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貴琳瑯游牧人:院藏清代蒙回藏文物特展,展出時間2017年3月31日至2018年8月20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303
貴貴琳瑯游牧人:院藏清代蒙回藏文物特展,展出時間2017年3月31日至2018年8月20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303
:::

超越國界的珍寶

回部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會地帶,多民族多語言: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維吾爾等,同時並存;這裏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中海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印度文化透過商旅貿易,川流不息,無論是人們活動的範圍或是工藝技術的流傳,都超越國家界線的概念,形成多元文化混溶的特質。元朝帝國曾經相連一氣的東、西兩大文明,在清朝統治內陸亞洲時再一次打通,游牧民族精湛的金工、伊斯蘭文化的玉石審美觀,出現在遙遠的紫禁城,為清代的藝術注入新生命力。






蕾絲椿伯爾提面紗

  1. 清 18世紀
  2. 回部作品

這件蕾絲面紗是塔吉克婦女的結婚用品,蕾絲的文樣是在鏤空方形格內加上絲線,拼出幾何形的圖案,織法特殊,是十八世紀留存的少數例子。「椿伯爾提」、「春伯特」,是維吾爾語的漢字譯音,為面紗或面罩之意。面紗上緣鑲繡花帶,一面為金絲線繡捲草紋紅絨帶,另一面是絲線繡花卉藍布帶,二者均為中亞常見的刺繡手法與文樣。面紗附四組繫帶,兩組為紅棉線飾銀絲線結子,另兩組為金絲線飾珍珠結子、金嵌寶石線墜子,後者的金飾件以金珠組合出幾何紋,上嵌紅、綠寶石,非常具有伊斯蘭風格。這件面紗來自英吉沙爾,這是附屬於喀什噶爾的城市,喀什噶爾是古代絲綢之路北中南三線在中國西端的匯集地,中亞各地往來貿易十分發達,這件面紗正忠實的反映了絲綢之路上同時併現的多元混搭風貌。

蕾絲椿伯爾提面紗

金嵌珠石帽花

  1. 清18世紀
  2. 乾隆35年喀什噶爾呈進
  3. 回部作品

〈金嵌珠石帽花〉清代宮廷的木盒上寫著「金玉吉爾哈」,「吉爾哈」很可能是波斯語 jigha 的音譯,指印度和伊斯蘭王室或貴族頭巾上佩戴的羽毛狀頭飾。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編印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記載,其為乾隆35年喀什噶爾所呈進。這件頭飾羽軸的根部以玉作管狀,中心部份為一圓形花卉,羽片部位兩側並排著一顆顆由大漸小的圓形寶石,末端以偏向一側垂掛而下的單顆寶石收尾,和伊斯蘭頭巾上的飾件造型相同,嵌飾寶石的底部貼以金箔,金箔貼附並不緊密,器側各附一金鍊鈎,可與帽飾等固定。最特別的是在這片羽毛的背後,加上兩隻長長的金冠羽,原本屬於貴族使用的羽狀頭飾在十八、十九世紀以後發展出更多的變化,樣式繁複或變形的設計,使頭飾純以追求華麗為目的,脫離了原來作為身份象徵的意義體系。就做工及樣式推測,極可能為仿伊斯蘭風格的回部作品。

金嵌珠石帽花

包金嵌珠石帽花

  1. 清 19世紀初
  2. 回部或伊斯蘭風格作品

這件清代記錄為「包金嵌珠石帽花」的美麗飾件,具有明顯伊斯蘭文化的色彩。一片片細長的金枝自中心柱向外伸展,柱頂一粉紅碧璽,其造型令人聯想起十八世紀以後伊斯蘭文化帝王頭巾上一叢叢向上挺立的寶石羽狀穗。同時,帽花中心柱上鑲嵌的紅、綠寶石與珠飾,不論寶石的色澤或是鑲嵌、串飾的手法或美感,都和蒙兀兒風格如出一轍。清代宮廷收藏伊斯蘭風格的頭飾很可能是由回部輾轉傳入,清代的回部是指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一帶,並包含今阿富汗、吉爾吉斯坦的一部分地區,十九世紀初浩罕商人掌握天山南、北路與中亞的進出口貿易,由於地緣與文化的相近,伊斯蘭文化相關文物在回部十分普遍,其中的精品得以進入宮廷,展出的三件帽花就是最好的例子。

包金嵌珠石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