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搜尋條件
345
  • 清人鳥譜

     《清人鳥譜》,此套畫冊原名為「余省、張為邦合摹蔣廷錫鳥譜」。共十二冊,每冊三十幅,共計三百六十幅。本院僅存前四冊,後八冊留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畫院畫家余省與張為邦奉諭摹寫內府舊藏的〈蔣廷錫鳥譜〉,歷時十一年,於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完成。鳥譜含動物學的紀錄性質,每開右頁以工筆帶西洋畫法,描繪各種鳥類,若單獨觀賞每一畫幅,均可成為一幅獨立的花鳥冊頁作品。左頁則以漢、滿兩種文字書寫其名稱、型態、特徵、產地、生態習性等等,是一部近乎現代的鳥類百科圖鑑的製作。

     
    畫家余省(約活動於西元十八世紀),江蘇常熟人。字曾三,號魯亭。父余珣,弟余樨俱善畫。乾隆年間供職內廷,善作山水、花鳥、蟲魚、蘭竹等。張為邦(約活動於西元十八世紀),廣陵(今揚州)人,乾隆年間供奉內廷,工畫人物翎毛。與父張震,子張廷彥三代皆曾供奉宮廷。

  • 耕織圖

     《耕織圖》為一套描繪耕種、桑織生產過程的農事圖譜,是考據古代農織技術的重要圖像史料。清代宮廷所製《耕織圖》有多本傳世,本冊為乾隆年間(1736-1795)繪本。據前副葉乾隆四年(1739)御製序文可知,此冊是為感念先祖康熙皇帝(1654-1722)重視農桑、勤恤愛民之德,特以康熙年間《御製耕織圖》(1696)為底本,由宮廷畫家陳枚(約1694-1745)奉詔重新繪製而成。整套共計四十六幅,耕圖與織圖各半,每幅並附乾隆皇帝(1711-1799)恭和康熙帝原韻之御製詩。畫幅內容與康熙本相似,惟刪除原幅上所錄南宋樓璹(約1090-1162)耕織詩。

     
    繪者陳枚於雍正年間(1723-1735)入宮供職,為乾隆朝初期重要宮廷畫家,精通花鳥、人物、建築等畫類。本冊以工筆細緻風格刻劃景物,並參採西洋焦點透視法,使畫中物象符合視覺真實,亦擅運用斜向構圖、布置疏籬曲徑,延展空間深度。全冊色彩典雅清麗,人物鮮活生動,為兼具農業科普知識及藝術性之院畫作品。

  • 軒轅問道圖

    本幅作品是明代宮廷畫院繼承並延續南宋人物畫風的例證。畫上雖無作者署款,但根據拖尾上劉翔(活動於十五世紀)於成化辛卯(1471年)撰寫的圖記所述,此畫為京師名家「石芮」所繪,推測圖記所指「石芮」應為明代宮廷畫家石銳(活動於十五世紀)之誤。畫卷引首由太僕寺卿夏衡以大字隸書「碧窗清玩」。劉翔指出此畫描繪主題為「軒轅問道」,講述黃帝(軒轅氏)向居住於崆峒山的仙人廣成子請益道教修行的故事。

     
    圖面右側描繪的是廣成子所在的道觀,建築群華麗壯觀。左側講述大片雲海和遠山,雲海之上隱約可見建築的屋簷,突顯出廣成子道觀所處高度。廣成子與黃帝二人對坐於一塊造型獨特、斜出畫面之外的大石前,宛如襯托主角的舞臺背景。周圍環繞著多棵姿態優美的松樹,靈芝依傍著松樹、石縫間生長,暗示仙境所在。人物衣紋以釘頭鼠尾描蘊藏細微的顫筆,配景亦顯現南宋畫家馬遠特有的斧劈皴及拖技樹畫法。
     
    圖記還記載,此畫後來由延祐觀純白楊宗師所得,做為傳授後學及宗門立道的根基。因此,這幅作品不僅描繪道教的傳道故事,且在道觀中有實際作用。

  • 兩國花火

    《名所江戶百景》,是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師歌川廣重(1797-1858)生前最後兩年完成的系列作品,內容描繪江戶的風景名勝。全套共120幅,其中4幅應由其徒弟完成。1854年的安政大地震,造成江戶嚴重損害和傷亡。因此,廣重在創作這套浮世繪作品時,希望能撫慰人心。《名所江戶百景・兩國花火》描繪陰曆夏季5月28日「川開き」到秋季8月28日間,在橫跨下總和武藏的兩國橋,舉辦的煙火慶典。
     
    全作為遠眺視角,以黑色為主,畫面五分之三為黑色漸層刷染出的夜空,並可以見到明顯的木紋。隅田川河面以藍漸層刷印,最少的紅色用以表現煙花、煙火升空的曲線和船隻的燈籠。畫中的遠景、建築、船隻和人群等細節,則利用線條和顏色濃淡勾勒。右上除了紅白兩色的煙花外,更以刷版技巧,表現煙火在空中散開,產生眩目而模糊的亮光。這片特殊的煙火,正說明本作是少有的「初摺」,也就是浮世繪在製作時最早的一批作品,約莫兩百份左右。繪師會參與印刷的過程,印刷師則會窮極各種手法,盡力地表現繪師想呈現的細節和層次,因此是浮世繪最為珍貴且稀有的版本。

  • 長崎港景圖

    眼前這一幅壯闊的蔚藍海港,敘說著近世東亞與西歐交流的故事。本畫以長崎港灣為主體,海域佔了畫面中間的主要部分。相類的畫作還見於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等世界知名的機構中。以形式特徵來看,畫家除了以鳥瞰方式呈現長崎港景外,市街房屋的線條構成,以及對於陰影處理,更增加了畫作強烈的空間感,再再說明當地畫家以西洋技法呈現東亞港口的意圖。

     
    觀看畫中的景色,推測畫家應該站在長崎市北邊的金毘羅山,面向南方鳥瞰著長崎港景。位於右方的是稻佐山,左側近處是長崎街景,沿著海岸線遠望而去,上方的山蠻拱成一道防衛著長崎港灣的天然防線,僅留中間一道峽灣供船隻航行往來。海面上,除了日本江戶時期的海船外,還可見掛著紅白藍三色旗的荷蘭船,以及經常航行於東海及南海的唐船。若順著海岸線,映入眼簾的是岬口外的扇形人工島—出島,從1641年起,這裡成為荷蘭人專屬的居住地。左側,可見另一座方形的人工島,這是華商存放商品的倉庫,更遠處則為華人的暫居之地,日本以「唐人屋敷」或「唐館」稱之。這些來自日本海外的商人,雖以貿易為目的,卻也在此匯聚出東西藝術交流的火花。

  • 鶴屋內篠原

    才貌兼備的江戶女子,在閃閃發亮的雲母襯托下,耀眼奪目!此作屬鳥高齋榮昌(活動於十八世紀末)《郭中美人競》的系列畫作之一,作品名稱中的「郭」指的便是江戶(東京)的吉原遊廓。在人流不息的花街柳巷中,各家青樓中身懷才藝的絕世美女,為了招攬尋芳客而彼此競美。畫中的女子名為篠原,是名店鶴屋內的重要門面。篠原以四分之三側身的姿態展現於觀眾眼前,她一邊看著右手上的書簡,一邊以左手姆指及食指調整頭上的髮簪,傳達出才貌兼具的形象,從微笑的表情中,不難看出文字透露出讓人愉悅的訊息。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加入了雲母作為刷印的材料,不僅增加了套印版畫的豐富色澤,也襯托出女子白皙的皮膚。

     
    畫家榮昌是鳥文齋榮之(1756-1829)最為優秀的門人,以作「大首繪」的美人聞名,所謂的大首繪即日本浮世繪中,強調臉部特寫的一種描繪形式。榮昌的美人畫在當時常與喜多川歌麿(1753-1806)的創作被人們討論相較。其畫作主要由山口屋忠助所出版,由於創作歲月十分短暫,因此現今所留存的畫作並不多見,使得本作更顯珍貴。

  • 藤原兼輔像

    「三十六歌仙」,是平安朝時期的貴族歌人藤原公任(966-1041)所編輯的和歌作品《三十六人撰》中記載的三十六位和歌名家。後世將這三十六位歌人稱為「三十六歌仙」,並將其圖像化、繪成長卷。通常每位歌人的肖像旁,會有簡單記述姓名、生平的詞書,並附上一首他們的和歌作品。歌仙繪的人物,多以鐮倉時代流行的「似繪」風格描繪。「似繪」是大和繪的人物畫技法,強調寫實及紀錄性質,以纖細的淡墨線重複描繪並調整人物的臉部特徵,捕捉人物的神韻。「似繪」所描繪的對象,多以天皇、宮廷貴族、武士、歌人等人物主題為主,亦有馬、牛等動物。
     
    本幅詞書傳為萬里小路宣房(1253-1336)所書,故稱「宣房本」。本幅人物藤原兼輔(877-933)身著黑袍,戴冠持笏。肖像右側記載歌人的官位、略傳,並分兩行書寫收錄於《後撰集》的和歌。本幅所書和歌歌詠父母為子女的前途擔心憂慮的心情。據說和歌作者藤原兼輔其女入宮為醍醐天皇更衣,這首和歌正是描述為女兒所憂心的情感。

  • 竹巴噶舉祖師藏巴甲熱及其相關傳承唐卡

     本幅主尊藏巴甲熱.益西多杰(gTsang pa rgya ras Ye shes rdo rje, 1161-1211)為藏傳佛教噶舉派竹巴支派(簡稱竹巴噶舉)的實際創立者。在其上方與兩側,最上方正中是噶舉派最尊崇的密教本尊勝樂金剛,其餘為藏巴甲熱之前的噶舉派祖師,包含崗波巴(Dwags po lha rje, 1079-1153)、帕木竹巴(Phag mo gru pa, 1110-1170)、一世噶瑪巴(Karma pa Dus gsum mkhyen pa, 1110-1193)、向蔡巴(Zhang tshal pa, 1123-1194)、林熱巴(Gling ras pa, 1128-1188,藏巴甲熱的最主要上師),以及藏巴甲熱的主要弟子與竹巴噶舉的早期教主。在畫幅下方正中,為夏仲仁波切.阿旺朗杰(Zhabs drung Ngag dbang rnam rgyal, 1594-1651)。他出自藏巴甲熱家族,但在教主繼承的爭執中出走至不丹,不僅在不丹弘傳竹巴教法,也運用才智統一不丹各部落、建立行政中心,為現代不丹的奠基人。

     
    不丹崇信竹巴噶舉派。此幅唐卡以中軸線上的林熱巴、藏巴甲熱、夏仲仁波切為主,相對完整呈現竹巴噶舉從西藏至不丹的傳承祖師,並多保留金汁題記,為講述不丹政教史的精美作品。

  • 賣漿圖

    清代姚文瀚(活動於1736-1795)〈賣漿圖〉為乾隆朝宮廷畫家重摹古畫的作品之一,描繪唐代以降盛行的「鬥茶」場景,是品茶愛好者拿出珍藏的茶葉一起品評比賽的活動。畫中使用的茶盞顏色為清代所創的單色瓷釉,如「豇豆紅釉」、「吹綠釉」等,並非較易鑑定茶色的黑色建窯盞。據此判斷畫中鬥茶活動應評比味覺及香氣,而非茶色。
     
    畫作圖像來源最早可追溯至本院藏傳宋劉松年(約1150-1225以後)〈茗園賭市〉。2021年本院舉辦「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特展,此畫與大阪市美所藏的傳元錢選(1239-1301)〈鬥茶圖〉並陳,顯示類似主題的畫稿不斷重組拼湊的現象。畫作處處暗藏宮廷時尚,如手持火筴的人物衣袖則繪有廣義的四爪龍紋;右上角老人的衣服有「朵花錦地紋」,是以十二個三角形構成的紋飾,可能受到康熙朝傳入的西洋幾何學影響。

  • 海錯圖第四冊

    「海錯」典故出自《尚書.禹貢》的「海物惟錯」,形容海產錯雜紛陳,多種多樣。據《石渠寶笈續編》記載,《海錯圖》一套四冊,共畫海錯三百七十一種。本院所藏為第四冊,一共四十四開,內容以海中各式各樣的貝類與節肢動物為主。文字全以工整小楷寫於圖繪四周,除了說明各種海中生物的產地、形狀與習性,並搭配贊文,歌詠其特性。甚至記載了相關傳說與日常應用等。在現存於北京故宮的第一冊序文中,有「時康熙戊寅(三十七年,1698)仲夏,閩客聶璜存庵氏題於海疆之釣鰲磯」語句,因此得知成畫年代與畫家姓名。聶璜在此文中自述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客遊各地,康熙二十五年丁卯(1687)曾畫《蟹譜》三十種。後將以往所繪的《蟹譜》和所聞所見的諸多海物,集稿謄繪,通為一圖。
     
    清宮因此套圖譜多畫魚,稱為「魚譜」。考諸活計檔,有雍正四年(1726)「蘇培盛交來魚譜,著收在輿圖一處。」以及乾隆三年到四年(1738-1739)之間,《海錯圖》被「另換糊錦殼面」,「添做上下函」的記錄。

  • 畫群芳擷秀

     《畫群芳擷秀》冊共十二開,為康熙皇帝(1654-1722)書寫十二首詩詞,搭配詞臣畫家蔣廷錫(1669-1732)畫十二種花卉的書畫冊。由於使用不同顏色的粉箋紙、泥金箋紙作畫,顏料不易附著於加工紙上,因此用色較艷麗濃厚。花卉構圖似有參考《三才圖會》等類書版畫,然因畫家詳細畫出植物顏色特徵,能進一步比對出特定花卉品種。

     
    康熙皇帝題詩大多取自宋、明代的詠物詩,其中第四、七、十開為康熙皇帝作御製詩詞,以北方塞外的金蓮花、翠菊和移植至宮廷的南方杜鵑花為主題,詩作內文暗藏「滿」、「清」等字。詩中多將花卉擬人化,應有透過吟詠花卉頌讚文臣品性之意。此冊匯集產自南北各地的花卉,似指無論是新發現的北方花卉,或是深具漢人文化意涵的南方花卉,皆是滿清帝國的物產。

  • 畫天師圖

    本畫描繪的應為道教天師敕請神靈執行雷法之場景。
     
    「天師」即張道陵(活動於東漢明帝年間〔西元57-75年在位〕),精通煉丹符咒之術,為道教三大教派之一「正一道」的始祖,亦是各道派尊奉的雷法祖師。「雷法」,又稱「五雷法」,是一種威力強大、用途廣泛的道教法術,可用以呼風召雷、祈晴禱雨、降妖伏魔、驅邪治病等。
     
    本幅圓光中目光炯炯、鬚髯飄飄、右手持寶劍、左手執令旗的男子,大致符合圖文傳統中對於張天師的刻畫。下方沿著中軸線搖扇、執槌、舞旗、掌簿的四位神靈,可能象徵著與之相關的風、雷、雲、雨諸神。交錯出現的五面鼓,應為代表「五雷」的雷鼓。神靈飛捲的衣帶、鼓脹的旌旗、及其翅邊腳下以渴筆皴擦出的飛白線條,則強調了諸神俯衝而下、執行律令的迅捷動勢。
     
    依據左下角的款印,本畫為明代畫家陳槐年近八旬時,於「端陽正午」「焚香拜繪」而成。作畫背景應和元代起在端午節畫天師像以鎮宅驅邪的習俗相關。「焚香」是道教科儀中召神通靈的方式之一,顯示作畫時的虔敬。畫家生平不詳,但款識中的「玉峰」或指明代知名的道教聖地玉峰山(今江蘇昆山),加上「清然子」、「清然道人」的印文,均透露了他作為道教信徒的可能身分。

  • 秋鷹圖

    林良(約活動於十五世紀中後期)為明代宮廷花鳥畫家,擅以水墨沒骨技法描繪禽鳥,筆下翎毛生趣盎然,清新野逸。其於明代即被推崇為寫意花鳥畫之能手,影響及於明清藝壇。本院所藏〈秋鷹圖〉尤為存世精品。
     
    畫面繪一鷹凌空俯衝直下追擊獵物,下方鴝鵒(八哥)倉皇逃竄,狀甚驚恐。自左側斜出橫亙中央的虯曲枝幹,巧妙地區隔兩者,枝葉用筆迅疾,其彎曲姿態順應巨鷹掉頭迴旋之勢,導引觀者視線。兩側細枝狀如織網,更使脫逃平添阻礙,追捕捉勒瞬間的緊張氛圍令人屏息。全作以水墨為主,略施淡彩,透過些許暈染,畫面具水墨氤氳之氣息。雖為寫意之作,細節處亦精細鉤畫,如鳥喙、眼、足爪等處,呈現對自然界的細微觀察。畫家透過構圖經營及筆畫動勢,演繹出此幅具高度戲劇性張力的精彩作品。

  • 花溪漁隱

    王蒙(1308-1385)為元四家之一。「花溪漁隱」畫題源自東晉陶潛(365-427)〈桃花源記〉描述漁人誤入桃源仙境的意象。畫作分出前後兩景,前景描繪隱居住所,左右岸邊有桃花盛開。河上蓬舟有漁人垂釣,女子坐於蓬內,呼應題跋寫范蠡(前536-前448)與西施「同泛五湖舟」歸隱的詩句。村落後方有層巒堆疊的山丘,將其與遠景的山村隔開,加強與世隔絕的意象。
     
    「花溪漁隱」的畫題曾被王蒙的外公趙孟頫(1254-1322)使用,畫中屋舍前方垂柳畫法近似於趙孟頫〈鵲華秋色〉畫柳樹,可見畫家曾受其影響。然而此作仍有創新之舉,如畫中使用繁密的筆觸及小曲線描繪山體,此技法被稱為「牛毛皴」,用以表現江南林木茂盛的景況。畫作意象雖引用〈桃花源記〉,描繪地點則可能為浙江吳興霅溪。這種將文本意象寄託在實際地點的作法,亦開創新的隱居山水圖式。

  • 龍舟圖

    這張畫是現存少數的元代界畫精品,描繪了供皇帝觀賞水戲的大龍船和十餘艘龍虎造型的小艇,在宮苑水池中穿梭、競渡奪標的熱鬧場面。畫面以細密均勻的墨線,略施墨染,呈現出多樣且精確的建築群,保留了珍貴的元代木造建築圖像資料。熱鬧的競渡活動與《東京夢華錄》中北宋都城汴京金明池內的龍舟競渡記載大致吻合。
     
    本畫被認為是元代界畫名家王振鵬(活動於1280-1329)的真跡。雖無王氏之簽款題識,但畫卷末端有其「賜孤雲處士章」印章及明代收藏家項元汴(1525-1590)的多方鈐印,流傳有序。界畫創作需熟悉建築結構及界尺等輔助工具,實非易事。王氏曾任秘書監典簿,後升至漕運千戶,或因職務之便,磨練出城池舟車之繪製能力。
     
    本院另藏有三幅同一主題、構圖相仿且具王氏款印的畫卷,顯示該主題頗受歡迎。相比其他三卷,本圖建築結構更為寫實,空間層次分明,但龍舟寡少、水戲闕如、紋飾簡素、暈染淺淡,且無跋款。據此推測,本圖或為樣稿,年代亦應早於其他三卷。

  • 九珠峰翠圖

    黃公望(1269-1354),常熟人。原名陸堅,因父母早逝,過繼給年老的黃氏為子,因更名為黃公望,字子久。他自幼聰穎,24歲時在杭州的監察單位擔任書吏,約48歲時受推薦到北京監察御史院任職,似乎正有發展之際,卻受牽連下獄。出獄後,放棄仕途,成為全真教道士,以「大癡」為號,在江南傳教、修道,餘暇時創繪出許多傑作,反倒以畫藝聞名,成為後世追倣的典範。

     
    《寫山水訣》是黃公望的山水畫論,其中有一段提到如何為山水寫真:「山頭要折搭轉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衆峯如相揖遜,萬樹相從,如大軍領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寫眞山之形也。」
     
    〈九珠峰翠圖〉最能體現黃公望的這段文字。〈九珠峰翠圖〉前景有數道緩坡伸入水面,穿插成蜿蜒河谷,後方造型豐富的山頭折搭相連,自左右迤邐而下。眾峰相揖、萬樹相從,草木華滋,氣象雍容。
     
    畫中略以「X」型布置的物象,巧妙地將視線引向中央的樓房。樓房的欄杆,黃公望更特別以重墨提醒,顯然是此畫的焦點。樓房屋頂兩邊魚尾突出,很可能是一座道教宮觀。畫中群峰守護著這座宮觀,後方朦朧的樹影與直立的巖壁,若有靈氣氤氳而上。山邊的樹列與苔點,點綴出春日萬物勃發的生氣。山環水抱、含靈蘊秀。黃公望在〈九珠峰翠圖〉裡不只追倣董源、巨然的文人畫風,更以道士的立場,呈現由宮觀鎮護的這片風水寶地!

  • 四季平安

    本幅為水墨立軸繪製的全景墨竹圖,可能是受到蒙元時期主流喜好影響下,呈現出的墨竹新面貌。畫幅署名「息齋道人」,為元初士人李衎(1245-1320)字號。李氏籍貫河北,於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任吏部尚書,後被拜集賢大學士,活躍於江南士人圈。李衎以畫竹聞名,有數幅設色立軸竹畫傳世。他積極求訪並臨摹古人真跡,據載其墨竹在學習文同(1018-1079)之後,逐漸脫去舊習,深受時人讚賞,畫作流傳甚廣。李衎曾出使安南(今越南),並編印刊行《竹譜》,詳述各地竹子的特徵與風土特色,亦記錄其學畫歷程以及辨析各畫竹方法。
     
    這件作品基調為竹石圖,石塊僅以局部呈現,暗示其巨大的形態。土坡上四株竹子錯落有致,地面可見竹根、竹筍,縫隙間長著野草,顯示畫家對細節的觀察。與傳統「墨戲」的隨意風格大不相同。畫面透過墨色濃淡區別竹子前後層次關係,並巧妙運用乾枯竹枝,在繁密交錯的竹葉中維持竹叢的挺拔。李衎全景竹畫的細膩觀察讓人聯想到庭園的一隅,虞集《道園學古錄》指出李衎因擅畫竹,曾奉詔為元仁宗新建宮殿繪製壁畫。這件全景式、注重景觀效果的水墨竹畫,或許是李衎回應宮廷風尚的作品。

  • 秋山圖

     本幅畫風與院藏荊浩(活動於十世紀)〈匡廬圖〉相近,是典型的華北山水畫作品。畫上未見作者署名,但清高宗(1735-1796在位)對此作品的理解和題名發揮了關鍵作用。乾隆皇帝於1751年御書題跋:「秋山合沓草堂閒,秋宇霜高秋樹殷。元四大家此津逮,晉七賢者其往還。劇憐慘澹經營處,更逢峭蒨青葱間。擬攜新稿憑書案,字句從頭自檢刪。」同時為此畫御書「宋人秋山圖」的簽題,並鈐印「乾隆宸翰」、「御賞」等圖章。

     
    畫中山峰高聳,峭壁錯落,畫家藉由層疊的多稜石體,塑造出渾厚的體積感。描繪山石的輪廓線條看似連貫,實則變化豐富;畫家運用短促的皴法,使山峰呈現蒼勁堅硬的質感。山澗流水潺潺而下,帶出向後延展的空間感。林木蔥鬱,如蟹爪般的枯枝交錯於繁茂的樹冠之間。巨石與山坡錯落排列,透過樹木與薄霧的掩映,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亦凸顯出山林之壯闊。山麓處有住宅人家,水濱停泊著漁舟,山谷溪壑間亦有行旅活動,為整體清冷幽寂的氛圍增添生機。此作雖承襲早期華北山水畫傳統,創作時間可能追溯至十三、十四世紀左右。

  • 三官出巡圖

    這張巨幅繪畫描繪了天官、地官、水官等三位道教神祇盛大出巡的場面。這樣三官合體出巡的構圖,在傳世三官圖像中相對罕見,是本圖的特殊之處。三官圖像最早見於唐代,後來以壁畫、卷軸或經書插圖等形式流傳。根據記載,道教徒會在道壇懸掛三官的畫像進行冥想,並在大型普渡儀式中祈請神明蒞臨,本畫或許亦曾作相關使用。
     
    畫面中,三位神祇乘車、騎獅、駕龍,從雲霧、樹石、波濤中現身,分赴天、地、水三界巡視。隨行的隊伍則有天將、土地神、龍王、魚精等造型多元的仙鬼八十餘人,突顯了出巡之慎重。畫作對輿服、儀仗、瑞獸等也有精彩的描繪,甚至用泥金勾描服飾的花紋、瑞獸的鬚髮等細節。
     
    本畫舊題為南宋宮廷畫家馬麟所作,但畫上並無畫家的簽款。圖中山水景物的畫法,可見馬氏慣用的技法,但筆力稍弱;神鬼人物的風格,接近元、明兩代職業畫家的宗教人物畫,故應為後世畫家託名之作。創作年代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不晚於明代。

  • 寧宗后坐像

    古代帝后肖像畫的繪製,象徵王朝統治的延續,既是象徵權力的符號,也是研究歷代冠服制度最重要的視覺史料,院藏國寶級文物〈宋寧宗后坐像〉即是其例。

     
    本幅畫寧宗后楊妹子(1162-1232)拱手端坐,《宋史》:「恭聖仁烈楊皇后,少以姿容選入宮,忘其姓氏。」楊妹子雖出身微賤,但學識淵博,《書史會要》卷六:「寧宗后,……,頗涉書史,知古今,書法類寧宗。……。馬逺畫多其所題。」記載楊后精書畫鑒賞,內府收藏的馬遠畫卷,多有其題詩,書風嚴謹娟秀,是宋代后妃善書的代表性人物。
     
    楊后頭戴龍紋花釵冠,身著交領大袖褘衣,衣上織繡兩雉紋飾。《宋會要輯稿》:「褘衣,素紗中單,蔽膝,大帶以青衣。……。受冊、親蠶、朝會諸大事則服之。」此服制即是皇后接受冊封典禮時所穿的禮服。《文獻通考》:「皇后服飾制度:『首飾花十二株,……,並兩博鬢,冠飾以九龍四鳳。……。妃首飾花九株,……,並兩博鬢,冠飾以九翬四鳳。」禮冠規格的差異,顯示女性在政治場域身分權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