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現代台灣的古典建築

中國古典建築之精粹,蘊含建築工藝與建築藝術,而皇家建築在傳統建築中更是代表其中最高水平。「樣式雷」傳世圖樣文獻,在民國初年經中國營造學社多位建築學者努力下得以傳揚,奠基的研究也在後輩中傳承延續。

1950至1960年代,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後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各地建築也納入古典元素。本單元將精選代表案例,呈現此十餘年間先後興建的公共文化建築式樣。其中包括由黃寶瑜(1918-2000)主持營建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盧毓駿(1904-1975)領銜建築之臺北中正區「南海藝文園區」建築群與中國文化大學;以及有「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之稱的修澤蘭(1925-2016)設計施工的陽明山中山樓。

上述臺灣著名建築師們的建築理念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國古典建築情懷的影響,同時融入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從而留下許多外型古典、內部現代的代表性建築作品。透過歷史照片及資料,比對現在臺北人生活圈中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山樓與中國文化大學,在驚歎前人建築工藝時,將重新認識這些古典建築的歷史脈絡,了解政府遷臺初期臺灣建築歷史的一頁。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49年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國民政府遷臺,抗戰期間南遷文物也隨政府渡臺,先後經楊梅到臺中霧峰北溝安置。考慮博物館事務的發展,典藏文物的維護與展示,1961年國民政府決定在臺北外雙溪闢建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於1965完工,定名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1960年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興建,不僅是國內文化與建築界大事,更是國際頭條。作為延續中華數千年歷史文化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建築體也隨著被賦予強烈古典建築外型,顯現出博物院在傳承我國文化藝術一脈相承的脈絡。主體建築設計來自傳統明堂概念,建築平面採用「器」字型布局,盝頂式屋頂,兩旁建築對稱延展與中軸動線設計,呈現故宮博物院穩重莊嚴的本質。

  •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_預覽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_預覽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寶瑜(1918-2000)
黃寶瑜(1918-2000)

浙江江陰人,1961-1965年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建築設計,代表傳統古典建築在臺灣的呈現。抗日戰爭期間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師從中國營造學社文獻部劉敦楨先生。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是臺灣早期著名建築師,也是中國營造學社來臺的唯一專業成員。1961年成立「大壯建築師事務所」,其中「大壯」二字,即取自老師劉敦楨「大壯室主人」的外號。

陽明山中山樓

    • 陽明山中山樓
    • 陽明山中山樓
    陽明山中山樓_預覽圖

    拿出你手上的一百元新臺幣,其中一面所展現的建築物,正是位處陽明山上的中山樓。中山樓是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而建,由「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之稱的修澤蘭女士(1925-2016)設計施工。1965年動工,次年落成。值得注意是,中山樓興建過程中,盧毓駿先生擔任興建委員,黃寶瑜先生則是工程顧問。主體建築前後分別以單檐歇山與攢頂式綠色琉璃瓦建蓋,極具傳統皇家別苑的雅緻莊重特色。

修澤蘭(1925-2016)
修澤蘭(1925-2016)

湖南沅陵人,1965年以復古主義設計興建陽明山中山樓。抗日戰爭期間,與黃寶瑜先生同樣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建築理念受傳統古典建築的影響。戰後初期來臺,參與多項鐵路車站建設工程,並在中山樓興建而聞名臺灣建築界。其他如全國多所女子國中、高中校園興建,南投日月潭教師會館等,均出自修澤蘭女士作品。設計的多樣性,為戰後初期臺灣豐富建築內容。

南海藝文園區

1950至60年代的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上,曾先後出現一批以傳統古典宮殿式的文教建築群,包括中央圖書館(1955年)、教育資料館(1956年)、藝術教育館(1956-1957年)、臺灣科學館(1959年)、歷史博物館(1964年)等五大機構匯聚成「南海學園」的藝文特區,融合人文、藝術與科學教育精神。

綠色琉璃瓦重檐歇山設計的歷史博物館、圓攢尖頂天壇樣式的中央圖書館與科學教育館,既反映國民政府遷臺初期推動復興中華文化意涵,而建築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工法興建,又呈現與現代化建築技術結合的變化。園區營建主要由時任教育部長張其昀(1901-1985)先生負責,而園區之中由盧毓駿建築師(1901-1985)仿北京天壇祈年殿樣式,運用天圓地方理念所興建的「科學教育館」,更是當時建築群的焦點。

  • 原國立科學館 1959 盧毓駿
原國立科學館 1959 盧毓駿_預覽圖
原國立科學館 1959 盧毓駿
  •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4 永利建築師事務所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4 永利建築師事務所_預覽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4 永利建築師事務所
  • 原國立中央圖書館 1955 利群建築師事務所
原國立中央圖書館 1955 利群建築師事務所_預覽圖
原國立中央圖書館 1955 利群建築師事務所

中國文化大學

運用中國儒家哲學思想來詮釋建築概念,盧毓駿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的建築設計堪稱發揮得淋漓盡致。該校大成館(1963年完工)、大仁館(1964年完工)與大義館(1965年完工),是盧建築師發揮周代明堂概念設計製作的代表作品,這也是盧毓駿在為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之初,貫徹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主張大學校園主體建築,應以中國傳統儒家觀念相關聯。

  • 1963 大成館
1963 大成館_預覽圖
1963 大成館
  • 1964 大仁館
1964 大仁館_預覽圖
1964 大仁館
  • 1965 大義館
1965 大義館_預覽圖
1965 大義館
盧毓駿(1904-1975)
盧毓駿(1904-1975)

福建福州人,是現代臺灣著名建築師之一,曾參與臺北南海學園「臺灣科學館」與中國文化大學等建築工程。1916年以「勤工儉學」赴法留學,學習公共工程與都市計畫。來臺後在臺灣大學任職,並應教育部長張其昀先生之邀,參與國民政府多項公共工程建築。盧氏建築講求復古與現代結合的風格,為早期臺灣古典建築注入新特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