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陳列室:202、208、212
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陳列室:202、208、212
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陳列室:202、208、212
:::

聖賢小像

  孔子晚年雖然已成王者之師,但最早為孔子畫像塑形的記載,見於《後漢書.蔡邕傳》,直到東漢靈帝光和元年(178),置鴻都門學,方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時間比孔子在世時晚了六百多年。今日所見,各種各樣已成既定印象的孔子繪圖,其實泰半出於後人根據文獻描述的揣摩和想像。

至聖先賢半身像

  1. 形式:冊
  2. 尺寸:33.3 x 24.3

  全冊六十開,圖繪起自孔子,終至許衡(1209-1281),自春秋(前770-前476)至元代一百二十位歷代名儒,原在清宮安奉歷代帝后賢臣圖像的「南薰殿」。
按題籤封號,可知繪製時間在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追封孔子各大弟子公爵之位以後。本次選展為首以孔門四配十哲順序裝裱的七開,十哲見《論語.先進第十一》,孔子自言孔門四科之佳者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四配之例則成於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配饗。

至聖先賢半身像

宋 高宗書孝經 馬和之繪圖

  1. 形式:冊
  2. 尺寸:28.8 x 33.7

  孝經全文共十八章,據說是曾子(前505-前435)問孝於孔子,由曾子學生們記載而成的一部書。將社會上各階層人士,分為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等五個層級,標示其實踐孝道的法則與途徑。本幅選自《宋人書畫孝經冊》第一開,繪孔子居中講學,曾子長跪問孝。推測原為圖文相連的長卷,後因破損改裝成書畫分開的冊頁形式。全冊圖文相輔,畫幅各藉不同場景,詮釋各階層人士盡孝及忠君的雙重意涵,充分突顯了「為君主立言」的創作初衷。本冊書風略似高宗,應是御書院書手代筆。畫幅風格與馬和之不同,實為宋人託名之作。

宋 高宗書孝經 馬和之繪圖

清 聖廟祀典圖攷 至聖先師孔子像

  1. 形式:清道光六年顧沅刊本
  2. 尺寸:18 x 12.5

  〈至聖先師孔子像〉線描版畫,繪孔子濃眉豐髯,冠服端整,持笏正坐。由手勢與面部張口露齒的表情推測,所繪應為《論語‧鄉黨》所記孔子「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之言貌。孔子持物見《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笏,畢用也,因飾焉。」依古禮制,諸侯士大夫須持笏見天子,在天子面前若需指畫,則以笏為之。本幅所繪為孔子在廟堂之上為天子陳述政事的情形,線條類似高古游絲描,筆筆均勻細勁。對開文字為自周至隋歷代帝王對孔子的追封。

清 聖廟祀典圖攷 至聖先師孔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