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異物奇貨

《紅樓夢》的成書時代,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全球化貿易日益蓬勃的十八世紀。在當時,西方的傳教士陸陸續續抵達中國,帶來許多來自異域的舶來品,也就是俗稱的「洋貨」,如裝有鼻煙的盒子、通透的玻璃小瓶、佩戴在身上的懷錶等,皆成為宮廷流行的新奇之物。此所產生的擴散效果,不僅僅只是影響與宮廷關係密切的曹家,亦反映在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此外,來自日本的漆器,在書中同以「洋」字形容—「洋漆」,共同妝點著賈府的時尚品味。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溫都里納—金星玻璃

    歐洲 十八世紀 銅嵌金星玻璃鼻煙盒
    故銅2468
    長8.2公分 高2.8公分
     

    溫都里納,音譯法文「aventurine」,原意為「內含金星之棕黃色寶石。」引申為「人造溫都里納,仿此寶石所製的玻璃或陶器。」翻閱乾隆朝《活計檔》,可知「溫都里納石」即「金星玻璃」。經人造燒煉、佈滿金星的玻璃,大部分為歐洲傳入,少部分為清宮玻璃作坊製作。該類製品在當時屬珍稀之物,曹雪芹自然而然地寫入小說,顯現自身乃至書中賈府的富貴與時尚。

    晴雯,寶玉寵愛的大丫鬟。五十二回,晴雯生病,發燒頭疼、鼻塞嚴重。寶玉特別命人取「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一個扁盒」,使其嗅聞盒內「汪恰洋煙」,也就是鼻煙。鼻煙珍貴,容易受潮走氣,多以製作密合的盒、瓶等盛裝。當晴雯以指甲挑了些鼻煙,嗅入鼻中,「忽覺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門,接連打了五六個嚏噴,眼淚鼻涕登時齊流。」將鼻煙通嚏之效,描述地極為生動。

  • 自有鐘表—懷錶與鐘

    歐洲 十八世紀 畫琺瑯嵌珠寶西洋人物懷錶
    故雜1067
    直徑4.5公分

    懷錶,讓虛幻的光陰具體呈現,讓流動的時間佩戴身上。鐘錶,象徵歐洲科學與冶金技術的成就,以及使用者的身份。當懷錶與時鐘,隨著傳教士與使節的足跡,踏上中國、進呈入宮,成為皇帝、貴族等喜愛之物,其不僅促使清宮造辦處「做鐘處」的誕生,更影響宮裡宮外的時尚風潮。此風潮的蔓延,連素日跟著王熙鳳的人隨身「自有鐘表」,寶玉懷裡則有「核桃大小的一個金表」。

    懷錶,是一座令人著迷的舞台。舞台下,是設計極為精巧的齒輪;舞台上,是纖細的時針與分針。整座舞台,被令人目不暇給的寶石、瑪瑙及畫琺瑯飾片所包圍。華麗的畫琺瑯正描繪著,女神維納斯拿走愛神邱比特金弓的一刻。對清人來說,懷錶上的人物顯得荒誕,因為他們沒聽過希臘神話。或許正因不理解,反倒增添人們對此類物品的獵奇與興趣。

  • 洋漆—日本蒔繪

    日本 十八世紀 蒔繪菊籬螺鈿三層屜盒
    故漆403
    長22公分 高10.7公分

    洋漆,指的是日本銷往清朝的漆器,也就是現今所謂的「蒔繪」。洋漆,多以黑漆、單色漆一層層髹飾,再以描金、泥金或灑金等技法裝飾。《紅樓夢》提到的洋漆,有「梅花式洋漆小几、洋漆架、洋漆茶盤」等,几上擺著爐瓶盒、汝窯美人觚,架上懸著白玉比目磬,盤上放著茶杯。低調的黑色襯托著金色的富貴,而這份富貴,又將承托、收納的物品,以最精緻亮麗的方式予以呈現。

    蒔繪漆器,因古雅精麗、質輕如紙等特點,受到明晚期江南文人們的喜愛,進而影響著清代宮廷、貴族乃至文人的使用。漆器除了以蒔繪裝飾,有時還以螺鈿點綴。盒面迤邐鋪展的菊、葉與籬,部分即閃現著貝殼銀紫色的光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