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海上琉球與東亞世界

        自十五世紀以來,琉球王國與明清中國和日本江戶幕府之間,互動日趨頻繁。琉球與中國交流始於明太祖洪武年間,從此展開中琉長達五百年的封貢往來,期間明清中國派遣使節冊封琉球國王,確立其政權合法性,而琉球王國也定期派遣使節來華入貢,鞏固彼此宗藩關係(宗藩跟封建兩者不同)。在封貢關係發展過程,雙方使節多是飽學之士,琉球學生來華留學,為彼此互動留下豐富文獻紀錄。
        琉球與日本交流接觸甚早,但1609年薩摩藩派兵入侵琉球使雙方關係發生巨大轉變。往後琉球國王承認日本幕府宗主身分,受到薩摩藩控制。每逢琉球新王繼位或德川將軍登基,琉球必須以謝恩或慶賀名義,遣使前往日本入貢,稱為「上江戶」。
        相對於琉球與中日兩國的交流屬於官式接觸,與臺灣地區的互動則多屬民間(與官方或官式相對的概念,不是階級的概念)性質。由於兩地緊鄰,彼此間或海上商貿,或遭風互助而留下不少互動痕跡。既譜寫出臺琉兩地交流友好紀錄,但在十九世紀晚期「牡丹社事件」的爆發,卻是因民間衝突而被升級為國際糾紛,最終牽連琉球王國的命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