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皇帝的女兒

漢語「公主」一詞,至少在中國前5至4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已存在。它原指君主或諸侯的女兒,後來成為皇帝女兒專屬名號,在東亞漢字文化圈的中國、朝鮮與越南都可見到。

從16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有一部份女性,因身為皇帝女兒而獲得尊貴不凡的地位;然而,他們身而為人,其實也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成長與生活歷程。展覽伊始,先來看看這群獨特的女性,如何步上他們的公主人生。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公主表

    清史館編纂
    20世紀初期清史稿底本
    故史006345

     

    院藏《清史稿》稿本之一,記載95名清朝公主資訊。表中有8個欄位,其中「名」欄註記公主本名或別號;但實際上,只有太宗(皇太極 Hong Taiji)之前8名公主有填資料,其他人都空白,是資料最少的欄位。

    滿洲女性原有自己的名字,但入主中國後,可能受漢人傳統影響,女性名字漸漸不再被強調。因此,不像皇子大多能以本名行世,皇女的名字在文獻裡很難見到,最多只有「皇幾女」或「幾公主」這類出生排行編號,以及帝國給予的封號,彷彿呼應了他們緊扣帝國對外關係的人生職責。

  • 1641年公主阿圖之額駙送聘禮的紀錄

    收入《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
    陳名夏等奉敕纂(1655年初纂)、鄂爾泰等奉敕修(1740年初重修)
    漢文小紅綾本初纂本、乾隆年間重修本
    故官001680、故官001633

     

    皇太極五女阿圖(Atu),後世多以「固倫淑慧長公主」為定稱。《太宗實錄》初纂本裡,記載1641年阿圖下嫁前,其額駙索爾哈(Suo'erha)送聘禮的過程,文中難得留下公主本名。但後來的乾隆年間重修本裡,阿圖本名卻被刪掉了,改為「第五女固倫公主」。

    初纂本主要採譯自早期滿文原檔,當中留有許多滿洲女性本名,所以阿圖本名也有出現。滿洲人入主中國後,女性本名不再被強調,阿圖的名字也刻意被改掉。這兩種《實錄》的版本與寫法,隱含著滿洲文化及其傳統女性地位變遷的過程。

  • 金盆

    全貴妃鈕祜祿氏命製
    1831年
    故雜001933

     

    1831年由全貴妃鈕祜祿氏(Niohuru,咸豐帝奕詝生母,日後的孝全成皇后)命製;又據咸豐帝所述,他在1831年出生後曾用過此盆。1840年鈕祜祿氏辭世後,道光帝御書諭示:此後皇子、皇孫、曾孫、元孫,及公主、格格等男、女新生兒,都可由內殿總管請旨遵行後使用此盆。但是否真有小皇女用過此盆?目前沒有線索可循。可確定的是,每位小皇女都是在眾人祝福與禮讚下來到這個世界,並在這類金盆中接受生命中第一個儀禮,繼而開始步入他們的皇室人生。

  • 內則衍義

    傅以漸等撰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內府刊本
    故殿018261

     

    皇女生長於宮中,學齡期理應也要接受教育;然而,不像皇子有完備的教育體系與具體記載可循,皇女在何時、何地、如何接受教育,因為文獻乏載,所知非常有限。《內則衍義》收錄多篇公主事蹟,其讀者應該也有包含皇女,因此得以提供一些關於皇女讀書學習的間接線索。

    皇女是皇室成員,未來要扛起帝國對外聯姻的重任。《內則衍義》的內容則顯示,培養為帝國服務的職責,或許會是宮廷教育皇女的準則與期盼之一。

  • 公主婚禮保和殿筵燕位次

    收入《欽定大清會典圖》
    托津等奉敕纂修
    1813年(清嘉慶十八年)武英殿刊本
    故殿012959、012960

     

    這是公主下嫁婚禮當天,於紫禁城保和殿舉辦筵宴的座位圖。皇帝位居殿內中央「寶座」,東、西兩側各有四排席位,諸位王公大臣坐在東席,領侍衛內大臣以及額駙家族人坐在西席。

    這是一場以皇帝為中心來宴請額駙及男性族人的活動,標題雖然是「公主婚禮」,但主要是男性的場合,公主沒有登場。然而,這些席位有序、行禮如儀的宮廷儀典與樂曲,彷彿在為公主的下嫁任務,慢慢地揭開序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