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久彌堅
戰國時期以降,青銅兵器逐步由鐵器取代。不過,弩的關鍵部位─弩機直至魏晉南北朝仍維持以青銅製造,歷久不衰。不僅如此,春秋戰國發展出的佩劍風氣仍延續至秦漢時代,貴族與官吏皆以佩劍彰顯身份。青銅兵器所蘊含的禮制及精神,即便是逐步邁入鐵器時代的秦漢仍深受影響。
-
魏 太和二年 刻銘弩機
郭長14.2公分 郭寬4.3公分
郭前突4公分 通高18.8公分
望山高7公分 懸刀高8公分弩機是弩的關鍵部位,若以現代槍械比擬,相當於扳機及瞄準器的部位。完整的弩是由弩弓、弩臂及弩機組成,但由於弩弓與弩臂是由木材製作,不易保存,往往僅留下青銅製的弩機。弩機出現於春秋晚期,一開始並無郭,到漢代有郭弩機才盛行起來。此弩機的郭面呈凸字形,懸刀呈階狀,且望山上有發射角度的刻度,屬於成熟期的形制。
更難得的是,此弩機具有詳實的銘文。據郭面銘文,此弩的製作年代為太和二年。歷史上使用太和為年號有三位皇帝:三國曹魏明帝、東晉廢帝、北魏孝文帝。結合銘文的體例,可知此處的太和應是三國曹魏明帝曹叡的年號,太和二年即西元228年。
不僅如此,銘文反映此時期弩的生產高度專門化與系統化。不同的部件分開製作,各有負責匠師,包含製作弩臂的臂師、製作弩機的牙師;同時也有監督體制,包含監作吏以及屬總負責機關。除了郭面刻銘,弩機各部件也刻有重複的數字與符號,或與工序或組裝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