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的肇建
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上曾經存在的許多教宗藏書均已消失。今日的梵蒂岡宗座圖書館係由教宗尼閣五世(Nicholas V, r. 1447-1455)於十五世紀中葉建立,宗旨是「為知識份子提供共同便利」。他從一小部分收藏開始,派遣使徒至當時所知的世界各地,按精確計畫徵集各類抄本,期以建立一所合乎人文主義文化標準,涵蓋所有學科的普世圖書館。
尼閣五世去世時,教廷所藏抄本已達1,200餘冊。他的繼任者對於圖書的研究收藏,亦能賡續從事。教宗西斯篤四世(Sixtus IV, r. 1471-1484)繼位後,將圖書館重組,不僅擴充空間,配置館員,更提供穩定的經費。1481年,館藏抄本已達3,500冊規模,係當時收藏最豐富的圖書館。
許多非常重要的抄本在此期間入藏,例如四世紀的《梵蒂岡抄本(Codex Vaticanus)》是現存最古老,且幾近完整的希臘文聖經抄本;五至六世紀的《羅馬維吉爾抄本(Vergilius Romanus)》則收錄拉丁作家維吉爾(Virgil, 70-19 BC)的文字。其他在文學史上具重要意義的著作,如泰倫提烏斯(Terence, c. 195/185-c. 159? BC)、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 100-44 BC)、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23/24-79)、薩盧斯特(Sallust, 86-c. 35)與塞內卡(Seneca the Elder, 54 BC-AD 39)等人作品的抄本,皆於九世紀製作。
亞略巴古的丟尼修神學文集盎博羅削拉丁文譯本
- 亞略巴古的丟尼修(約西元1世紀)
- 拉丁文|十五世紀中葉|義大利|動物皮紙|344×240×80 公釐
- Vat.lat.171|原件展示|©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這部抄本的特色,在於有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奠基者教宗尼閣五世(Nicholas V,1447-1455在位)的牧徽,及其親筆所寫之註解與校記。該抄本被視為古代晚期亞略巴古的丟尼修(Dionigi l'Areopagita,約西元1世紀)其希臘文神學論著的拉丁文版本,並經人文主義者嘉瑪道理會士盎博羅削(Ambrogio Traversari, 1386-1439)編輯。特別是頁面138v,周邊以金色與彩色樹葉裝飾,首字母N中可見一位高階教士(或即教宗尼閣五世本人),坐在椅子上書寫,並被群書環繞。
教宗博義九世儀典書
- 拉丁文|1389-1404|動物皮紙|320×225 公釐
- Vat.lat.3747|影像輸出|©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本書圖繪豐富而華麗,一直被視作一部主教儀典書;抑或更確切地說,一部與主教或教宗所主持之禮儀活動有關的文本彙編。另一方面,近來曾有學者指出,全書是一部《彌撒禮儀規範(Praeparatio ad Missam)》,亦即教宗為舉行聖祭禮儀所使用的一系列祝禱文本。由若干頁面所見之牧徽顯示,本書由教宗博義九世(Boniface IX,1389-1404 在位)親自委託製作,其亦可由頁面39v 包圍細密畫的紫紅色背景中之金色文字獲得證驗:「神聖的上主,教宗博義九世為彰顯聖三之崇敬與榮耀及其教宗職務而製作本書(Sanctissimus dominus noster summus pontifex, Bonifatius nonus fecit fieri hunc librum, ad honorem et gloriam sanctissime Trinitatis, et sui pontific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