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部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會地帶,多民族多語言: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維吾爾等,同時並存;這裏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中海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印度文化透過商旅貿易,川流不息,無論是人們活動的範圍或是工藝技術的流傳,都超越國家界線的概念,形成多元文化混溶的特質。元朝帝國曾經相連一氣的東、西兩大文明,在清朝統治內陸亞洲時再一次打通,游牧民族精湛的金工、伊斯蘭文化的玉石審美觀,出現在遙遠的紫禁城,為清代的藝術注入新生命力。
蕾絲椿伯爾提面紗
- 清 18世紀
- 回部作品
這件蕾絲面紗是塔吉克婦女的結婚用品,蕾絲的文樣是在鏤空方形格內加上絲線,拼出幾何形的圖案,織法特殊,是十八世紀留存的少數例子。「椿伯爾提」、「春伯特」,是維吾爾語的漢字譯音,為面紗或面罩之意。面紗上緣鑲繡花帶,一面為金絲線繡捲草紋紅絨帶,另一面是絲線繡花卉藍布帶,二者均為中亞常見的刺繡手法與文樣。面紗附四組繫帶,兩組為紅棉線飾銀絲線結子,另兩組為金絲線飾珍珠結子、金嵌寶石線墜子,後者的金飾件以金珠組合出幾何紋,上嵌紅、綠寶石,非常具有伊斯蘭風格。這件面紗來自英吉沙爾,這是附屬於喀什噶爾的城市,喀什噶爾是古代絲綢之路北中南三線在中國西端的匯集地,中亞各地往來貿易十分發達,這件面紗正忠實的反映了絲綢之路上同時併現的多元混搭風貌。
金嵌珠石帽花
- 清18世紀
- 乾隆35年喀什噶爾呈進
- 回部作品
〈金嵌珠石帽花〉清代宮廷的木盒上寫著「金玉吉爾哈」,「吉爾哈」很可能是波斯語 jigha 的音譯,指印度和伊斯蘭王室或貴族頭巾上佩戴的羽毛狀頭飾。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編印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記載,其為乾隆35年喀什噶爾所呈進。這件頭飾羽軸的根部以玉作管狀,中心部份為一圓形花卉,羽片部位兩側並排著一顆顆由大漸小的圓形寶石,末端以偏向一側垂掛而下的單顆寶石收尾,和伊斯蘭頭巾上的飾件造型相同,嵌飾寶石的底部貼以金箔,金箔貼附並不緊密,器側各附一金鍊鈎,可與帽飾等固定。最特別的是在這片羽毛的背後,加上兩隻長長的金冠羽,原本屬於貴族使用的羽狀頭飾在十八、十九世紀以後發展出更多的變化,樣式繁複或變形的設計,使頭飾純以追求華麗為目的,脫離了原來作為身份象徵的意義體系。就做工及樣式推測,極可能為仿伊斯蘭風格的回部作品。
包金嵌珠石帽花
- 清 19世紀初
- 回部或伊斯蘭風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