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コンテンツへ移動
:::

政治と儀礼

康熙四十二年(1703),聖祖皇帝北巡塞外,於喀喇河屯行宮度過五十歲壽辰。同年開始修建避暑山莊,八年後完成主體建設,自此避暑山莊即成為清帝每年避暑與處理軍政大事的活動中心。如:乾隆二十年(1755),高宗皇帝於此大宴厄魯特蒙古四部上層貴族,慶賀平定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乾隆三十六年(1771),於山莊接見率部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乾隆四十五年(1780),接見自西藏日喀則前來慶賀其七十壽誕的六世班禪;乃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接見英國特使馬戛爾尼。而在熱河行宮周圍的外八廟,也是在清廷安定北部、西部的過程中所陸續興建,透過宗教建築來攏絡蒙藏民族與鞏固滿蒙聯盟。

外賓の接待

在大清盛世,尤其是乾隆朝,避暑山莊也常是接見遠方貴賓與外國使臣的場所,其中來自西藏日喀則的六世班禪與遠從英國的馬戛爾尼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事件。

この文字をクリックして、キーボード操作によるアルバム機能の説明を見る:
  • アップキー:写真選択を表示
  • アップキー:写真選択を非表示
  • レフトキー:上一張照片
  • ライトキー:次の写真へ
  • ESC鍵:アルバムを閉じる
    • 嘎巴拉數珠(附題識錦片)
    • 嘎巴拉數珠(附題識錦片)
    • 嘎巴拉數珠(附題識錦片)
    嘎巴拉數珠(附題識錦片)_プレビュー

    嘎巴拉數珠(附題識錦片)

    • 清乾隆四十五年
    • 西藏作品
    • 故雜001938
    • 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附木胎皮盒)
    • 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附木胎皮盒)
    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附木胎皮盒)_プレビュー

    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附木胎皮盒)

    • 清乾隆四十五年
    • 故琺000800

    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高宗七旬壽辰,六世班禪(1738-1780)赴京祝壽。該年八月二人於避暑山莊見面,六世班禪敬獻不少禮品予乾隆。此「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為八月初二日初見時贈禮,然此罐之工藝及裝飾非屬藏式文物,乃印度蒙兀兒王朝風格作品;108顆之「嘎布拉念珠」乃以顱骨所成,六世班禪敬獻於八月初七,當日為乾隆七旬壽誕大慶吉日。

須彌福壽之廟碑記

  • 須彌福壽之廟碑記
須彌福壽之廟碑記_プレビュー
  • 須彌福壽之廟碑記_実際のシーン
須彌福壽之廟碑記_実際のシーン_プレビュー
  • 收入《八旬萬壽盛典》卷四十二
  • 清 阿桂等奉敕撰
  • 清乾隆五十七年武英殿刊聚珍本
  • 故殿024213

乾隆四十三年(1778),六世班禪(1738-1780)通過章嘉國師(1716-1786)轉奏:「情願來京入覲。」乾隆對此事頗重視,允以祝其七十壽辰名義赴京,並「諭令于熱河度地建廟,備其居住。」此廟乃依班禪於日喀則所居札什倫布寺仿建,乾隆四十五年(1780)落成,命名「須彌福壽之廟」(藏語「扎什倫布」之漢譯)。該年六月乾隆皇帝親制此文,並譯為滿、蒙、藏文。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萬樹園入覲

  •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十日庚午條
  • 收入《承德府志》卷首二十
  • 清 海忠纂修
  • 清光緒十三年重刊本
  • 購善021709

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王喬治三世(1738-1820)為開展東方世界的貿易,以為乾隆皇帝祝壽之名義,派遣正使馬戛爾尼勛爵(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副使斯當東(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 1737-1801)率領龐大使節團來華。次年夏天,使團抵達山莊,在熱河避暑山莊舉行了覲見儀式,覲見的過程既由於中西禮儀的差異,也由於雙方代表語言翻譯的阻礙,大清與大英兩帝國首次的外交接觸最後落得草草結束,但為往後數十年中英外交關係揭開了序幕。

朝貢‧貢物一

  • 收入《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五○三
  • 清 崑岡等奉敕纂
  • 清光緒二十五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石印本
  • 故殿026053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十日(1793年9月14日),乾隆皇帝正式接見了馬戛爾尼率領的英使團,先後在山莊的萬樹園與宮殿區卷阿勝款待。使團在覲見儀式上呈交了英國國王成遞給乾隆皇帝國書,並包含許多當時西方科技新產品,皇帝也回賞使團禮物。使團最後在9月24日離開熱河。乾隆也在使團離開前一天,擬好了國書,交由使節團轉交英國國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