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典精槧
隨道教的長時發展,道教經典的種類與數量亦臻繁複,以現代圖書分類觀之,道教典籍可概括為講授三清教義的經典部、傳授畫符持呪與齋醮科儀的方術部、教授金丹修煉與內丹養氣的醫藥部、以及建立道門倫理規範的道戒部。
有關《道藏》的正式編纂,最初是於唐代由玄宗下令搜訪,纂修《道藏》;宋真宗、宋徽宗、金世宗等亦皆曾下令編修,但這些早期《道藏》原版早已亡佚,唯存其名。本院典藏雖未有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刊印的《正統道藏》與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607)續刻的《萬曆續道藏》,然宋真宗時道士張君房撮道藏精要所編成的道學名著《雲笈七籤》,院藏多種珍稀善本,尤珍貴者即元初全真派所刊《玄都寶藏》版中的《雲笈七籤》三卷一冊,為存世唯二珍本。
-
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 六卷
(明)羅懋登書
明金陵唐富春校刊本《搜神記》由晉代干寶(?-336)所撰,原書已散,後人輯錄成書;此刊刻於萬曆元年(1573)的《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即受《搜神記》影響編纂而成。此部為最早的富春堂(嘉靖年間金陵刻書坊)刊本,內收三教諸神版畫159幅。展頁為「天妃」(媽祖),康熙時媽祖方受封為「天后」。
-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集註 三卷
(宋)釋元粹集註
元延祐二年許道琯手寫本此三冊線裝寫本為延祐二年(1315)松江府玉清觀一位名為許道琯的道士所抄,據其友月江正印禪師所述:許道琯畢生勤於抄經,仙逝後火化得甚多瑞應舍利。《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集註》乃南宋天台宗僧人元粹所著,成書於嘉定七年(1214),元粹屬北峰宗印(1149-1214)門下。
-
一化元宗 五十四卷
(明)高時明編
明天啟四年刊本共十二冊,收道典四十九部,悉由高時明編校,卷末〈一化元宗指要〉跋:「大明天啟四年(1624)歲次甲子仲秋望日古燕信安復出道人高時明薰沐稽首拜書」。高時明(?-1644),明末天啟至崇禎時期內府太監,掌司禮監印。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高於宮中自焚殉帝。
-
徐仙翰藻
元 陳夢根編
明鈔本跋文記此書係陳夢根於元大德九年(1305)編集,後收入《萬曆續道藏》。此書輯錄二百餘篇詩詞歌賦及各類散文,收錄五代宋元各地祀奉徐仙之事,或為徐仙降筆,或是讚頌徐仙功德,記述應化事蹟,故名「徐仙翰藻」。「徐仙」指南唐徐知証、徐知諤兄弟;自五代至元明,民間多處立廟供奉此神。
-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
明萬曆四十三年吳之鶴刊本
不著撰人,傳為尹真人(尹喜)弟子所著。書分元、亨、利、貞四集,配以豐富插圖;內容主要是介紹內丹修鍊,修氣導引之法。學者考證認為應是明中後期全真派道士歸納內丹功法總結所作,全真派至今仍奉此典為練氣修行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