中國通。民國八年(1919),莊士敦以其特殊政治背景與深厚的漢學造詣,在李鴻章次子李經邁(1876-1938)的推薦下,成為溥儀的宮廷英文教師,自此與溥儀結下不解之緣。對適值思想成長的溥儀而言,其一言一動,思想作風,甚至穿著打扮,皆成為學習模仿的對象。

莊士敦積極教導溥儀吸收西方新知,鼓勵其出國留學,並為溥儀取了亨利(Henry)的英文名字。對溥儀而言,這位亦師亦友的外國帝師,是他宮中伙伴,曾賞予莊士敦頭品頂戴,毓慶宮行走,紫禁城內乘轎,更提供養性齋及西山櫻桃溝,作為其個人書齋與避暑別墅。溥儀被逐出宮禁後,莊士敦結束了帝師工作,民國十九年(1930)返回英國,總計在華長達三十餘年。一生有關近代中國政治與風土民情論著甚豐,其中《紫禁城的黃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一書,尤膾炙人口。



帝師莊士敦
莊士敦與溥儀、溥傑、潤麒在養性齋樓上

婉容的兩位英文老師

  1. 二十世紀初期
  2. 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溥儀檔案資料中,保留著不少婉容寫給溥儀的英文短信。婉容接觸英文可能始於她早年天津生活時期,但是以何種方式學習卻並不清楚。至於她進宮以後,確實聘請過兩位外籍女教師教導學習英語,溥儀甚至給婉容取了伊麗莎白(Elizabeth)的英文名字。

這兩位女教師,一位名叫師盈,目前僅知她是一位美國在華美以美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牧師的女兒,但她個人生平與宮中活動情況,卻未見任何資料描述,或許與她在宮中教職時間短暫有關;另一位女教師名任薩姆(1902-1988),美國籍人,北京出生,原名伊莎貝‧英格朗(Isabel Ingram),父親詹姆士‧亨利‧英格朗(James Henry Ingram, 1858-1934),是一名公理會傳(Congregational Church)教士,母親莫桃‧貝爾‧英格朗(Myrtle Bell Prough, 1871-1941)。任薩姆於一九二二年自美國麻薩諸塞州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畢業後,隨之返抵中國,並出任婉容的英文老師。她與婉容關係密切,也培養起婉容對英文的濃厚興趣,在某些公眾場合中,也可以看到她與婉容合照的身影。

婉容的兩位英文老師
婉容和她的英文教師任薩姆

帝后在天津張園的社交生活

  1. 一九二年代
  2. 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

民國十三年(1924),溥儀被民國政府倉促驅離,結束了居住十六年之久的禁宮生活。其後在北京日本公使芳澤謙吉(1874-1965)協助下,首先藏身於北京日本公使館,繼之移居天津日本租界的張園與靜園。駐津期間,溥儀積極拓展公眾活動,藉以爭取西方各國支援他復興清室的念頭。影像中除了依舊看到溥儀帝后與清室遺老、皇族格格合照外,更可以看到溥儀帝后與外國公使、軍事將領間公開拜會訪問留下的紀念影像。這段期間,溥儀交遊範圍似乎擺脫了禁城的枷鎖,他更上港口軍艦參觀、考查礦務,甚至出席網球聯誼會與選手合照。

帝后在天津張園的社交生活
溥儀等人在開灤礦務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