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春山晴雨

元 高克恭

春山晴雨

春山晴雨

  • 軸 絹本 淺設色
  • 125.1 x 99.7cm

高氏屬於元初北方文人派系的畫家,其畫風受董巨、米家山水的影響,另加入北方金代的李郭山水傳統。鄧文原 (1258-1328)所寫的「故大中大夫刑部尚書高公行狀」曾提到:「(克恭)畫山水,初學米氏父子 ,後用李成、董源、巨然法。」此圖正反映出此種不主一格的風尚。

(春山晴雨)描寫江南水鄉雲霧迷濛的景致,畫面以廣闊水域與白雲區分出近、中、遠景三段構圖。主峰高聳矗立,雲氣瀰漫四周,更顯出山嶺的深邈與空靈。山頭輪廓以披麻皴染,再以淡墨加青綠暈染,山頂礬頭 多以側筆相疊表示苔點。近、中景土坡以無數墨點表現掩映於雲煙中 樹木林相,繪松樹針葉 採半弧型,裝飾性較強。整幅畫面物象造型單純,略呈三角形的山坡與樹叢相互呼應,頗有些拙趣。圖上有以畫竹聞名北方籍畫家李衎 (1244-1320)的題款 ,此年李氏55歲,所著《竹譜詳錄 》書成,而高氏當時52歲。隔年高氏又回到北京,擔任工部侍郎,之後又轉任不同職位至於刑部尚書。(林莉娜)

題跋:
彥敬侍御為予畫此幅。仍作詩云。青山半晴雨。色現行雲底。佛髻欲爭妍。政公勤梳洗。大德己亥(1299)夏四月。息齋道人書。鈐印二:李衎仲賓。息齋。

收傳印記:
真賞。丹誠。琴書堂。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公。信公珍賞。珍秘宜爾子孫。耿會侯鑒定書畫之章。錢雲將鑒賞。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鄧文原:

鄧文原(1259-1328),杭州人。字善之,人稱素履先生。官至集賢直學士、江浙行省儒學提舉。其傳世書法,大體以晉唐為宗;小楷、中楷與行書,風格與趙孟頫相近;有一時之名,與趙孟頫、鮮于樞並稱為元初三大家。

【解說小字典】

米氏父子:

米友仁(1081 –1165),字元暉,小名虎兒,晚年自號懶拙老人,米芾長子。他繼承米芾的畫法;畫山水時,以濕筆短促地點出許多橫向的苔點,層層疊疊地畫出山形,追求筆墨濃淡變化的趣味和美感。描繪的多半是三角狀的小山,並不重視山體特殊的造型或是細節的刻畫,但在水墨暈染下,傳達出江南山水特有的平緩及氤氳之感。

【解說小字典】

山頂礬頭:

山頂礬頭

指山頂上的石塊,因形如礬石頂部的結晶,故名礬頭。北宋米芾《畫史》謂:「巨然少年時多作礬頭。」元代黃公望《寫山水訣》也說:「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因此後世對於描繪礬頭的作品,常將之與董源巨然的山水畫風格聯想在一起。

【解說小字典】

雲煙中:

雲煙中
【解說小字典】

松樹針葉:

松樹針葉
【解說小字典】

李衎:

李衎(1245-1320),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人。少孤貧,二十餘歲在太常寺作小吏,官至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擅畫墨竹,初學王庭筠,後師法文同、李頗。曾深入竹鄉,觀察各種竹子的形色神態,畫竹更工。間作鈎勒青綠設色竹,亦寫古木松石。享有盛名。嘗奉詔畫宮殿、寺院壁,有「上當天意、寵譽赫奕」之稱。

【解說小字典】

題款:

題款
【解說小字典】

竹譜詳錄:

作者李衎(1245-1320),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人。官至集賢殿大學士。擅畫墨竹,師法王庭筠、李頗、文同等人。所著《竹譜詳錄》,又稱為《竹譜》或《畫竹譜》等,原為二十卷,但歷代各自增刪,卷數有別。分畫竹、墨竹、竹態與墨竹態、竹品四譜;又分六個子目:全德品、異形品、異色品、異神品、似是而非竹品、有名而非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