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竹石圖

元 吳鎮

竹石圖

竹石

  • 軸 紙本 水墨
  • 90.6 x 42.5cm

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晚年署款或作梅沙彌、梅道人,浙江嘉興魏塘鎮人。吳氏人品高潔,個性孤高,所交往圈子單純,多為釋、道者流,一生無意仕途,以占卜、賣畫為生。書畫為其精神寄託所在,畫風樸真、自然,多以墨竹、漁父為主題。
吳鎮20歲左右已開始學習畫竹,而他的傳承自李衎 (1245-1320)(著有《竹譜詳錄 》是有關墨竹畫法最早又詳細的記錄)上追文同 (1018-1079)。此幅作於吳氏68歲之時,寫竹兩竿,長短參差,竿節挺秀,由根部起稍短,往上漸長,至梢頭漸短,竹節有明顯「 」形鉤筆。畫葉不多,竹葉結組濃淡疏密安排得當,而其繪法則近似於「 」字點。另有湖石 一,畫石法以披麻皴加淡墨點染。
吳鎮寫意重趣的墨竹畫法,用筆簡潔率眞,正如同其畫論所云:「心手兩相忘,融化同造化」、「始由筆硯成,漸次忘筆墨」,此種繪畫思想正是蘇軾(1036- 1101)、米芾(1051- 1107)文人審美觀與趙孟頫(1254- 1322)「以書法入畫」創作觀念的完美實踐。(林莉娜)

款識:
梅花道人學竹半生。今老矣。歷觀文蘇之作。至於真蹟未易得。獨錢塘鮮于家藏脫堵一枝。非俗習之比。力追萬一之不及。何哉。蓋筆力未熟之故也如此。友人出此紙索勉為之。以為他年有鑒識之士。方以愚言之不謬也。至正七年(1347)丁亥初冬。作于槜李春波之客舍。鈐印二:梅花庵。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收傳印記:徐樹籓印。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李衎:

李衎(1245-1320),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人。少孤貧,二十餘歲在太常寺作小吏,官至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擅畫墨竹,初學王庭筠,後師法文同、李頗。曾深入竹鄉,觀察各種竹子的形色神態,畫竹更工。間作鈎勒青綠設色竹,亦寫古木松石。享有盛名。嘗奉詔畫宮殿、寺院壁,有「上當天意、寵譽赫奕」之稱。

【解說小字典】

竹譜詳錄:

作者李衎(1245-1320),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人。官至集賢殿大學士。擅畫墨竹,師法王庭筠、李頗、文同等人。所著《竹譜詳錄》,又稱為《竹譜》或《畫竹譜》等,原為二十卷,但歷代各自增刪,卷數有別。分畫竹、墨竹、竹態與墨竹態、竹品四譜;又分六個子目:全德品、異形品、異色品、異神品、似是而非竹品、有名而非竹品。

【解說小字典】

文同: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世稱石室先生,梓州梓潼人。元豐(1078-1086)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稱「文湖州」。文同初學草書十年,不得用筆之要領。某一天,於路上看到兩蛇相鬥,因而悟到用筆之法。他在繪畫的領域中尤其擅長畫竹,所畫的竹葉,以深墨作葉面,以淡墨為葉背,自創一格,並認為畫竹之前,必須先「胸有成竹」,方能下筆。文同的畫竹法對於後代的影響很大,元代吳鎮即蒐集宋元以來倣文同畫竹技法的畫家,編成《文湖州竹派》一書。

【解說小字典】

山:

山
【解說小字典】

介:

介
【解說小字典】

湖石:

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