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

戰國以及漢代玉器最主要的藝術目標都是動態感,而戰國以蛇為設計原型,漢代則以獸為依據。由於視覺會將蛇辨識為2維平面的形體,將獸視為3維立體的體態,為了創造出各自的動態效果,戰國多以曲線在平整的玉片上勾畫蛇身輪廓,藉由蜿蜒身形創造出靈動效果;漢代則多以具體積感的玉料刻劃出浮雕扭轉的獸身,以此形成飽滿的力量感。所以戰國和漢代的玉器風格可以概分為:2維剪影蛇身原則以及3維扭轉獸身原則。

因為原則不同,相應配合的鏤空也就各有調整,戰國鏤空的面積較大而規整,漢代則細長而尖銳,雖然只是些微調整變化,視覺卻有極為不同的感受,從而形成兩個時代分明的藝術風格。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戰國中期 玉鳥佩_預覽圖
    戰國中期
    玉鳥佩
    1. 長 8.6 公分、厚 0.6 公分
  •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鳩_預覽圖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鳩
    1. 長 7.3 公分、寬 4.7 公分
  •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佩_預覽圖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佩
    1. 長 6.0 公分、寬 2.8 公分、高 0.4 公分

展覽小知識

何謂韘形珮

何謂韘形珮

為什麼叫做韘形佩?因為設計原形來自於玉韘。韘的功用是為了套入指頭並拉弦射箭,所以主體呈收尖的果核形,而中央有一圓孔讓手指套入,外緣則有一小回勾用來拉開弓弦。如果我們去除韘形佩邊側裝飾的神獸,就會清楚看到完整的玉韘原形。這是此種玉飾叫做韘形佩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