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筆蘊
展出時間 2015年7月18日至2016年1月10日,陳列室 104

古代書籍版畫發展至明、清兩代,隨社會風氣轉變與經濟成長,漸從宋、元以前偏重儒家經典、山川地志,以圖釋義的教育及詮釋功能,轉向題材多元與技巧純熟的版畫美學。

書籍以版畫插圖引人目光,以明嘉靖、萬曆朝以後最為風行。在經濟利潤的驅使下,書坊邀請著名畫家繪製插圖,並延聘刻工好手將畫作呈現板上,務求透過書籍傳播,獲取商業利益。明代延續宋、元以來刻書地域的分野,各家競技,衍成不同流派。當時,建陽、金陵、武林、徽州、吳興、蘇州等地的坊刻事業,在沿襲傳承與工匠流動下,形成各具特色,卻又互為影響的版畫派別。

清初,在官方嚴管出版品的政策下,官府與坊肆刻書呈現此長彼消的情況。官方書籍版畫嚴謹規律,透露宣揚皇室功蹟及教育臣民的深層用意;坊肆書籍版畫則漸趨衰微,未能延續明中葉以後的盛況。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

  1. 明成祖敕編
  2. 明永樂十五年刊本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內容主要收錄數以萬計之佛菩薩名號,為明成祖下令編纂之御製佛經。宋元時期佛經多為捲軸或經折裝,適合製作長形連結式版畫;至明初,冊頁線裝佛經已多有梓行,帶動佛教版畫版式的改變。此經卷首為典型「佛說法圖」風格,類同元《磧砂藏》版畫構圖,分三版面:以中央版之釋迦牟尼佛及其弟子阿難、迦葉為核心;前後版面對稱各有八僧人相、四菩薩相、二天王相,表隨侍佛兩側之四大天王、十六羅漢、八大菩薩。卷末尾依漢傳佛經傳統配有將軍樣貌之韋馱護法像。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

刻京臺增補淵海子平大全

  1. 明 李欽撰
  2. 明萬曆二十八年閩書林劉龍田喬山堂刊本

《刻京臺增補淵海子平大全》為明代後期命理學名著,題為欽天監承德郎李欽增補,萬曆二十八年(1600)福建建寧府喬山書舍刊行。《明史》卷九十八〈藝文志三〉有錄,題李欽《淵海子平大全》六卷,列為五行類星相之屬。全書主要增補宋代命算術書《淵海子平》而成,以名師徐子平(907-960)的子平推命術為核心,根據出生年、月、日、時的四柱干支為八字,以推算人生命運的道理。各卷除了說明陰陽五行生剋、天干地支沖合等基本原理與命宮格局推算法則,另附多則方便記憶的批命詩歌口訣,提供讀者習究這項術數的捷徑,並增添全書的通俗性與實用性。

刻京臺增補淵海子平大全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

  1. 明 吳承恩撰
  2. 明萬曆金陵世德堂刊本

院藏《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二十卷一百回,入藏時間及淵源均同於前書。此本最初由明萬曆二十年(1592)金陵地區唐氏世德堂書坊發行出版,被視為是現存最早刊行的百回本《西遊記》。目前僅知全世界存藏四部,其中三部藏於日本,一部為本院典藏。

是書卷端署「華陽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部分卷次署「金陵榮壽堂梓行」,或有「書林熊雲濱重鍥」。歷來研究學者對此書版本看法分歧,或認為世德堂與榮壽堂分別刊印,合併發行;或認為兩書坊先後梓行,後為福建書坊主人熊雲濱據金陵版本重新翻刻出版。然是書所附插圖為跨頁連式,上以通欄回目標示圖之內容,其插圖深具刀刻大膽、線條粗曠的金陵版畫風格。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

牡丹亭還魂記

  1. 明 湯顯祖撰
  2. 明萬曆間刊九我堂印本

《牡丹亭還魂記》為明代劇曲作家湯顯祖(1550-1616)代表之作。湯氏曾云:「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全劇分成五十五齣,故事描述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獨生女杜麗娘於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其後抑鬱以終。臨終前麗娘將自畫寫真像封存,埋入土中,又為柳夢梅發現。杜麗娘遂化身鬼魂進入柳生夢中,因而還魂復生,共結連理的愛情故事。

本書扉葉可見安徽省歙縣槐塘地區私人書坊九我堂牌記。書中附版畫插圖四十幅,雖不詳何人所畫,然畫中多留有鳴岐、一鳯、端甫、吉甫等刻工名,為晚明歙縣黃氏家族著名的刻工好手。鏤刻技法呈現徽派版畫從粗實豪放的線刻風格,逐漸朝向細膩秀巧、注重構圖的畫面營造。

牡丹亭還魂記

紅樓夢圖詠

  1. 清 改琦撰
  2. 清刊圖繪本

清改琦所繪《清刊圖繪本》係首部勾勒《紅樓夢》小說人物為主的木刻版畫畫冊,計繪五十幅,五十五人,併錄當時三十四位名流題詠。改琦(1773-1828)為清中晚期頗富盛名的文人詩畫家,善畫仕女。此書是其宿於滄州李筍香光祿吾園時繪製,從名人題詠可見當時江南文士交遊。後淮浦居士得其手稿,於光緒五年(1879)鐫刻付梓。

書中人物以繡像為主,輔以小說代表性場景,不論人物刻畫或題材選擇,均具文人仕女畫的藝術深度,刊行後深受歡迎,另有晚出文元堂本等廣為流傳,影響後世甚鉅。院藏此本為清翻刻本。

清刊圖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