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件說明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傳宋 許道寧 松下曳杖 冊

    故畫001265-8 
    絹本
    重要古物

    畫幅左下「道寧」款,舊籤題為北宋許道寧(約11世紀)作,然從松竹人物等畫風已受到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活動於12世紀末期)影響來看,應為南宋後期作品。畫中湖畔蒼松翠竹成蔭,策杖的文士由小徑走出,正駐足凝聽松韻天籟,文士的巾帽衣帶,也被風吹得微微揚起。這類以平面繪畫企圖呈現詩詞涉及「聽松」的有聲意境,對南宋畫家而言頗具挑戰性。

  • 明 文徵明 聽泉圖 軸

    故畫001333
    紙本

    畫中一道清泉由遠而近,穿越疏林坡渚之間,背景為一片烟嵐,疏林漸漸隱沒於其中。紅衣士人坐在岸邊,身體微傾凝神聽泉。作者文徵明(1470-1559)題詩並款識於畫幅上方:「空山日落雨初收,烟樹沉沉水亂流。獨有幽人心不競,坐聽寒玉竟遲留」。詩句借玉質冰寒比喻清冷雅潔流水。全幅呈現日暮雨後,幽人遠離名利競逐,獨自感受山林靜謐氣氛,甚至達到忘神的意境。王守(約1493-1550)、王寵(1494-1533)兄弟為文徵明忘年交,亦於畫上題詩。此作與院藏另一幅〈春山煙樹圖〉,畫樹和整體氣氛十分接近,為文徵明大約五十歲作品。

  • 明 李士達 坐聽松風圖 軸

    故畫000609 
    絹本
    重要古物

    李士達(約1550─1621),吳縣人(今江蘇蘇州)。萬曆二年(1574)進士,善作山水。此畫作於萬曆丙辰(1616)秋。李士達崇尚山水畫「蒼、逸、奇、遠、韻」五種特質。畫中前景為四棵造型奇古的松樹,一位文士抱膝坐於松石間,閒適地聆聽松風。一旁童子或於坡邊採芝,或蹲坐解開書卷,或爐前煽火烹茶。坡石上放置風爐、黃泥茶壺、朱漆茶托、白瓷茶盞、以及水甕等茶器。全幅意境幽美,遠離塵囂,聽松品茗為樂。

  • 明 無款 月屋聽琴 冊

    故畫003470-12
    絹本

    夜晚月色昏暗,一位文士在屋中擺設琴桌,坐於圓凳上彈琴。屋外一群人受到琴聲吸引,紛紛靠近屋外傾聽。其中一人因暗夜摸黑,跌倒在地,旁人正試圖將他拉起。全幅既飄散悠揚琴聲,又充滿庶民趣味。本幅無款,畫風接近明代蘇州職業畫家周臣(約1450-1535)風格,繪製年代大約在十六世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