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霜浦歸漁圖

元 唐棣

霜浦歸漁圖

霜浦歸漁圖

  • 軸 絹本 淺設色
  • 144 x 89.7cm

唐棣(約1287-1355),字子華,晚號遁齋。幼聰穎,年方弱冠,詩畫均為鄉人推重。其畫學淵源,張羽為唐棣所寫的墓碣云:「其餘力習繪畫,舉筆有師法,時趙文敏公一見之君,轍奇之,出入門下」。《圖繪寶鑑》則稱唐棣「畫山水學郭熙」。可見其初畫山 水學趙孟頫(1254-1322),繼窺郭熙(約於十一世紀),兼具畫壇名家之長,而其中對郭熙用力最深。
此圖作於1338年,為唐氏盛壯時期的作品。畫面空間布局主體為一樹叢,集於畫幅中央,構圖取近景,二株松樹挺峙,幾達於頂端,枯樹三株左右偃仰橫斜,另有秋樹四株穿錯雜於其中。松針、夾葉、點葉樹 ,間以向背俯仰的蟹爪 、鹿爪樹枝,枯榮交搭。背景以用淡墨 托染成嵐霧,煙樹茂林、坡徑溪水皆以淡墨寫出,近景則墨色濃重,使得主景突顯。這種以近深遠淡的空間表現手法,當是作者借鑒北宋李成、郭熙畫派善於處理平野景色的長處,再加以變化而成。石頭用雲頭皴 ,坡則略帶披麻 ,運筆雖微用側勢,然大皆出以中鋒 ,輪廓線條均勻,整體用筆嚴謹,力道遒勁、圓渾,秀潤工致中不乏樸拙蘊藉的韻味。此外,畫面上不加苔點 ,不同於當時「元四家 」常以乾筆皴擦、多用苔點所形成蒼茫鬆秀的風格。
畫幅右側有漁夫三人 ,背負著網罟漁具,談笑而歸;人物形象刻劃具體而傳神,十分突出。「秋林」和「漁父」的主題,或是闡述自然與人生之和諧,這種歌詠充滿清平盛世、祥和樂利的民間景象,寓意著對美好的事物充滿著期待與憧憬,在題材表現上被認為有迎合上意的政治意涵。(陳階晉)

款識:
至元右戊寅(1338)冬十一月,吳興唐棣子華作。印二:唐棣。唐氏子華。

題跋:清高宗題跋。(文不錄)

收傳印記:司印半印。蒼巖。蕉林居士。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松針、夾葉、點葉樹:

松針、夾葉、點葉樹
【解說小字典】

蟹爪:

畫樹木的枝幹虯曲,枝椏像伸指布掌的樣子,稱為「蟹爪枝」,是李成、郭熙畫派所常使用的技法之一。

【解說小字典】

淡墨:

淡墨
【解說小字典】

雲頭皴:

雲頭皴

「雲頭皴」是畫山石的技法之一。這種皴法由於在勾輪廓線條時,圓渾如夏日雲頭上升,隨勢皴筆,細密流利,舒卷如雲,因此名為「雲頭皴」。

【解說小字典】

披麻:

披麻
【解說小字典】

中鋒:

作書時,將毛筆的主峰保持在點劃中線,謂之「中鋒」。用這種方式來書寫,墨水順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於四面,因此寫出的線條便能圓渾而有質感。

【解說小字典】

苔點:

畫山石在皴染之後,常會加上「苔點」,這個動作稱之為點苔。苔點一般代表的是山石上的小樹或雜草等植物,讓畫面上的山石不要過於平滑乾淨,而有草木繁盛的生意。北宋以前的山水畫多不點苔,南宋以後逐漸使用苔點,元、明以後點苔的使用更爲興盛。苔點亦發展出許多種類,有立苔、渴苔、橫苔、攢苔等不同形狀及點法的名稱。

【解說小字典】

元四家:

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主要有二說:一是指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可以明代王世貞《藝苑巵言》為代表。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可以明代董其昌《容台別集》為代表。目前以第二說較為通用。

【解說小字典】

漁夫三人:

漁夫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