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台灣的古典建築
中國古典建築之精粹,蘊含建築工藝與建築藝術,而皇家建築在傳統建築中更是代表其中最高水平。「樣式雷」傳世圖樣文獻,在民國初年經中國營造學社多位建築學者努力下得以傳揚,奠基的研究也在後輩中傳承延續。
1950至1960年代,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後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各地建築也納入古典元素。本單元將精選代表案例,呈現此十餘年間先後興建的公共文化建築式樣。其中包括由黃寶瑜(1918-2000)主持營建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盧毓駿(1904-1975)領銜建築之臺北中正區「南海藝文園區」建築群與中國文化大學;以及有「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之稱的修澤蘭(1925-2016)設計施工的陽明山中山樓。
上述臺灣著名建築師們的建築理念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國古典建築情懷的影響,同時融入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從而留下許多外型古典、內部現代的代表性建築作品。透過歷史照片及資料,比對現在臺北人生活圈中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山樓與中國文化大學,在驚歎前人建築工藝時,將重新認識這些古典建築的歷史脈絡,了解政府遷臺初期臺灣建築歷史的一頁。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49年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國民政府遷臺,抗戰期間南遷文物也隨政府渡臺,先後經楊梅到臺中霧峰北溝安置。考慮博物館事務的發展,典藏文物的維護與展示,1961年國民政府決定在臺北外雙溪闢建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於1965完工,定名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1960年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興建,不僅是國內文化與建築界大事,更是國際頭條。作為延續中華數千年歷史文化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建築體也隨著被賦予強烈古典建築外型,顯現出博物院在傳承我國文化藝術一脈相承的脈絡。主體建築設計來自傳統明堂概念,建築平面採用「器」字型布局,盝頂式屋頂,兩旁建築對稱延展與中軸動線設計,呈現故宮博物院穩重莊嚴的本質。
陽明山中山樓
南海藝文園區
1950至60年代的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上,曾先後出現一批以傳統古典宮殿式的文教建築群,包括中央圖書館(1955年)、教育資料館(1956年)、藝術教育館(1956-1957年)、臺灣科學館(1959年)、歷史博物館(1964年)等五大機構匯聚成「南海學園」的藝文特區,融合人文、藝術與科學教育精神。
綠色琉璃瓦重檐歇山設計的歷史博物館、圓攢尖頂天壇樣式的中央圖書館與科學教育館,既反映國民政府遷臺初期推動復興中華文化意涵,而建築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工法興建,又呈現與現代化建築技術結合的變化。園區營建主要由時任教育部長張其昀(1901-1985)先生負責,而園區之中由盧毓駿建築師(1901-1985)仿北京天壇祈年殿樣式,運用天圓地方理念所興建的「科學教育館」,更是當時建築群的焦點。
中國文化大學
運用中國儒家哲學思想來詮釋建築概念,盧毓駿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的建築設計堪稱發揮得淋漓盡致。該校大成館(1963年完工)、大仁館(1964年完工)與大義館(1965年完工),是盧建築師發揮周代明堂概念設計製作的代表作品,這也是盧毓駿在為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之初,貫徹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主張大學校園主體建築,應以中國傳統儒家觀念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