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雙松圖

元 吳鎮

雙松圖

雙松圖

  • 軸 絹本 水墨
  • 180.1 x 111.4cm

吳鎮(1280-1354),浙江嘉興人。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號梅沙彌。早年曾從柳天驥讀書,深通道、佛學說,惟矢志韜晦,終身不願出仕。他開始接觸繪畫的時間,約在大德(1297-1307)年間。初期常臨摹董、巨、李、郭等北宋名家山水,50歲後,風格始漸成熟。由於吳鎮在世時,鮮少與文人縉紳往來,故而知曉他畫名的人並不太多。直到明代中期,經由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等文人畫家的大力推舉,吳鎮的事蹟才日益彰顯,並且和黃公望(1269-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被並譽為「元四大家 」。
院藏〈雙松圖〉軸,依據畫上的紀年(1328)推算,應在吳鎮49歲那年所作,也是他存世畫蹟中,時間最早的一幅。是以幅中款記的書體,與他晚期作品相比,亦略有不同。至於〈雙松圖〉的畫名,雖係《石渠寶笈 》初編所訂,但畫中樹形的特徵,應為檜木,而非松樹。由於安岐 墨緣彙觀 》卷四曾著錄「吳鎮雙檜平遠」一作,因此本幅若更名作〈雙檜平遠〉,或更為恰當。
袁桷 (1266-1327)的〈瑞檜贊〉曾經提到,泰定三年(1326)正月,四明(今浙江鄞縣)玄妙觀裡,由呂法師手植的蒼檜,樹頂枝葉突然盤屈 ,形成彷彿鳳冠的特異造型。人人稱奇,認為是瑞相。吳鎮此幅作於泰定五年,又是為玄妙觀的張善淵道長所作,可見畫中所繪,當即為該道觀中顯現瑞相的雙檜。
通幅構圖,採李郭派平遠式的空間表現法。前景繪古檜高聳,沿著老幹,一條小溪曲折延伸,使樹隙間 形成一片空靈。溪流兩旁,則見層巒逶迤,與叢林村舍 。檜樹勾染並重,描繪精工,枝幹挺秀而氣勢雄偉,坡陀與遠山,大都用渲染,墨色亦淡。遠近之間,層次井然,成功地營造出靜謐平淡的美感,了無外強之氣。吳鎮運筆使墨,素以蒼茫淋漓、古厚純樸著稱,此幀雖屬早期之作,已可窺見端倪。(劉芳如)

款識:
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節。為雷所尊師作。吳鎮。鈐印二:吳鎮。蘧廬。

收傳印記:胡氏珍藏。王長安父。瞻近堂收藏印。怡齋。三韓蔡琦書畫之章。吳□之印。(半印)另二印不可辨。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元四大家:

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主要有二說:一是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可以明代王世貞《藝苑扈言》為代表。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可以明代董其昌《容台別集》為代表。目前以第二說較為通用。

【解說小字典】

石渠寶笈:

《石渠寶笈》繼《秘殿珠林》之後,於乾隆九年敕命編撰,次年成書。全書四十四卷,專錄內府所藏歷代書畫,記錄詳盡。以各貯藏處為單位編排次序,作品按軸、卷、冊分類,書、畫家按有名姓者和無名姓者分類並依序排列。真迹無疑者為上等,詳錄質地、尺寸、題跋、鑒藏印記等;真迹但藝術水準較下者和雖佳但真膺難辨者為次等,但重點記錄有關款識、題跋人姓名等資料,供查閱稽考者參考。

【解說小字典】

安岐:

安岐(1683-?),字儀周,號麓村、松泉老人。原朝鮮族,後入旗籍,居天津。約卒於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間(1744-1746),清代書畫鑑藏家。安岐先世為鹽商,家資巨富。自幼讀書,喜愛法書名畫。當時幾位著名鑑藏家相繼謝世,所藏精品多為安岐所購藏。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東南。又有古香書屋,為其所藏書畫名跡處所。安岐所藏多為精品,基本上都記錄在其《墨緣彙觀》一書中。

【解說小字典】

墨緣彙觀:

作者安岐(1683-?)。根據此書自序,《墨緣彙觀》成書於乾隆七年(1742)。所錄基本為作者本人收藏,間有為登門求售或朋友之物;始于魏晉,終於明末,多為歷代著錄的珍品巨蹟。全書分正編、續編、法書、名畫各佔一半。正編載錄較詳,對宋以前作品則常作考證、評論,間有論及畫家筆墨與書法特色。續編應為乾隆七年之後所得,或因精力稍差,略遜正編。

【解說小字典】

袁桷:

袁桷(1266-1327),字長伯,慶元鄞縣(今屬浙江)人。入元後,為麗澤書院山長。後累官志翰林侍講學士。袁桷家富藏書,博學多才,亦通鑑賞書畫。其文頗得當時文人讚賞。其作《清容居士集》中尤其收有許多如〈元魯國大長公主圖畫記〉等與當時書畫收藏、活動相關的文字記錄。

【解說小字典】

盤屈:

盤屈
【解說小字典】

樹隙間:

樹隙間
【解說小字典】

叢林村舍:

叢林村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