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余闕
致太樸內翰尺牘
- (元人舊蹟)冊第十二幅
- 紙本
- 29.3 x 67.2cm
余闕(1303-1358)先祖是西域人,屬於党項族(蒙古語稱為唐兀),因為父親沙剌藏卜在廬州(今安徽合肥)任官,遂為廬州人。元統元年(1333)進士及第,任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遼、金、宋三史,後歷任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郎、浙東僉憲等職,至正十二年(1352)治理安慶(安徽懷寧),屢次平服地方盜賊之亂,陞任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冬(1357)陳友諒大軍來犯,城陷,自刎沉水而死。
史傳中記載余闕清廉正直,對於元朝忠心耿耿,尤其在抵抗叛軍時,壯烈犧牲,十分符合漢文化的為人臣子的理想形象。因此明初朝廷為他立廟,建忠節坊,命專人歲時致祭。此外余闕與當時漢族士人往來密切,經常有詩文題贈,在詩歌與散文創作方面,亦為後人推重,以質樸、淳厚、清新、流麗而不尚虛華的文風享譽元代文壇。
余闕在元代後期的書法界並非重要而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宋濂所寫的小傳,只在最後附加一筆說:「詩文篆隸皆精緻可傳。」陶宗儀作《書史會要 》已注意到他西域人的身份,將他與其他幾位非漢族書家並列,說:「工篆隸,字體淳古。」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引陶宗儀 《書史會要》,作為西域人華化的一例。其後學者論元代少數民族或西域書法家時,再次提及。篆隸二體在宋代較為罕見,到元代復興,運用廣泛,題碑額墓誌,書千字文,題記,書詩文,都好用篆隸書,形成一時風氣,余闕長於這兩種書體,也有時代的因素,可惜現今未見有書蹟流傳。
此札寫給在史館的同事危素 (1303-1372),引介北上觀光的趙姓友人 ,並問候京師諸友。封箋有至正九年(1349)款,大約是初從京城調任湖廣行省之際。此帖是小行書,雖然是日常應用的書札 ,仍然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特殊習慣,如起筆銳鋒,收筆回鋒 呈垂露 狀,撇畫肥短,字形寬扁,類似蘇軾的書風,有淳古質樸之氣,與當時受趙孟頫影響,講求結體優雅,筆法巧妙的行書不同。(何傳馨)
款識:
五月五日闕再拜太朴內翰先生閣下。鈐封上有余闕私印一印。
釋文:
再拜啓上太朴內翰閣下同年生余闕謹封至正九年七月十九日至(以上為箋封)闕再拜啓。史館兩得從游。豈勝榮幸。區區南行又辱盛餞。尤其感烈也。鄉暑伏想文菀優游。雅候動履多福。良慰良慰。友人趙子章北上觀光。謹此附謝。子章有學而能詩。佳士也。得公眄睞。當價增三倍矣。仲舉。至道。以聲。景先。中夫。希元。鳴謙。諸先生處。不及別狀。望致下忱為感。餘惟自重不具。五月五日。闕再拜太朴內翰先生閣下。
收傳印記:爽溪李亨。李珂雪珍藏。檇李李氏鶴夢軒珍藏記。卞氏令之。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