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聯姻任務

對很多人而言,結婚是人生大事;但對公主來說,或許更像一種使命必達的終極任務。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不是萌生於自由戀愛,而是為了追求個人、家族或國家利益的策略型婚姻。擁有多元地域與人群結構的清帝國,也以此作為其統治方法之一。

在此策略下,清朝公主大約在12至20歲間就被安排下嫁,接著用其青春與一生,換取帝國及其政治聯盟的穩定運作。他們可說是一群不被歷史所凸顯、但角色卻相當關鍵的女性帝國協力者。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誌固倫和靜公主婚禮詩

    收入《御製詩三集》
    清高宗撰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故庫031027

     

    1770年,乾隆帝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下嫁蒙古的拉旺多爾濟(Lavan Dorji),乾隆帝作詩以誌其事,並期勉公主孝敬額駙父母,避免自恃高人一等。同時,乾隆帝於詩中認為,清朝的聯姻不同於中國以往的「和親」,而是周邊各部都來效忠清朝,清朝則與大家建立「家人」與「臣僕」的關係。這個思想,表現了聯姻政策對於滿洲人統治者鞏固帝國中心及連結不同地域人群關係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公主們的人生,也就此與帝國政治運作密不可分。

  • 外藩蒙古喀爾喀賽因諾顏部王公策凌列傳

    清國史館編
    約18世紀晚期
    故傳008144

     

    16世紀晚期起,努爾哈赤(Nurhaci)拉攏蒙古人勢力,藉以征服女真諸部與抗衡明朝,聯姻則是雙方建立關係的方法之一;也因為如此,清朝公主的額駙以蒙古人最多。喀爾喀(Khalkha)蒙古人策凌(Ts'ering)在1706年與康熙帝十女和碩純愨公主結婚,是頗受清朝信賴的蒙古人額駙之一。他的才能受到清朝賞識,同時,清朝也想透過他掌控喀爾喀蒙古,甚至讓他獨領賽因諾顏汗部(Sain Noyon Khan),成為清朝控制漠北地區的新勢力。

  • 福隆安列傳

    收入《哈世屯等列傳》
    李景濂擬稿,椿祺繕寫
    20世紀前期清史館稿本
    故傳007303

     

    滿洲人傳統重視門第結親,貴族間往往透過婚姻網絡建立友好關係,並穩固彼此的地位與利益。愛新覺羅皇族就常跟俗稱「八大家」的瓜爾佳氏(Gūwalgiya)、鈕祜祿氏(Niohuru)、他塔喇氏(Tatara)等貴族通婚。至少有23名皇女是下嫁滿洲人,他們的額駙及其家族,多與皇帝有緊密關係,18世紀乾隆朝的富察氏(Fuca)傅恒家、鈕祜祿氏和珅家就是代表案例之一。

    這是傅恒次子福隆安的傳記,內容提到他於1760年與乾隆帝四女和碩和嘉公主結婚,並身居要職,運勢顯赫。

  • 康熙帝處死吳應熊與其子的紀錄

    收入《逆臣傳》
    清國史館編
    19世紀都城琉璃廠半松居士排字刊本
    故傳007658

     

    清初,朝廷冊封吳三桂等漢人協力者為藩王,並先後安排公主與三藩聯姻,既加以攏絡,利用漢人處理南方反清勢力,也讓漢人額駙留居京城,牽制各地藩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1653年與皇太極十四女(之後的建寧或恪純公主)結婚,育有長男吳世霖等孩子。這件《逆臣傳》裡記載, 1674年吳三桂起兵後,吳應熊及子吳世霖遭康熙帝下令處死。失去額駙與孩子的公主,日後生活過得不是很好;但在武俠小說《鹿鼎記》中,他成為了讓當代讀者印象深刻的「建寧公主」。

  • 豐紳殷德被控毒害公主的紀錄

    收入「豐紳殷德列傳」
    19世紀後期清國史館稿本
    故傳011098

     

    1789年,乾隆帝十女固倫和孝公主下嫁權臣和珅(Hešen)長子豐紳殷德(Fengšenyende)。1803年,有人向朝廷指控豐紳殷德4條罪狀,包含在公主飯菜裡下毒等。在這件手寫列傳稿本裡,此次風波洋洋灑灑寫了4頁,成為他生平最顯著事蹟。

    毒害公主一事,官方最後定調為誣告;然而,因父親被嘉慶帝賜死,豐紳殷德面對嘉慶帝妹妹和孝公主時,可能懷有難以言喻的複雜感受。這件控案裡,或許隱含著官方文獻裡不會明文記載的事——政治聯姻伴侶關係中的不穩定與尷尬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