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建築師─樣式雷
清代皇家建築,向來由一批專業的宮廷御用建築團隊負責設計與營造。但以往對團隊的具體參與者,除了重臣親信等高級官僚外,其他大多是寂寂無聞。至於具體參與活動及工作情況,後人難以知曉。
1930年代初期,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學術機構──中國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1872-1964)得知雷氏後人因家境困難,四處求售家藏先輩「樣式雷」圖檔,遂發動人脈進行蒐購,使這批珍貴文獻得以保存。隨之動員學社中的建築學者如劉敦楨(1897-1968)、梁思成(1901-1972)、單士元(1907-1998)等對「樣式雷」及清宮建築歷史進行研究,從此揭開世人對「樣式雷」的認識,得以深入了解參與皇家建築的雷家重要人物。
雷氏家族原籍江西,據家譜記載,清康熙年間(1662-1722)族中成員雷金玉(1659-1729)已開始參與皇家建築營造而漸受重用。自後數世子孫,在家族的用心栽培下,始終得以在清宮樣式房中擔當領導角色。本單元結合本院典藏與精選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晚清雷思起「樣式雷」圖檔,規劃皇家工程個案兩例,藉此一窺「樣式雷」之真實面貌。
光緒年間頤和園的修繕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目前典藏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計五十三幅,從內容來看,應是家族第六代傳人雷思起(字永榮,1826-1876)與雷廷昌(1845-1907)父子參與當時皇家建築工程留下的圖樣作品。配合展覽主題,與該校合作精選其中十八幅,分前後兩檔期展出。選件將以晚清頤和園包括排雲殿、玉瀾堂與仁壽殿等處之室內裝潢圖樣為主。
頤和園-仁壽殿
頤和園興建於乾隆十五年(1740),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為慶賀母親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1692-1777)六十壽辰所建,卻在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戰爭中被焚燬。光緒十二年(1886),隨著年幼光緒皇帝(1871-1908,1875-1908在位)成長,垂簾聽政多年的慈禧太后(1835-1908)開始考慮歸政問題,並著手重修清漪園,作為其歸政頤養居處。光緒十四年(1888)修建後改名「頤和園」,但由於晚清皇室財政艱困,修建工程主要集中在萬壽山前的建築群,包括太后居處的排雲殿、皇帝居室玉瀾堂以及太后皇帝駐園時臨朝理政的「仁壽殿」等處。
清代後期,雷氏家族中雷思起與長子雷廷昌擔任御苑重建工程,留下許多工程圖稿,部分輾轉入藏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展覽規劃前後兩檔期,分別展出三處樣式雷裝潢圖稿,藉以一窺雷式的建築藝術。
西配殿北次間後簷靈仙竹壽瓶式門口天然花罩圖樣
明間後簷東逢進身竹式天然花照圖
玉瀾堂後抱廈改安欄杆罩圖樣
排雲殿雕刻欄杆地平床圖樣
排雲殿寶座圖樣
排雲殿寶座圖樣
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
西配殿次間南逢松鼠葡萄天然石榴門口花罩圖樣
仁壽殿內圍屏寶座地平床圖樣
花板石心圍屏
排雲殿前門
排雲殿,是頤和園萬壽山中軸線上的代表建築之一,是乾隆皇帝為慶祝母親重慶皇太后設計興修,英法聯軍入侵遭遇嚴重破壞。光緒十八年(1892),朝廷同樣為慶賀慈禧皇太后(1835-1908)的六十壽辰,決議在原址重建,完工後取名「排雲殿」,成為慈禧園居與壽辰受賀地方。樣式雷圖檔中收錄著排雲殿內地平床立體圖,以及殿內孔雀羽掌扇式樣與太后寶座型式,圖中分別有黃紅兩色簽條,具體說明設計內容。
玉瀾堂正面
玉瀾堂,是光緒皇帝駐蹕頤和園時的居室,坐北朝南。堂前左側東配殿稱「霞芬館」,右側西配殿稱「藕香榭」。光緒十八年(1892)玉瀾堂也經歷重建修繕。展件中有雷家當年為玉瀾堂及其東西配殿室內間隔進行設計圖樣,包括玉瀾堂的後抱廈、東次間、明間後檐天然花罩;東配殿(霞芬館)與西配殿(藕香榭)室內欄杆罩、天然落地罩與圓光罩等式樣,畫工細緻。從部分圖樣留下修改痕跡,可知圖稿尚處於初始階段。
仁壽殿正門
仁壽殿,西與玉瀾堂相連。乾隆以來稱為「勤政殿」,光緒十二年(1886)頤和園重建期間改稱「仁壽殿」,是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駐蹕時期臨朝理政之處。選件包含正殿中央地平床平面圖,屏風圖及孔雀羽掌扇設計樣式。雷氏家族設計繪圖之美,充分反映清宮皇家建築師的工藝美術的專業素養。
雷思起(1826-1876)
字永榮,自小受父親雷景修的薰陶,專注皇家建築設計,並通曉風水,工藝精湛。早年隨父參與嘉慶皇帝昌陵、道光皇帝慕陵的建設工程。後期主要主持紫禁城三海、圓明園、頤和園、定陵、惠陵等皇家建築設計與興建工程。
雷廷昌(1845-1907)
字輔臣,雷思起長子。早年跟隨父親在樣式房學習,並協助參與皇家陵寢宮苑的修建工程設計。後期主持多項皇家工程,包括重建天壇祈年殿、規劃慈禧太后萬壽景點樓臺設計、八國聯軍後北京城門的重建,深受慈禧太后信賴。
資料來源:白鴻葉,《大國工匠─樣式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1年10月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