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箱走四方
書肆中待價而沽的巾箱本,几案上文人伏讀的小書板,抑或宮中架槅陳設帝王御覽的袖珍本,內容都是些什麼?若由歷代文人購藏巾箱小冊的種類及性質看來,當可分為士子焚膏繼晷的經史科考用書、文人几案抒懷的詩文劄記尺牘、讀書人居家常備的類書及醫藥方書;他如暇餘娛心的演義小說及民間戲曲、行萬里路必備的旅遊指南等,亦為文人隨身行篋的首要之選。
科舉是古代一種考試掄才選官制度,考生嘗刻意將科考用書製成「懷挾本」或「夾袋(夾帶)冊」,並攜入考場,作為舞弊工具。懷挾本或錄於巾上,或抄入衣袋夾縫,或藏至筆管,或見於硯底、鞋襪,雖已非書籍開本形式,功能與夾小板異曲同工。自宋迄清,此種因巾箱本出現而產生的小抄書,在國家考選體系中形成了一種另類試場夾帶文化。
-
婺本點校重言重意互註尚書
宋刊巾箱本
-
詳註東萊先生左氏博議
明刊巾箱本
-
乾隆南巡紀程圖
清寫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