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赴京朝覲-臺灣原住民進京傳奇

外部逆寫
赴京朝覲-臺灣原住民進京傳奇 逆寫
蕭伊涵(北一女)

  清乾隆五十一年,臺灣爆發清領時期影響層面最大,清軍傷亡最多的民變—林爽文事件。在漢人通事與原住民的幫助下,福康安領清軍平定亂事,為了對原住民表達感謝,所以邀請各部落領袖前往北京。然而,這並不是原住民第一次進京,早在康熙年間,為使皇帝目睹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官員便曾經帶臺灣原住民進京覲見皇帝,然而康熙皇帝面對京中既有的貢禮,表達其無用的想法,藉此看出康熙皇帝輕忽臺灣原住民事務及物產的態度。

  為了形塑臺灣原住民廣被皇澤、深受教化的面向,臺灣原住民也曾被邀請至清皇帝的祝壽宴,但在乾隆四年原住民到福州城祝壽後,因為皇帝的諭旨,表達對臺灣原住民部落領袖的憐老之心,認為「道路跋涉匪易」、「以後不必赴省」,所以直到林爽文事件爆發前,都沒有原住民進京或省城的。

  林爽文事件後,協助清軍平定動亂的原住民族,除了受到乾隆皇帝的贈禮,更是時隔近五十年,邀請原住民部落領袖進京,這次進京最大的不同在於參與者是以生番為主,同時他們帶著戰功遠道奉召而來,事情的安排也較以往慎重,出發前官員便賞賜各部落布疋、茶鹽,給予家屬安頓,處理行李、棉衣等。經過長時間的跋涉,終於在年末到了京城,一行人面對隆重盛大的場面,也真切感受到文化衝擊,史料記載前往北京的原住民受到皇帝格外禮遇,除了為他們安排「北京觀光」之行程,也設宴款待,一個月的覲見期間,便收到羊毛蟒袍、布疋、絲綢等工藝品。

  此次進京亦迎來了之後原住民朝覲的序幕,乾隆五十五年間,乾隆八十大壽祝壽活動是乾隆年間第二次原住民進京祝壽,送上鹿皮、千年藤、豹皮祝壽的原住民,收到了乾隆皇帝贈與的布料、綢緞、瓷器等珍貴贈禮。雖然對於原住民來說,因為沒有文字相關歷史記載,相關評論大多源自清領政府,同時在字裡行間足以看出清領從視原住民為取悅皇帝之「物」,到以「語言不通」、「性情不同」、「非我臣僕」視原住民為「番地之民」。然而面對稀有物的出現,對於當時未曾擁有此等豐厚稀有品的原住民而言,依然是值得保存及收藏的珍寶,特別是繡有四爪金龍的蟒袍以及獲得英勇的封號,在當時留下不少傳奇事蹟。

  除此之外,後來陸續也有其他原住民輪番進京,雖然無法明確得知進京之行是被迫安排,還是自願前行,但以收藏的贈禮與較少來自原住民的動亂來看,當時原住民進京應受到不錯的禮遇。當然,原住民部落也不一定是每個人皆認同此種對待,認為族人不該崇尚這些身外之物,影響傳統部落文化。然而在整體而言,此次進京依然是帶來許多助益,除了帶來原住民接觸海外的機會,獲得不少物資、珍寶,也增補《職貢圖》的內容,更是相較於漢人,減少不少原住民與清領政府間的衝突。

備 註:本文依據台北故宮典藏文件:「赴京朝覲-臺灣原住民進京傳奇」沙畫。

參考資料:

  1. 宋冠美(2015)。《圖像、知識與帝國統治: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返回逆寫選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