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宣梵雨花圖

宣梵雨花圖

  • 軸 絹本 設色
  • 175.3 x 98.2cm

本幅無名款,畫一位面有長鬚,頭披蓋巾的梵僧,半跏趺坐 於岩石之上。他兩手捧持梵文經卷 ,微啓雙唇,緊蹙眉頭,神情專注地唸誦梵經。此時,天空中花雨紛飛 ,示現靈瑞。梵僧身側伸手承花的白猿 ,表情肅穆,更為本軸平添了幾分宗教的神聖性。人物鬚髮 描寫仔細,袈裟圖案繪製精謹,衣紋 線條圓勁有力。全作的敷色古雅沈穆,與明亮妍麗的寧波佛畫大異其趣。
畫中的人物長眉大眼,隆鼻大耳,顴骨甚高,體毛濃密,皮膚黝黑,一望即知此人並非漢族,乃一梵僧 。梵僧畫的傳統在我國源遠而流長,《歷代名畫記》記載,早在東晉時期(317-420),史道碩即作〈梵僧圖〉。唐末、五代的貫休 (832-912)更依據梵僧的形貌創造了胡貌梵相的羅漢造型;不過,本幅的梵僧畫法與早期的作品迥然不同。作者在梵僧的鼻眼處以墨層層暈染,從濃淡層次的變化和明暗的對比中,彰顯五官的輪廓起伏的變化,形貌逼真,看上去好像肖像畫一般。元代,有不少尼泊爾人、印度人、西藏人、阿拉伯人等在華活動,畫中的梵僧很可能就是作者依據他所看到的印度人形貌來繪製的。有趣的是,元代的道釋畫家還將這種寫實性高的外國人物形象應用在羅漢畫上,創造出元代特有的肖像式的羅漢畫,例如日本妙心寺東海庵所藏的〈十六羅漢圖〉,羅漢的造型奇特,粗眉大鼻,狀若印度高僧,隨侍在側的侍者則作西藏、阿拉伯等外地人物的形象。(李玉珉)

收傳印記: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半跏趺坐:

俗稱單盤。以左(右)腳的腳踝及腳踵安放於右(左)腳腳股根上,另一條腳則自然曲置於右(左)腿股下平置於地上。

【解說小字典】

經卷:

經卷
【解說小字典】

花雨紛飛:

花雨紛飛
【解說小字典】

伸手承花的白猿:

伸手承花的白猿
【解說小字典】

鬚髮:

鬚髮
【解說小字典】

衣紋:

衣紋
【解說小字典】

梵僧:

梵僧
【解說小字典】

貫休:

禪月大師貫休(832-912),字德隱,俗姓姜氏,七歲出家蘭溪縣和安寺。貫休雖為僧人,然精於詩作,及篆、隸、草書,並善畫羅漢,曾在唐山的翠峰院禪堂留下十八羅漢的圖畫。現有傳稱的石刻本傳世。