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

戰國以及漢代玉器最主要的藝術目標都是動態感,而戰國以蛇為設計原型,漢代則以獸為依據。由於視覺會將蛇辨識為2維平面的形體,將獸視為3維立體的體態,為了創造出各自的動態效果,戰國多以曲線在平整的玉片上勾畫蛇身輪廓,藉由蜿蜒身形創造出靈動效果;漢代則多以具體積感的玉料刻劃出浮雕扭轉的獸身,以此形成飽滿的力量感。所以戰國和漢代的玉器風格可以概分為:2維剪影蛇身原則以及3維扭轉獸身原則。

因為原則不同,相應配合的鏤空也就各有調整,戰國鏤空的面積較大而規整,漢代則細長而尖銳,雖然只是些微調整變化,視覺卻有極為不同的感受,從而形成兩個時代分明的藝術風格。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戰國中期 玉鳥佩_預覽圖
    戰國中期
    玉鳥佩
    1. 長 8.6 公分、厚 0.6 公分
  •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鳩_預覽圖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鳩
    1. 長 7.3 公分、寬 4.7 公分
  •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佩_預覽圖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佩
    1. 長 6.0 公分、寬 2.8 公分、高 0.4 公分

展覽小知識

何謂韘形珮

何謂韘形珮

為什麼叫做韘形佩?因為設計原形來自於玉韘。韘的功用是為了套入指頭並拉弦射箭,所以主體呈收尖的果核形,而中央有一圓孔讓手指套入,外緣則有一小回勾用來拉開弓弦。如果我們去除韘形佩邊側裝飾的神獸,就會清楚看到完整的玉韘原形。這是此種玉飾叫做韘形佩的原因。

帶鉤的功能

帶鉤的功能

帶鉤的功能是綁繫固定腰帶,如同今天皮帶頭一般,所以下方的圓短柱是用來連接腰帶,將腰帶繞轉一周後再固定在帶鉤端點的小勾上。雖然帶鉤是服飾必需品,但玉帶鉤就不是常人所能擁有,而是大貴族的專用器,所以玉帶鉤上的浮雕神獸自然精雕細琢,充滿了動態的藝術美感。

玉圖章原先的風貌

玉圖章原先的風貌

玉熊身形矯健,展現力量與美感。仔細觀察玉熊下方的玉質平面,可發現一端輪廓圓弧,另一端平直,這說明玉熊本是玉劍璏的一部分,因為不明原因斷裂,後代人保留了圓弧的一端,將斷裂處修整平直,整體再嵌入方形的金屬座中,成為今天的面貌。

動態感

動態感

視覺傾向於穩定與平衡,所以當這件玉器有兩種擺放方式時,大家會傾向於將長邊作為底邊,將短邊朝上,左右對稱而得到最大的穩定感。但細察紋飾,可知應該上下顛倒才是正確擺放方式,這是因為戰國玉器的藝術目標是動態感,此種形制更能創造出動態效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