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鮮于樞
透光古鏡歌
鮮于樞,字伯幾,別號困學民、虎林隱吏、直寄道人,河北漁陽人(今天津薊縣)。淳祐六年(1246)生於山東東昌,大德六年(1302)卒於杭州,享年57歲。鮮于樞為人真率,氣度豪邁,初任路吏,繼遷兩浙轉運司經歷。46歲左右一度歸隱杭州,潛心讀書。其後再度出仕,擔任江浙行省都事、浙東宣慰司都事等職,有《困學齋詩集》、《困學齋雜錄》、《紙箋譜》等著作流傳於世。
鮮于樞通曉音律,喜鑑藏古物書畫,所收漢鏡中有一透光鏡,當日光照射鏡面時,鏡背花紋同時隱約可見。其書寫古鏡歌,固然由於透光鏡具有光影浮現之妙,卻也可能兼有託物寄意之心。古鏡歌本係金代麻九疇(1174-1232)為好友張伯玉而作,原題為:『賦伯玉透光鏡』,全文三十二句,見載於《中州集》。鮮于樞僅書錄二十四句,部分字句且略有出入,或可能別有所本。書蹟流傳至清代,曾經鑑賞家梁清標(1620-1691)收藏,清代書畫著錄《西清劄記》、《石渠寶笈 》三編及《校理中秘書畫錄》均收錄此作。
鮮于書法師承姚樞 (1201-1278)、張天錫 (金‧活躍於13世紀初),復與趙孟頫、周密等人切磋往還,良師益友同時輔以臨池功夫,書藝因而精進不已。此幅古鏡歌楷中帶行,體勢開張,有瘞鶴銘 、鄭羲下碑 之風致;筆法則融會虞世南 、柳公權 ,自成一格。其中「鳳 」、「龍 」、「淪 」等字,猶見北朝碑刻別字遺風,足見書學取資之廣。歷來論者莫不稱道此作,許為傳世鮮于代表作之一。(王競雄)
款識:
無款。鈐印四:漁陽。鮮于 。德日生。困學齋 。
釋文:
麻徵君透光古鏡歌。太陰淪魄元不耀。太陽分火成二曜。嗚呼怪銅盜此幻。倒景在壁與背肖。開奩㸌㸌光走庭。劃如剸犀乍脫鞘。泓澄秋落百丈潭。疑有龍向天門跳。秦娃漢婉化鴛土。寵雨恩雲貍鳳詔。生前椒塗鑑桃李。身後泉臺煐蓬藋。一坏百鏡照不 迴。隊中剛作千年調。髑髏一醜不再妍。不知持此將安照。萬斛珠璣委俑人。喚得偷兒為鬼魅。借問金槌一控時。何如海上青蠅吊。壽如金石佳且好。此銘此篆多奇峭。今誰子後曩誰先。贏得紐樞經蟻竅。
收傳印記:蕉林鑒定。恆山梁清標玉立氏圖書。清宮鑑藏諸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