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仙境
不論在東方或西方,古人的夢想都孕育出各種不同的神話。在這些傳說中,充滿了奇幻、超現實、不尋常及非凡想像的國度。在那裡,居住著造型奇特、具有象徵意義的各種神獸、及其他神祕動物或混種生物,並隨著時代、文化、知識及信仰的發展而演變。藝術家們透過各種色彩、造型、材質、象徵及技術,演繹奇妙的瑞獸。
紋樣在不同文化中,隱含不同的意義。在西方,龍自中世紀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威脅人類存亡的猛獸,而東方文化則認為祥龍會帶來財富和好運。
此外,裝飾藝術也從神話故事,或海洋深處等祕境汲取靈感,藉此表達一種理想化或令人敬畏的世界觀。
—精選展件—
-
《鳥雀》胸針和《瓦爾斯卡》吊墜
1971 年
黃K金、祖母綠、藍寶石、黃鑽和白鑽
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這枚鳥雀胸針由黃K金打造,鳥的身體和頭部綴飾黃鑽,翅膀和尾巴則以白鑽襯托祖母綠。羽毛巧妙重疊,營造豐盈動感,彷彿鳥兒真的在飛翔。胸針中心是一顆弧形切割的藍寶石,連接起鳥的各個部位。鳥喙啣著一顆水滴型的黃鑽,重達96.62克拉,極為罕見。這顆黃鑽以密釘鑲鑽石座為冠,閃耀絢麗色彩,寶石的表面有多面切割,因此從任何角度觀賞均耀眼奪目,貴氣逼人。除了美觀,它還能轉換為不同的配戴方式。黃鑽原本是一條吊墜,曾由美國歌劇演員甘娜- 沃爾斯卡佩戴,1971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被售出,其新主人委託梵克雅寶重新設計,製作出這款胸針,黃鑽可獨立成為吊墜,透過隱藏的扣環和機關,鳥翅可變作耳環,尾巴則可成為別針和吊墜。這類轉換式珠寶是1920年代之後,梵克雅寶的重要成就,展現出工匠的精湛技藝。
-
朝廷官服 (龍袍) 的一部分
清 十八世紀上半葉
緙絲和金屬線
裝飾藝術博物館這件織品是龍袍或蟒袍的主要部分,屬於半正式或節慶時穿戴的宮廷朝服或吉服。偏長的絲緞衣袖逐漸收攏變細,到手背的袖口呈馬蹄形狀。衣領周圍鑲飾寬邊,寬邊沿著衣襟上緣延伸形成寬大的飾帶。衣領上有月亮、太陽、大熊星座和山峰的圖案;前襟鏽著雙龍、藻紋,以及像雙弓的黻紋與像斧頭的黼紋;後背則有宗彝、火、粉米、華蟲的紋樣。自1759年以來,乾隆皇帝要求貴族官階的朝廷服飾需用不同的顏色和圖案作區分。這件繡袍的黃色襯裡意味著穿著者是皇室成員,此外衣上的九龍雲紋和十二章紋更是帝王服飾的典型特色。這件袍服採用緙絲工藝織造。圖案由三色金銀線製成,效果巧奪天工。緙絲工藝在唐朝時從粟特傳入中國,從宋朝時開始興盛,於清朝達到巔峰,這件作品便是工藝發展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