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遠思
乾隆皇帝與古銅器
坐擁清宮裡收藏的古銅器,乾隆皇帝曾經為個別銅器寫下詩文作品,文中可見歷史情懷以及儒學智識。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在位時,曾召集群臣,參考宋徽宗敕編的《宣和博古圖》(1123),以手繪和摹寫的方式,將大量的銅器實體,轉化編成一冊又一冊的圖錄。由書中所載器物,可見當時銅器藏品的豐富類型,器物年代由商、周迄及漢、唐,除了中原樣式,也包括來自異域的銅器。
追索三代
乾隆二十四年(1759)回部平定,江西出土古鐘十一件,視為瑞兆。進呈入宮後,乾隆皇帝詳考古鐘音律,以思三代之風。十一件古鐘現存世四件,展覽所見為其二。此二件甬鐘形制、紋飾皆同,大小相次。器主為春秋吳王之子「者減」。作鐘祈福於皇祖,希望樂聲悠揚,子孫永保。
三代之外
《西清續鑑‧甲編》〈附錄〉收有銅器三十八件,皆來自清帝國西部和西南方,類型含括容器、兵器、樂器、印章、錢幣。有別於傳統青銅器的漢字文化及紋飾藝術,呈現異域的風格特色。這些異域銅器被納入龐大的宮廷收藏之中,進行編目及考究,成為乾隆皇帝對其帝國武功的文化展示。
銅器的圖錄
乾隆時期編纂的第一部銅器圖錄為《西清古鑑》(1755),總計四十卷,附錢錄十六卷。第二部為《寧壽鑑古》十六卷(約1781),收錄新增入藏品,並陳設於改建之後的寧壽宮。第三部《西清續鑑》(1793)分為兩部,《甲編》二十卷,收錄紫禁城的藏器;《乙編》二十卷,收錄盛京奉天行宮的藏器。以上圖錄合稱為「西清四鑑」或「乾隆四鑑」總計收錄4105件器物,是官方最具規模的傳世銅器圖鑑。
清 梁詩正等奉敕編《西清古鑑》
- 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