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邊之路
古代中央政府,為保護邊境安寧與宣示主權,通常會定期或不定期派員,前赴邊疆地區巡察,因此出現「巡邊圖」這類圖種,明、清兩代(十四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邊患多來自北方,因此巡邊圖也多集中在這些地區,比如黑龍江檔案館藏的〈黑龍江地區巡邊路線圖〉,故宮典藏的〈吉林九河圖〉等。展出〈邊防圖〉,非敘述北方防務,而是描繪清代西南邊境,從廣西省歸順州起,經榮勞、湖潤寨,往東南到下雷土州之間,與越南交界處一帶。圖中見繪兩國以「牆」、「濠」、「柵」為界之外,與防務相關的邊境隘口、兵卡、汛堡、村落也都一一入畫,而連接著這些邊防要地的,正是以紅點虛線組成,蜿蜒在大山之間的通行道路,雖然未知此圖是否與某次特定活動有關,但從「隴邦汛」下緣註:「隴邦係左營汛地所管,隘卡自榮勞隘起,至咘透卡止,共八隘九卡,按定准單日期上下巡查。」裡的「巡查」二字推測,自然也與「巡邊」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