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焚香

千年以來,品香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門藝術。隨著品香活動普及,與香事有關的香譜廣泛流傳,香爐、香盒、香盤等器具,也大量生產、販賣與流通。它們不但兼具實用及觀賞性,亦是文人間相互餽贈的禮品。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宋 黃庭堅 書嬰香方
    宋 黃庭堅 書嬰香方_預覽圖

    宋 黃庭堅 書嬰香方

    • 冊頁
    • 高 28.9 cm
    • 寬 37.7 cm

    黃庭堅 (1045-1105) ,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 (今江西修水) 人。此方無款,從用筆與書風判斷為黃庭堅所書,記載製作嬰香所需配方。南宋陳敬《陳氏香譜》中亦有此方,多增加檀香,主香為沉水香,並非黃庭堅所用之角沉,龍腦、麝香用量亦少許多。角沉據丁謂 (966-1037) 〈天香傳〉載,是海南島沉香中之最,為當時最好的香。

    • 宋 龍泉窯 翠青鬲式爐
    • 宋 龍泉窯 翠青鬲式爐
    • 宋 龍泉窯 翠青鬲式爐
    宋 龍泉窯 翠青鬲式爐_預覽圖

    宋 龍泉窯 翠青鬲式爐

    • 高 10.5 cm
    • 口徑 14.3 cm

    青瓷香爐產自浙江省龍泉窯,具有三個袋狀足,一旦對比青銅鬲,可膫解兩者之間的襲仿關係。透過浙江省德清縣吳奧墓(1268)、四川省遂寧窖藏(1234)和韓國新安海底沈船(1323)的出土物,又可追溯出鬲式爐使用與流行的時間。宋人焚香,重視器具蘊含的意境,故選展來呼應楊萬里筆下「琢瓷作鼎碧于水」,呈現文人嚮往青瓷香爐的品味。

    • 宋 蘇軾 致運句太博尺牘
    宋 蘇軾 致運句太博尺牘_預覽圖

    宋 蘇軾 致運句太博尺牘

    • 冊頁
    • 高 26.1 cm
    • 寬 20.9 cm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此作用筆勁秀, 線條流美,約書於熙寧四年(1071)。紙張為折枝梅羅紋砑花粉箋,雖 然部分脫落,仍可以清楚見到梅花姿態。信中感謝對方致贈極佳妙的「臨 安香合」,乃盛放香料的容器,有金、銀、瓷、漆等材質,也經常用作 壽禮。他曾於紹聖二年(1095)貶惠州時贈送生日香合給蘇轍(1039- 1112)。

    • 南宋至元 剔犀雲紋盒
    • 南宋至元 剔犀雲紋盒
    南宋至元 剔犀雲紋盒_預覽圖

    南宋至元 剔犀雲紋盒

    • 高 3.9 cm
    • 徑 8.4 cm

    根據《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兩書記載,北宋開封城和南宋的臨安城,時而可見販售香盒的店舖。這件黑地素漆雲紋盒,除了展現當時流行的裝飾技法與紋樣之外,亦能與蘇軾尺牘的「臨安香盒極佳妙」對照,傳達文人以香盒相贈的風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